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国目前烟民的数量大致在3.5亿,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了七个"世界第一":烟叶种植面积第一;烟叶收购量第一;卷烟产量第一;卷烟消费量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烟草利税第一;死于吸烟相关疾病人数第一。

上次我惊喜地发现一个关于戒烟的视频居然有70多万的播放量,证明确实有很多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但是那个视频里讲的更多是从心理层面去说服自己,对生理层面的成瘾性没有充分介绍,今天就让我来补充一下。


01,烟草依赖如何判断?


我国医药卫生最高机构国家卫健委(以前叫卫计委)以前就发布过《中国临床戒烟指南》[1],集合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国家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司和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医院控烟专业委员会等多家顶级机构的共同努力制定的一项专业化的戒烟干预指南。

这份报告写得非常的通俗化,不需要生物医学基础就可以读懂。比如这张烟草依赖的自测表,用于确定烟民对烟草的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

尼古丁的危害大还是焦油的危害大(焦油比尼古丁还危险)(1)

内容非常简单,而且不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自己就可以对照着上面的表格进行自我评价。只要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三次上述的表现,那么就可以判断为烟草依赖。

当然上述描述情形可能会让人觉得也许自己不吸烟也会表现出上述症状,比如食欲增加、注意力不集中, 那么下面这个烟草依赖评估量表就更加直接了。

尼古丁的危害大还是焦油的危害大(焦油比尼古丁还危险)(2)

依据这个表,可以直接根据自己吸烟的情况判断出是否烟草依赖以及烟草依赖的程度。尤其是关注晨起第一支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相当于对自己的一个长时间戒断,如果晨起特别想抽烟, 那意味着自己的烟草依赖性特别高了。


02,什么是戒断反应?


看到这里,相信各位已经关注到了这里面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词:戒断,因为它往往跟着一个词叫戒断症状。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mptoms)是一种心理现象,主要是指停止使用药物之后表现出的强烈不适应甚至和药物作用相反的情况[2]。当然,这种情况,不只是适应于药物,包括我们日常一些食品比如酒精、烟草等,甚至是行为,比如玩游戏等都适用,它是“成瘾”的一个结果。但是戒断反应并非纯粹的心理现象,而是一种和生理密切相关的现象。对于烟草来说,戒断反应同样存在,而背后主要因素是尼古丁。


03,尼古丁


尼古丁的分子图如下,就是这种简单的分子,它是烟草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尼古丁的危害大还是焦油的危害大(焦油比尼古丁还危险)(3)

其实尼古丁本身是烟碱,是包括烟草在内的茄科植物都有尼古丁。这种物质其实是有毒的,尼古丁的分泌可用于杀菌免疫等,这样可以帮助烟草抵御自然界的危害,从而让自己更好地存活。不过可能烟草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人类用于抽吸,结果就是尼古丁来到了人体。

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运输到中枢神经系统,然后遇上了一种关键物质,乙酰胆碱受体。这种物质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结合方,用于实现神经信号的传输,比如在我们神经奖励中心中,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会导致释放多巴胺,让人产生兴奋。

尼古丁的危害大还是焦油的危害大(焦油比尼古丁还危险)(4)

但是尼古丁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尼古丁是乙酰胆碱的竞争者,它也可以竞争乙酰胆碱受体。这种情况下,为了应对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缺乏,于是会生成更多的乙酰胆碱受体。结果就是吸烟的时候,尼古丁会持续结合乙酰胆碱受体,于是对大脑产生持续的兴奋。而一旦放弃吸烟,那么多余的乙酰胆碱受体就会维持一种空缺状态,结果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对烟草的需求,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戒断反应。

尼古丁的危害大还是焦油的危害大(焦油比尼古丁还危险)(5)

