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也就是农历的新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春节的习俗是什么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春节的习俗是什么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是什么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也就是农历的新年。

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各地的习俗有所不同,就我们东北地区庆祝春节的习俗,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直到正月十六结束。

进入腊月初八,就拉开了春节的帷幕。这一天传统上的习俗很多,例如:喝腊八粥、腌腊八蒜、吃腊八面等等。就我们东北来讲,就是喝腊八粥,腊八粥就是用五谷杂掺入花生、栗子、红枣、核桃仁、杏仁等,用慢火煮熟炖烂,加入红糖,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粥。喝腊八粥,就是民俗中年前的小庆祝。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就是祭灶的日子。传说这一天是灶神回天上的日子,这一天要用灶糖祭灶神,让他到天上为你说好话,回来为你保平安。也就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民谣。

过了二十三,就可以除尘了。人们开始大扫除,清洗衣物被褥,把室内外打扫的干干净净,也就是预示着干干净净迎新年。

腊月三十就是除夕,这一天的习俗很多,例如:贴窗花、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用喜庆迎接新年。同时,包饺子,准备年夜饭,也是团圆饭。在外工作、学习的所有人,都必须在这一天赶回家中,与家团圆。年夜饭要准备的特别丰盛,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欢度除夕夜。

正月初一零点,新年的钟声响起,就是新年的开始。家家户户都吃饺子、放鞭炮,以示新年第一天开门红。以前,人们这时吃完饺子,就去走街串巷拜年了。现在,人们就是用手机发微信,向亲朋好友拜年,送去新年的祝福。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就是说这一天可以正常使用厨具,也可以正常洗漱了。以前的习俗是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初四,不能动用利器,也不能随意洗漱,现在就没有这个说法了。但是,在农村的个別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正月初七,俗称是人日子,传统上这一天是吃面条,初七是小孩日子,十七是中年人日子,二十七是老年人日子,每到到这一天都要吃面条,传说面条就是绳锁,锁住人的腿,走不掉,预示着确保平安。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传统上的这一天非常热闹,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吃元宵、耍狮子、舞龙灯、猜灯迷、扭秧歌,是延续新年的又一高潮。有的地方,从正月十三开始直到正月十六,庆祝三天。春节到此就落下了帷幕。

总之,春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上,最重要、最热闹、时间最长的节日。也是人们借除旧迎新之际,庆祝获得的收获,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喜庆形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