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

118年前,山东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带着三十年代、五十年代的辉煌,

走过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桃李芬芳。

季羡林、臧克家、老舍、闻一多、

沈从文、束星北……山大可以自豪地说:

学术之路,有专属于先辈山大人贡献的华丽篇章。

山大带着辉煌、骄傲与活力来到新世纪,

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

今夜,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山大的故事!

一、起航——山东大学堂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2)

山大诞生的1901年,清王朝正处在庚子国难的风雨飘扬之中,无尽的忧虑笼罩在当时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头。

“国势之强弱,视乎人才,人才之盛衰,原于学校”,被惨败刺痛的中国人开始明白,只有“洋枪洋炮”不足以打赢战争。民族的崛起,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人。

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3)

1901年《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及光绪皇帝的朱批

仅仅12天后,《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获准,山东大学的前身——山东大学堂正式成立。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4)

山东大学堂开校教职学员合影

当时的山东大学堂是中国京外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5)

山东高等学堂毕业执照(1905年)

二、迈向“大学”时代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6)

时间到了1912年,前行道路上的布满阴霾。受制于变更后的政策,按章程设立的大学堂应予裁撤,因等正科两班结业,至1914年停办。1914年,师生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母校,被分别转入山东公立法政、工业、农业、商业、矿业、医学六所专门学校。

缺乏顶尖高等学府的山东,办学质量和层次明显下降。复立山东大学,成为摆在当时山东主政人手里的紧迫事项。

1926年7月24日,山东公立的六所专门学校合并,在济南建省立山东大学。设文、法、工、农、医五个学院,共计有中国哲学、国文学、法律、政治经济、商学、机械、机织、应用化学、采矿、农学、林学、蚕学、医学13个系,并有附属中学。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7)

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校门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8)

1926年省立山东大学校门

山大,又重新屹立在齐鲁大地上。

三、升格!升格!

国立山东大学成立!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9)

连年的战乱,令山大的发展举步维艰,缺乏经费、师资匮乏,重重困难下不得不在1928年被迫暂行停办。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但山大出生地——济南和胶济线,此时还浸淫在日军的淫威之下,建校工作无法进行。

在蔡元培先生建议下,经时任教育部长蒋梦麟的同意,山大将目光投向了青岛。1929年6月, 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令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筹备国立青岛大学。

1930年9月20日,国立青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一时名家云集,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游国恩、张煦、汤腾汉、傅鹰、曾省、黄际遇等齐聚一堂,开创了山大历史上第一次辉煌。

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改称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赵畸)接任校长。接任后增聘老舍、洪深、张煦、丁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专家学者,师资阵营更为整齐。培养出了臧克家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0)

国立山东大学校门

蔡元培先生在国立山东大学成立四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讲,给予了高度赞赏。

四、南迁!南迁!

1937年的神州大地,竟不能容山大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1937年冬,战事波及山东,山大被迫内迁四川万县。图书、仪器、案卷分批运出,损失严重。

国难当头,命途多舛。1938年3月,教育部下令“国立山东大学暂行停办”,山大又一次被迫关停,师生分别转入国立中央大学、武汉大学等。

山大和当时的局势一样,再一次前途迷茫。

五、复校!复校!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1)

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山大的复校计划也被提上了日程。以汤腾汉教授为代表的山东大学校友自发的组成“国立山东大学校友复校促进委员会”,多方奔走呼号。

1946年春,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邀请赵太侔再任校长。

1946年10月25日,山大又一次迎来了新生。知名学者王统照、陆侃如、冯沅君、黄孝纾、丁山、赵纪彬、杨向奎、萧涤非、丁西林、杨肇、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贻诚、王恒守、李先正、刘遵宪、朱树屏、严效复、杨宗翰、郑成坤、李士伟、沈福彭等应聘来校执教。

一时间,学校整肃一心,雄风犹在,很快恢复了元气。

六、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山东大学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2)

70年前,新中国成立,山大也进入到了新阶段。

1951年3月,国立山东大学和华东大学合校,仍命名为山东大学。1951年创办《文史哲》杂志和《山东大学学报》,开辟了科学园地,促进了学术争鸣。当时山大有教师486人,职工524人,学生2366人,总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3)

1951年开学典礼暨山东大学与华东大学合校成功庆祝大会主席团合影

五十年代起,山东大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辉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山东大学作为文史哲领域各种学术思潮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一直都是海内外瞩目的文史研究重镇,延续着“文史见长”的办学优势。

山大,再一次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镇。

七、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4)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山大也不例外。

政治系,迁至济南,组成山东政治学校,现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艺术系戏剧组,迁至上海,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现为上海戏剧学院。

艺术系音乐、美术两组,迁至无锡,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后为南京艺术学院。

工学院和土木系,和原山东工学院的土木、纺织系合并,组建成青岛工学院,后又迁至武汉与有关系科合并,成立武汉测绘学院,后为武汉测绘科学大学。

工学院的机械、电机两系,迁至济南,调入原山东工学院,组建成新的山东工学院,后为山东工业大学。

农学院的农艺、园艺、植物病虫害学三系,迁至济南,与原山东农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农学院,现为山东农业大学。

医学院扩建为青岛医学院。

理学院的地矿系迁至长春,与有关院校系科合并,组建成长春地质学院。

1954年,教育部拟改变高等学校的布局,指令由山东大学负责,在郑州筹建一所新的大学,由山东大学支援师资,即现今的郑州大学。

山大和青岛缘分,也在1958年暂告一别,1958年10月山东大学奉命迁校济南。文科的中文、历史两系和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系搬迁济南。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5)

50年代青岛山东大学校门

而海洋、水产和正筹建的地矿三系留在青岛,后独立为山东海洋学院,即现在的中国海洋大学。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6)

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济南听取山东大学教师讲解运筹学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7)

1964年,毛泽东主席给山东大学高亨教授的信

八、高歌猛进,筑梦远方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8)

1977年,伴随着高考的恢复,山大也恢复了正常招生,教学科研走上正轨。随后山东大学,开始了一如既往的高歌猛进

1984年,山东大学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威海校区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见证了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

世纪之交,既是新世纪的开始,也是山东大学新征程的起航。2000年7月,由原山东大学、原山东医科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大学。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19)

2000年7月22日,组建新山东大学成立大会

时隔多年之后,在2016年山大又一次来到了青岛,2016年9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正式启用,一校三地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

九、山东大学,未来可期

2018年6月,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确立了学校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基本思路和发展战略,规划了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中叶学校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提出了人才强校、学术兴校、服务山东、文化引领、国际化、一体发展的“六大战略”,部署了未来五年的“十大任务”,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一所彰显“综合性、创新性、国际性、引领性”的世界一流大学阔步迈进。

山大,未来可期!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20)

图/王秋蓉

文/孔嘉璐

编辑/张嘉琪 林明铭

责任编辑/苗立群

山大建校118周年(校史小课堂开课啦)(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