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牵牛花的美文(散文精选一朵牵牛花)(1)

秋意渐浓,去乡下出发,一片忙碌景象,正是收获的季节,丰收的喜悦掩盖了秋风萧瑟带来的些许苍凉。树黄草衰,但挂满枝头的苹果、山楂、板栗依然将山坡岭头点缀的色彩斑斓。

阵阵秋风吹过,兴致既来,便沿田埂向野外走去,脚下是一片等待收获的地瓜,未经霜打的叶子依然碧绿。眼前是一面山坡,梯田的石坝层级而上,爬满了各种植物,盛开着各色花儿。待到近处,呵,久违了,我记忆中的牵牛花。坝上坝下,紫的、白的、粉的,旁若无人、自由自在地在秋风中摇曳,像对我这不速之客招手致意。

小时候住乡下,沟沟壑壑都是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女孩子天性爱花,放了学便摘些花儿回家放在瓶里养着,闻着花香,睡觉也格外香甜。我们最喜欢牵牛花,那管状型的花圆圆的,分辨不出花瓣,白白的花蕊,尖尖的花蒂,各种颜色的花边,活脱脱一排排仰天吹啸的小喇叭。孩子们随手摘一朵插于发间,彼此打趣“新娘子”,那种简单淳朴、带有泥土味的乡间快乐至今难忘。但老乡们似乎对她不感兴趣,那长长的枝蔓有时会肆无忌惮,发疯般生长,遮盖着土地,缠绕着庄稼,为生计而忙碌的老乡们一生气,哪管花朵开的正艳,也不会怜香惜玉,一起连拽带扯割回家喂猪了。

历数文人墨客的文章诗句,赞美牡丹、荷花这些名花的比比皆是,却极少有赞美牵牛花的。名著《红楼梦》中,才子佳人们喜欢月下赏花吟诗,纵观全书,满是雅俗共赏的颂花佳句,却只字未见对牵牛花的描写。唐诗宋词中倒有,但屈指可数,像宋代杨万里的“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秋风恣意秋”,陈宗远的“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晴蜓带露来”,算是少有的对牵牛花的欣赏和赞誉。总之对于牵牛花,自古还是称其为野花,归于草本植物,不可以登大雅之堂,更激不起文人们的诗兴和文思。

如此想来,我倒为牵牛花愤愤不平了,不只因为她给我的童年带来过欢乐,还佩服她不羡繁华的傲骨、甘于寂寞的毅力、不惧风雨的品格。春天,那些娇贵的花儿还在睡着懒觉,牵牛花就从石头缝,崖壁上钻出来,伸展着腰肢,蓬蓬勃勃地生长了,伸出的触角嫩嫩的,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开花,一直开到秋风起。她既不争宠,也不自卑,总是仰着高高的小喇叭静静地绽放。人们喜欢也好,讨厌也罢,任凭酷暑烈日,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即便无人欣赏,也以骄人的身姿装扮着大自然。

想想人生亦如此,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有挫折、有坎坷,甚至有误解,如果甘于沉沦,自暴自弃,人生会一片黑暗;如果一味迎合别人,哗众取宠,又会失去自我。人生在世,当如默默无闻的牵牛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求富贵,不图享受,笑看风云变换,何惧困难挫折,不必依附别人,但必须倾心倾力活出自我,将自己靓丽的一面展示给世人,才能走出一条五彩缤纷的人生之路。

写牵牛花的美文(散文精选一朵牵牛花)(2)

作者简介:尚红云,机关干部,大专学历,年过半百的文学爱好者。2015年涉足文学创作,发表并撰写散文随笔近十万字,尤其擅长美文、人生哲理文章。笔名“彩云飞”。

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罗曼读书(ID:rbc0007),欢迎关注,转载需经作者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