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南京今天又下雨了,随着一场一场的秋雨,天气也逐渐凉了下来,又要到乌龟冬眠的时候了!

现在说冬眠,其实还有点早,就南京地区来说,一般要到11月中下旬才会陆续进入冬眠,如果偶尔天气回暖的话,可能这个时间还要推后一点,但是提前做好准备,总是不会错的,不要临了,才发现这个没准备,那个也没有,这个就不太好了!

乌龟冬眠需要准备哪些(又到了乌龟即将冬眠的时候了)(1)

家养乌龟一定要冬眠吗?

家养的乌龟,冬眠其实并不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这取决于主人,要不然对于广州等偏南地区的朋友来说,就太为难了,毕竟降低温度要比升高温度来的麻烦的多,虽然有冰箱冬眠的方法,但是一不小心,可能就变成了一块冰坨坨。

冬眠是动物(包括变温动物和一些恒温动物)在野外为了适应恶劣的寒冷季节环境,长久进化而来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于变温动物来说,刺激冬眠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环境温度。

当然,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变温动物的冬眠或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而是和其生长,发育,甚至是繁殖都存在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对于有冬眠习性的龟种来说,在冬季来临的时候,尽量的安排它们正常冬眠,最起码,这是符合其天性的。

乌龟冬眠前的准备

乌龟冬眠前的准备,主要就是乌龟本身的调理以及乌龟冬眠环境的布置,环境下文会说到,这里主要讲一下冬眠前乌龟的调理。说白了其实就是贴膘和清肠。

贴膘这个事情,我个人其实是不建议去做的。

平时正常喂食的积累通常来说是足够龟冬眠期间的能量消耗的,过分刻意的去贴膘,反而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环境温度本来就低了,龟的新陈代谢速度降低,这个时候为了贴膘,加大喂食量,对于龟的肠胃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如果是龟实在是太瘦,比如一些奉行饿养到极致的龟,要冬眠的话,补充一些能量也无可厚非,这个可以在贴膘的时候,适当的用加热棒等设备提高一下环境温度,温度的提升和回落要缓和。

给乌龟清肠,主要是为了防止未消化的食物堆积在龟肠胃中,时间长了变质,影响龟的体质健康。

关于清肠,如果是按照温度调整喂食并且及时停食的话,在冬眠前,大多数的龟其实自己也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清肠的过程,这个时间一般在停食后的两周左右,所以说其实也是一个无需刻意去关注的过程。

对于乌龟等水龟来说,及时停食就是最好的清肠方法,如果遇到寒潮等特殊天气情况,造成温度骤降,又没来得及停食的话,可以用加热棒的设备暂时的将温度维持在20度以上,等排出白色或者黄色的透明胶质便便后,就可以缓慢的将温度调整至环境温度,引导龟进入冬眠状态。

乌龟冬眠的几种环境布置

人工环境下,乌龟常见的冬眠方法其实就那么几种,各有优劣,但是差别也不大,根本就是在保持冬眠环境的稳定,至于用哪种方法,主要还是看饲养者的喜好。比如我自己,常用的一般就是椰土冬眠和泥水冬眠两种。

需要额外注意的一点是,冬眠的龟,一定是体质健康的龟。

浅水冬眠,顾名思义,就是浅水环境中冬眠,水位一般没过龟的背甲,整个冬眠过程中,必要时补充一些水进去可以了。

浅水冬眠,比较有利于观察冬眠中的龟的状态,但是水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整个冻成一个冰坨坨的例子,我也是见到过的。

用润湿的干苔藓或者水苔,作为冬眠的介质。

这种方法,比较干净,相比于浅水冬眠,厚厚的苔藓或者水苔也有比较好的保温作用。但是失水会比较快,需要随时关注苔藓或者水苔的湿度,不然,冬眠中的龟很有可能因为湿度太低而干死。

我个人最常用的冬眠方法。干净的椰土,调和到合适的湿度,将临近冬眠的龟放进去后,龟自己就会钻进土里冬眠。而椰土无论是保湿还是保温,都有着不错的效果。就是每次检查的时候,需要一个个挖出来检查比较麻烦。

使用椰土冬眠,关键就是椰土要干净,不然容易生虫或者发霉。

我去年才尝试的冬眠方法,效果很不错,一百只草龟尾苗,冬眠结束只损耗了六只。

泥水冬眠应该是最贴合乌龟野外冬眠环境的人工冬眠方法。我是直接挖的泥土,暴晒了几天后直接兑水用的,调和好后,在烂泥上有浅浅一个指节不到的积水,当然,我用的是宝宝洗澡的澡盆,比较大,如果是小容器的话,水位应该是可以再低一点的。

另外关于土,一定要确保没有化学肥料等污染物在里面,不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后果。

关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