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思乡诗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那句著名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我们的心田当中播下了乡愁的种子。

李白写的洛阳诗句(李白游览洛阳所写一首思乡唐诗)(1)

李白20岁左右就出蜀,常年居住在湖北和山东等地,对于祖国的壮丽山川不时进行游览。在35岁的时候,他来到了东都洛阳。

当时的洛阳和长安并称为唐朝都城,发展态势非常繁荣。李白年少的时候一直渴望能够建功立业,来到这里一方面是为了游览此地景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获得进入仕途的机会。

李白写的洛阳诗句(李白游览洛阳所写一首思乡唐诗)(2)

在一个夜晚。李白夜不能寐,却听到窗外传来的吹笛声音。这笛声如此充满感情,如此的打动人心,拨动了李白内心深处的那根弦,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就这样诞生: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春夜洛城闻笛》(或为《春夜洛阳城闻笛》),是李白非常知名的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

李白写的洛阳诗句(李白游览洛阳所写一首思乡唐诗)(3)

开篇两句古诗就呼应题目,写出笛声优悠扬。“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在这个春天的夜晚当中,是谁家的第一次发出如此悠扬的声音?而且笛声借着春风,迅速传遍整个洛阳城。让李白这个远离故乡的客人,生出了思乡情。

接下来的两句古诗就写李白对于笛声的直接感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从这悠扬的笛声当中,完全可以听得出其中的“折柳”意味,那是告别家乡似的依依不舍,那是表达离愁别恨的缠绵哀怨,那是他乡羁旅之苦的内心煎熬……

李白写的洛阳诗句(李白游览洛阳所写一首思乡唐诗)(4)

在这样一种情绪的笼罩下,“何人不起故园情”,又有几个人的内心,不会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呢?

此时的李白就正处于当中最好的年华,虽然此时的他还没有接到唐玄宗的诏书入京,但是一直在准备着。7年以后,居住在山东的李白终于等到了诏书,带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志得意满奔赴京城,在那里接受荣耀,也经历打击。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