由此可见,尼古丁是戒断反应的核心因素,而目前临床上戒烟的策略,也主要是针对尼古丁而来。


04,焦油


烟草的危害其实主要是焦油,而非尼古丁。

烟草中的焦油是烟草不充分燃烧的棕色油腻物,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光是致癌物就有16种,还包含一些促癌物质乙酸 、乙二醇 、酮 、氯化氢等腐蚀性和毒性气体,是烟草危害的主要来源。曾经有个大佬致力于传统烟草降焦,并当选了工程院院士,引发了极大的愤慨,有近100位院士联名上书,控烟协会连续七次发函抗议,因为从很多研究表明,烟草降焦是个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从大众的反应,也看得出对焦油危害的认识和对烟草本身的抵制。

尼古丁的危害大还是焦油的危害大(焦油比尼古丁还危险)(6)

吸烟,这东西主要是一种慢性影响,就是长期的烟气侵袭。烟草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尤其是焦油这种混合物,是植物燃烧产生的(所以降焦问题被斥为伪科学)。这些物质长期地对人体产生侵害,不仅仅是肺部,因此会造成健康的受损,并增加肺癌等疾病的发病率。

值得一提的是,二手烟,危害比一手烟可能还要大。因为,二手烟,也就是侧流烟,比起吸烟者本身呼吸的烟气,燃烧更不充分,因此含有更多的颗粒物。

这就像我们提到的雾霾影响,主要是颗粒物的影响。因此,如果近距离接触抽烟的人,闻到二手烟可能带来的影响比一手烟还大。

所以,一定程度上推动戒烟有好处。至于戒烟如何解决?其实医学上有一套办法,如果自己意志无法解决,不妨试试医学上的办法。


05,如何科学地戒烟?


在这份《中国临床戒烟指南》中,一共推荐了3种药物,这也是目前我国CFDA截至目前批准的用药,分别是

1、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咀嚼胶(非处方药)。

2、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处方药)。

3、伐尼克兰(处方药)。

这三种药物中,其实分为两种,

第一种:替代疗法——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咀嚼胶

这种戒烟办法事实上是一个逐步缓解的过程,考虑到烟草成瘾者的强烈反应,因此使用逐步降低剂量的办法来实现减轻成瘾。

由于尼古丁产品本身含有尼古丁,可以补充烟瘾者对尼古丁的需求来满足那些乙酰胆碱受体,作为一个过渡和缓冲,所以不会让戒烟者有强烈的戒断反应,这比单纯依靠意志来抵抗要好一些,毕竟改变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尤其是这其中还涉及到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于本身对于尼古丁的需要,协助度过阶段期的煎熬。但同时尼古丁含量较低,不会超出烟草本身的尼古丁含量,因此相对安全,属于非处方OTC药物。因此在某宝某东上可以买到。

第二种:直接阻断——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伐尼克兰

对于重度的烟瘾患者,那么可能就要用上神经药物了。《中国临床戒烟指南》推荐的两种处方药物都是精神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中。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就是著名的抗抑郁药物,伐尼克兰则是作用于上面提到的乙酰胆碱受体,是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4β2的部分激动剂。而上述两种物质具有强烈的精神作用,有较多的毒副作用,会引发抑郁等精神异常,甚至可能会引发自杀[4],这也是很多国家对于这种精神类药物严管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将其列为处方药,必须专门到医院诊断后,由医生开具相应的处方并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使用。

上面都是官方指南里提到的药物,也是经过了多个部门研究和批准的官方药物,经过了许多研究,因此是目前所有渠道里相对安全的选择。


总体上,烟瘾是可以戒掉的,已经有无数人做出了示范,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当然,戒烟比较痛苦,不仅仅是意志力的考验,还存在我们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这种生理上的障碍,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戒断反应的根本因素。坚定决心,砥砺意志,同时借助戒烟辅助药物来缓解戒断症状,争取早日实现成功戒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临床戒烟指南 (2015 年版).

2 、Hughes, John R., and Dorothy Hatsukami. "Signs and symptoms of tobacco withdrawal."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3.

3、(1986): 289-294. 3 Benowitz, Neal L. "Nicotine addic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2.2

4 、(2010): 2295- 2303. 202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