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10 月 23 日,南京大学 " 教育传承与创新 " 学术研讨会暨教育学科复建卌年纪念大会在仙林校区举行。

古今教育传承和变革(共话教育传承与创新)(1)

在致辞中,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追溯南大教育学科的发展历史,指出学科复建四十年的快速发展,主要有三点经验:一是定位准确,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和学校改革发展需要,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科学研究;二是重视传统,传承和发扬以陶行知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学者的学术品格和学术风范;三是勇于进取,大力发扬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积极奉献的时代精神。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以《回答中国教育的时代之问》为题发表讲话。袁靖宇指出,南大教育学科的复建是改革开放以来南大人文社会学科的重大进展之一。以高等教育研究为发轫,历经四十年复建的南京大学教育学学科,鼎成两院(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一库(扬子江教育智库)、三中心(江苏教育名师发展研究中心、江苏教育考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的宏大格局。40 年过去了,南大教育学科变化的是载体名称,不变的是关注现实、关注问题的知识生成导向,总能恰当而适时地回应南京大学乃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变化。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执行院长王运来在致辞中回顾了教院从 " 一无所有 " 到 " 桃李满园 " 的四十年奋斗历程。他表示,作为南京大学的年轻一员,教院争取早日走在我国教育学科的最前列,为 " 第一个南大 " 的建设再创佳绩、争做表率。现场播放了许多关心支持教院发展的兄弟院校、单位发来的贺信与贺礼视频。

大会还举行了南京大学教院校友会成立仪式。李北群、柳友荣担任理事会会长,杨青为秘书长,另有 9 名校友担任副秘书长,24 人担任理事。

在 " 教育传承与创新 " 主旨报告环节,龚放教授作题为《南大高教研究的发轫与崛起》的报告;冒荣教授作题为《四十之惑与大学之痛》的报告;胡建华教授作题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传承与创新》的报告;桑新民教授作题为《南京大学教育专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报告。

通讯员 朱茜 谢雨欣 于玥晗 现代快报 记者 于露

(学校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