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人们管“妈妈”叫“娘”,管“丈母娘”也叫“娘”。

我们的下一辈,不管是住在村里还是城市,可都喊“妈妈”了。

现在,人们把“大数据”捧得神乎其神,各地政府还专门设了“大数据局”。

大数据,概率统计应用是基础,关键在用,关键在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不用或者在那里当摆设,那就是个“死局”。

其实,在民间,“大数据”并不神秘,人们很早就不知不觉中熟练运用了。

比如,民间“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就是来源于“大数据”。

人们很早就观察发现,不少男士到六十六岁左右,是身体最容易出大问题的时候,“人过六十六,不死掉块肉”。

于是想了个法,并渐渐成风俗。闺女买刀肉,送给父亲,一则孝顺一下,二则将这块肉孝敬阎王。这样阎王就不会来找父亲的事了。

有些事情,不能犯犟,谁犟谁吃亏。

你仔细观察一下,很多男士的生命止步于六十六。

闲言少说,书归正题。

儿子上学的时候,放学回家进门先喊“妈妈”,明明鲜哥就坐在那里,他也像没看见一样。

看不着他的妈妈,然后再问我“我妈妈呢?”

寒暑假,儿子“宅”在家的时候,每次鲜哥下班回家,他不先喊“爸爸”,而是先问“我妈妈呢?”带了他喜欢吃的东西也是这样。

于是,最近,儿子开学后的一周时间里,鲜哥忽然想起了这个问题:进门先喊“娘”,或者先找“娘”,每个人是不是都这样?

鲜哥仔细回忆一下,想起了自己,无论上小学,上初中,还是上高中、大学,无论在哪里上班,只要一回家,还是先“娘”“娘”地喊着,然后再这屋那屋找“娘”。

娘不在家,就感觉心里不踏实。

于是,鲜哥就绞尽脑汁在那里想:这究竟是啥原因?

想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回家叫声娘,心里才不慌。回家见到娘,饥寒都会忘。因为家有娘,里外人气旺。

抑或是,母子、母女连心,在那里“量子纠缠”?

是的,娘在家,儿女们远远近近奔过来,一口一个“娘”,屋里屋外,围着她团团转。不管贫富贵贱,都充满了生机活力,都洋溢着欢声笑语。

这毕竟是鲜哥自己的想法,还需要去找标准答案。

于是,输入“为啥孩子进门先喊妈”百度,真的有人解答:

第一个原因是:孩子对于妈妈的依赖,可能从胎儿时期就已经奠定了这样的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可能从小妈妈对于孩子的陪伴会更多一些。

第二个原因是:往往妈妈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哈哈,答案的重合度达到50%!恐怕这也不是标准答案。

其实,鲜哥觉得,像这样的问题,依据现在的科学认知,也很难准确解释这种现象。

不管怎样,这都体现了“娘”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前天,也就是上周六,鲜哥回老家,娘看着我说:瘦了,脸都小了,眼都瘦抠了。

老婆在一边偷笑,洋洋得意:还瘦,都这样了还瘦!

鲜哥也没觉得,就在年前年后,还有不少同事对我说:“你戴的口罩有点小啊。”“口罩盖不住啊。”

言外之意,咱明白,非口罩小也,就是胖了、就是脸大点呗。

咱原先可是标准的瓜子脸,啃煎饼咀嚼肌发达才练就的标准国字脸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无论怎么说,这可等那可等,唯有孝顺不能等。孝顺要早,不能等。

趁着家里还有“娘”,多回几趟家,多听几回唠叨,多喊几声“娘”吧。

屋里有娘才叫家(您是不是也这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