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是英国19世纪初现实主义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

傲慢与偏见故事情节梳理(英国风俗喜剧佳作)(1)

小乡绅班纳特有五个漂亮的女儿,为女儿物色如意郎君是班纳特太太生活中最最重要的事情。

新搬来的邻居宾利是个有钱的黄金单身汉,钻石王老五。

怎样让有钱的男邻居变成自己的好女婿?班纳特太太操碎了心......

一次的舞会上,宾利和班纳特先生的大女儿简一见钟情。

和宾利先生一起出席舞会的还有他的姐姐、姐夫和贵族朋友达西先生。

班纳特太太过于讨好引发的失态让达西对他们一家都看不起,认为这家人太市侩。

班纳特先生的二女儿伊丽莎白是个活泼可爱、聪明漂亮的姑娘,她的表现很快引起单身贵族达西的注意和好感。

但是因为之前达西对伊丽莎白家人的态度,让伊丽莎白对达西有了深深的偏见,不愿意和达西交往,并拒绝达西在另一场舞会上的邀请,使达西很难堪。

傲慢与偏见故事情节梳理(英国风俗喜剧佳作)(2)

宾利的妹妹喜欢达西,达西又不喜欢伊丽莎白家市侩的父母,在二人的挑拨离间下,宾利离开了深爱他的简,去了伦敦。

班纳特先生没有儿子,按照法律规定,他的家产将由他的远亲牧师科林斯继承。

科林斯虽然是个牧师,但却是一个趋炎附势、表里不一、卑鄙无耻的小人。

科林斯对伊丽莎白展开了疯狂的追求,求而不得后与伊丽莎白的女友,温和善良单纯的夏洛蒂结了婚。

伊丽莎白喜欢上了附近小镇军队中新来的军官韦翰,与韦翰交往时,她知道了韦翰的父亲是达西家的管家。

因为达西的父亲很喜欢韦翰,给了韦翰一大笔财产,却被达西剥夺了韦翰取得财产的权利,听到韦翰给她描绘的这些事,伊丽莎白对达西更加厌恶了。

在科林斯夫妇家做客时,伊丽莎白再次遇见了达西。

傲慢与偏见故事情节梳理(英国风俗喜剧佳作)(3)

非常喜欢伊丽莎白的达西虽然对伊丽莎白表达着爱意,但他傲慢的态度惹火了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毫不留情的拒绝了达西,还历数了达西不光彩的事情。

达西拆散大姐简和宾利的姻缘,剥夺韦翰财产的卑鄙无耻,看着伊丽莎白靠猜测和听说与误解对自己很深的厌恶,达西愤怒的离去。

达西走后的第二天,伊丽莎白接到了达西的一封信,他不否认拆散宾利和简姻缘的事,但是,那时因为班纳特太太和伊丽莎白妹妹的举止太过分。

他郑重其事的告诉伊丽莎白,他并没有剥夺韦翰的财产,而是韦翰自己挥霍了达西父亲赠与他的财产后,还想引诱达西的妹妹跟他私奔......

了解了真相的伊丽莎白非常后悔,因为自己对达西的偏见而误解了他。

傲慢与偏见故事情节梳理(英国风俗喜剧佳作)(4)

第二年的夏天,伊丽莎白再次见到了达西。

此时的达西彬彬有礼,对伊丽莎白也呵护备至,和以前的达西判若二人。

伊丽莎白又从别人的嘴中了解了达西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伊丽莎白完全解除了对达西的误解和偏见。

就在此时,班纳特先生家里又出了事,最小的女儿莉迪亚和欠下大笔赌债的韦翰私奔了。

达西想方设法找到了这对私奔的恋人,替韦翰还清了赌债,并给他们了一大笔钱,让他答应和莉迪亚结婚,好好生活,挽救了班纳特先生家的声誉。

宾利和简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踏上了幸福婚姻的红地毯。

傲慢与偏见故事情节梳理(英国风俗喜剧佳作)(5)

达西的姑妈凯瑟琳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富裕的侄子达西,千方百计阻扰伊丽莎白和达西的交往,粗野蛮横地要求伊丽莎白离开自己的侄子,遭到伊丽莎白的严词拒绝。

伊丽莎白在经过家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看到达西没有因此看轻自己,想起自己以前对达西的种种偏见,感到惭愧。

达西知道伊丽莎白转变了对自己的看法,诚恳地再次向她求婚,伊丽莎白答应了他。

傲慢与偏见故事情节梳理(英国风俗喜剧佳作)(6)

这桩因傲慢与偏见曾经中断的婚事终于成就了圆满。#文史观天下##情感上#

@听雨513说:

傲慢是指一种精神状态,轻视别人,对人没礼貌。

偏见是人们认识世界所萌动的臆断情由,带着主观意识看问题,偏于一方面的见解。

女作家奥斯汀终身未婚,她在16岁时写下了《理智与感伤》,在21岁时又写下了《傲慢与偏见》。

通过对婚姻问题的描写,表达了当时的妇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愿望和理想。

就像文中的宾利和简、达西和伊丽莎白,以及不顾及后果和韦翰私奔的莉迪亚。

你的观点是什么?欢迎在留言区评论。

我是@听雨513,关注我,听我讲述书本中的故事,一起看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