历史人物李白的故事有哪些(品卧龙岗文化邂逅)(1)

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县)人,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的托克马克)。李白少年即露才华,博学广览,能吟诗作赋。他性情豪迈,向往建功立业,然而终生未能得志。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李白对中国历史上凡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都非常钦佩敬仰,而对于诸葛亮这样伟大的人物更是屡有赞美之辞。在他的诗文中,咏及南阳卧龙、南阳诸葛亮的共达十首之多,他还常以南阳诸葛亮自比,以抒发己之情怀。

历史人物李白的故事有哪些(品卧龙岗文化邂逅)(2)

南阳也是李白多次途经游历之地。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至天宝元年(742年)是李白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时期。所谓“漫游”,是唐代读书人增加阅历,广泛结交,借以博取名誉、达到仕进目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元二十八(740年)春,胸怀壮志,一心想建功立业而时时不能如愿,已是四十岁的李白漫游至南阳。

初到南阳的李白便被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淳朴的风土人情,繁荣的社会景象,众多的名胜古迹,尤其是人才辈出的社会现象所深深吸引,使他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感慨之余便挥笔写下了《南都行》、《南阳送客》、《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及《游南阳清冷泉》等多篇优美诗篇。其中《南都行》一诗的全文为:

历史人物李白的故事有哪些(品卧龙岗文化邂逅)(3)

在这里,李白把自己比做未出世的卧龙岗诸葛亮先生“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他热切地盼望能有一个像徐庶那样的伯乐,像推荐杰出人物诸葛亮一样来推荐自己,这是一种多么炽烈的感情啊!

历史人物李白的故事有哪些(品卧龙岗文化邂逅)(4)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因他人举荐而被玄宗召至长安,任职是不参与政治的皇帝文学侍臣——翰林供奉。对此,李白兴奋不已,他认为这毕竟是施展自己才华、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开端。然而,这时做了三十年皇帝的玄宗已是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不理政事,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也日趋尖锐。尽管如此,初到帝京的李白依然奋起智能,愿为辅弼,他以南阳诸葛亮自况,羡慕刘备三顾诸葛的思想十分强烈,这在他当时写下的《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一诗中得以充分反映。诗的全文为:

历史人物李白的故事有哪些(品卧龙岗文化邂逅)(5)

在这首诗中,李白再次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敬重,以及自己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心情,他在羡慕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因受人举荐而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的同时却感叹道:我也是一个隐居南阳等待三顾的诸葛亮。而诗中“卧龙得孔明”的“卧龙”当指地名卧龙岗,这为我们了解唐代南阳诸葛亮遗址、纪念活动都有一定的帮助。

历史人物李白的故事有哪些(品卧龙岗文化邂逅)(6)

李白在长安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而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这时的玄宗更是昏聩骄纵,不理政事,李白在他的眼里只是一个为他荒淫的生活作些点缀而已的文学弄臣。同时李白不肯摧眉折腰的孤傲性格,也同那些权贵们格格不入。于是不久李白便遭受谗言,被迫离开了京城。从天宝三年(744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止的十一年里,是李白以东鲁、梁园为中心,进行生平第二次漫游的时期。这一时期,李白虽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但他仍然保持着傲岸不屈的性格,继续关心着国家大事,并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

历史人物李白的故事有哪些(品卧龙岗文化邂逅)(7)

天宝四年(745年),李白由江东经南阳入京,又自京师作西北游,经邠州而至坊州。当至南阳时,李白再次触景生情,更加羡慕诸葛亮的运气好,能够受到刘先主的三顾之礼。稍后他便写下了《留别王司马嵩》一诗,诗中李白称自己和“南阳子”诸葛亮一样怀有拯救国家的雄心壮志,但至今仍没有受到重用的机会。诗的全文为

历史人物李白的故事有哪些(品卧龙岗文化邂逅)(8)

“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父吟”之句充分表达了李白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渴望和对国家、社会的关切,然而李白最终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是带着许多遗憾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当涂。

历史人物李白的故事有哪些(品卧龙岗文化邂逅)(9)

李白是我国古代一位极富政治热情的伟大诗人,他以南阳卧龙诸葛亮自比,热爱祖国,关切国家和社会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值得推崇和学习的。

文章来源:南阳诸葛亮研究会丛书 《历代名人与卧龙岗》 张晓刚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