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其实并不懂吃蟹文化,这句话不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是因为我们这里没有大螃蟹,小个子的河蟹为主,我们叫爬海,没搞懂哈,四川没有海,叫螃蟹还叫爬海。关于吃螃蟹,其实在没有了解阳澄湖大闸蟹之前,一直以来我没觉得好奢侈,但是现在知道真的大闸蟹非常难买到,供不应求以后,这个玩意变得扑朔迷离。
虽然秋天吃蟹,并不是一个全国统一的传统习惯,但是这个习俗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当然基本属于靠海的地方,山东,江浙,广东。农历九月重阳一到,菊花就开始盛放,临海地区的人们就有了更好的消遣,除了登高望远、看菊花就是吃螃蟹。当然他们的螃蟹个头大,而且肉质肥美,更关键的是蟹黄看着就流口水。
实际在我国,先民食用螃蟹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从文献资料记载来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周礼》时就提到过“青州之蟹胥”,也就是采用今天山东一带出产的螃蟹所制的肉酱。但是先决条件是靠着海边。
我们先来考证一个有趣的话题,就是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因为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需要勇气。但谁是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据野史记载: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挖洞使稻田缺水,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
巴解想出一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夹人虫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沟里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引人的鲜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被人畏惧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目前可以找到的,关于“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最早明确记载,只有东汉郭宪撰的《汉武洞冥记》简称《洞冥记》。其卷三有:“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
《洞冥记》记怪异之事,内容多半无稽,但其字句妍华,且有些材料,亦有一定学术价值,后代文人乐于采摭征引。善苑国是西域诸国之一,据《太平御览》引用的《岭南异物志》云:“尝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维舟登崖,系于水旁,半炊而林没于水,其缆忽断,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由是可知,中国人第一次吃的螃蟹,可能是海蟹。而百足蟹也许是海蟹的文学形象,至于汉武帝是否是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只是作为一个谈资罢了。
不过,考古方面的证据要比这些文献记载还要早很多,比如在浙江嘉兴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就发现过距今7000年的古代先人食用螃蟹的痕迹。也就是说,在传说中的五千年前炎黄二帝活动之前,国人就已经开始吃螃蟹了。虽然螃蟹在我国的食用历史极为悠久,不过螃蟹正式成为古人眼中的时髦珍馐,争相食用,需要再等5000年。这就是到了两晋时期,一位古代文化史上的螃蟹代言人,横空出世了,带动了整个螃蟹产业的大发展。
北宋词人周敦颐曾经写过一首《齐天乐·绿芜凋尽》其中有一句:“正玉液新篘(chōu一种竹制的滤酒的器具),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蟹螯”典出(《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卓)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这是一种不为世用,放诞不羁的行为,作者的意思是说,他也要像毕茂世那样,一手持海螯,一手持酒杯,直到醉倒山翁。山翁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之幼子,曾镇守荆襄,有政绩,好饮酒,每饮必醉。
而持“蟹螯”的毕卓字茂世,则是两晋时代的文士,他平生有两大爱好,一好饮酒,二好吃蟹。尽管沽酒客对于毕卓放浪形骸的饮酒食蟹的极品吃相并不感冒,但是人家依然一举成为了后世人眼中潇洒风流的经典象征。所以他绝对算吃蟹的第一代言人。至少后来的世道,吃蟹喝酒作诗,是一件很风雅的事情,多是因为他而来。
其实关于这个吃螃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87年版的《红楼梦》。贾雨村在甄士隐家里蹭饭,吃螃蟹的那段,虽然曹雪芹的书中没有提到这个,他《红楼梦》写了很多美食,偏偏没有写吃螃蟹。
翻开《红楼梦》原书,仔细查阅了这一段的描写: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 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
至于电视上为什么这么表现,我想可能编剧觉得曹跟南京有点关系,金陵什么的,于是就加了进去,这应该是一次很好的广告植入宣传,润物细无声啊。
有人说对于电视剧添加这个情节可能有几点原因:第一种可能是展示中秋节有吃螃蟹的习俗,反过来也可以用吃螃蟹来衬托中秋节的气氛。第二种可能是展示吃螃蟹的方法,在电视剧中,特别表现了用专用工具“蟹八件”来吃螃蟹的工序。第三种可能是甄士隐想通过吃螃蟹预祝贾雨村在将来的科举考试中独占鳌头,因为在席上甄士隐问起了贾雨村的打算,并赠送其参加科考的衣物盘缠。第四种可能是电视剧在改变过程中进行艺术升华,添加这个场景可以提高电视剧的文化品位。反正这一段百看不厌,倒是改编的一个小精华。
关于吃螃蟹,这些年少了风雅,多了奢侈,而且还不能遇到真正的好蟹,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有买卖,也没有弄虚作假。如今的世道看着钱可以买到一切,其实也不尽然,有些东西有钱你还得抢占时间和先机,还得真的懂行,比如这个螃蟹,据说在阳澄湖里泡了几天,也可以冒充一些,被人戏称为“洗澡蟹”。
突然想起沈括在《梦溪笔谈》嘲笑过北方人:“关中无螃蟹,怖其恶,以为怪物。人家每有病疟者,则借去悬门户。”这证明在宋朝,陕西人民是不吃螃蟹的,而且还怕。其实岂止陕西,四川虽然出螃蟹,但是也不是被大家追捧的大闸蟹或者那些海蟹。文章一开头我就说了,这种上了台面和档次的螃蟹,因为一些地方不产所以就不算什么特别的事情,吃也能吃得,不吃也过得,而且没有习惯,拿着大闸蟹也玩不转吃蟹法。
当然如果你能长时间在那个地方熏陶,学会吃,懂得吃也是没有问题,不过少了本土那种根植的情愫和乡土情结,不如川菜来的自然如意。这就是文化的差异。说了半天蟹的文化是什么,说白了还是人,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情怀,就这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