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鶵竟未休”这首诗的标题是《安定城楼》,在李商隐的诗中,大概算不上上乘之作,但却是少有的政治诗,作者要说的话集中在结尾两句这里,诗人用了《庄子》的典故说的是惠子相梁,庄子到梁国看望惠子,有人挑拨说庄子是来夺取惠子相位的等见到惠子,庄子讲了一则寓言说有一种大鸟,名叫鵷鶵,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一路上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吃,非甘泉不饮当飞过一只猫头鹰上方时,猫头鹰正在吃一只腐烂的老鼠,以为大鸟要抢它的食物,就本能地发出“吓”的声音来恐吓这则寓言中的猫头鹰,与秦时的丞相李斯倒是颇有相似之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韩非真是李斯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韩非真是李斯吗(韩非与李斯的腐鼠之争)

韩非真是李斯吗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鶵竟未休。”这首诗的标题是《安定城楼》,在李商隐的诗中,大概算不上上乘之作,但却是少有的政治诗,作者要说的话集中在结尾两句。这里,诗人用了《庄子》的典故。说的是惠子相梁,庄子到梁国看望惠子,有人挑拨说庄子是来夺取惠子相位的。等见到惠子,庄子讲了一则寓言。说有一种大鸟,名叫鵷鶵,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一路上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吃,非甘泉不饮。当飞过一只猫头鹰上方时,猫头鹰正在吃一只腐烂的老鼠,以为大鸟要抢它的食物,就本能地发出“吓”的声音来恐吓。这则寓言中的猫头鹰,与秦时的丞相李斯倒是颇有相似之处。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曾师从荀子学习治国安邦之术,并得其真传,成为一代法家人物的代表。韩非在国内饱受冷遇之苦,见韩国削弱,曾屡次上书韩王,献富国强兵之策,可惜韩王不听。恰在此时,秦国攻打韩国,韩王自知不是对手,危难时刻想起了韩非是可用之才,就把他派到秦国去讲和。韩非至秦,出于对祖国安危的考虑,就上书秦王说:“如今秦国兵强地广,我冒死愿见上大王一面,我有破六国合纵的妙法,大王用它,必能独霸天下。”秦王见书非常高兴。不料李斯在一旁说:“韩非是韩国公子,总要为韩出力而不是为秦,这是人之常情。但大王若放他回去,恐怕要留下后患,干脆杀掉算了。”没想到韩非这次上书,竟被李斯理解为向秦王献媚,韩非的突然出现,使李斯陡然产生了危机感。秦王本来只是命令将韩非囚禁,李斯考虑坐稳自己丞相的位子,暗中派人将韩非杀害。等到秦王悔悟,想向韩非咨询击破六国合纵的方案时,韩非已死多时了。

韩非上书,名义上是为秦王着想,实则暗中为自己的国家。他劝秦王不要首先吞并韩国,而以韩国为附属国,出则为屏障,入则为藩篱,对秦国出兵打仗与防卫入侵起作用。他有没有要留在秦国的想法不得而知,虽然在国内不得重用,但看他的《存韩》等文,他的心还是属于韩国的。

韩非本以为问题出在谏说上,在秦国坐牢时写下一篇《说难》,立意是谏说之困难。他说有学问该装糊涂时也要装一装,还举例说:“从前郑武公想攻打胡国,故意把女儿嫁过去与胡国联姻。问群臣道:‘我想出兵打仗,看打谁可以?’一个叫关其思的人说:‘可以打胡国’。武公驳斥道:‘胡国与郑国乃婚姻之国,你怎么说对它动武?’就下令杀了他。胡国听到这件事后,放松了对郑国的戒备,不久被郑国所灭”。关其思不知抱残守拙,聪明反被聪明误。

韩非在文章中的另一个观点是:谏说要选择好时机。他举例说:“从前男宠弥子瑕曾被卫王宠爱,一次他的母亲病了,就矫借王命把国君的专车骗了出去,当时这是要被刖足的。待他回宫时,卫王夸讲道:‘真孝顺啊!为母亲而不怕被剁去双脚。’又一次两人在果园游玩,弥子瑕把一颗吃了一半的桃子送给卫王。卫王说:‘真爱我呀!好吃的东西不忍独享。’等到弥子瑕得罪卫王时,卫王就翻旧账说:‘过去你曾矫驾我的专车,还曾将吃剩的桃子喂我。”同是那两件事,由于语境变化,定性竟截然相反。

从韩非的文章看,他不是完全清醒的。甚至司马迁为他惋惜,说他虽写了《说难》,却未能摆脱谏说之祸。实则不然,韩非并非死于劝谏,而是死于秦相李斯的疑心。韩非本是为了求和而来的,李斯却以为对方看中了他手里的死老鼠。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表现欲强是知识分子的通病,在李斯的字典里,有的是我一个人表现可以,别人最好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

李斯本是楚国人,他鼓动秦王杀韩非,说什么韩非不是秦人。这会儿他竭力排挤韩非,其实是怕老同学抢了自己的饭碗,同是荀况的学生,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及韩非。李斯的人生哲学,在他的一句话中已说得很透彻。他说譬如老鼠,有仓中之鼠与厕中之鼠,前者衣食无忧,后者饥寒交迫,做人就要做仓中之鼠。奉此哲学,李斯曾经吞并六国,统一度量衡与文字,功不在小;也干了力推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等坏事。

最大的坏事是听信赵高邪说,参与沙丘之谋废嫡立庶,这也是他第二次为保住手里的死老鼠而做的。秦始皇出游会稽,返程途中在沙丘那个地方暴病而亡,临死写了遗书命长子扶苏即皇帝位。赵高与公子胡亥关系密切,极力向李斯推荐胡亥。为了逼迫李斯就范,赵高危言耸听地对李斯说:假如始皇帝长子扶苏即位,你与在外将兵的蒙恬比较,在才能、功劳、谋略、名望、信任五方面都比人家逊色,丞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稳吗?李斯犹豫再三,在说了一番这不是人臣所考虑的推托之词后,最终选择了与赵高同流合污。于是赵高把始皇帝给公子扶苏的遗书修改,变为赐死扶苏与蒙恬。秦二世胡亥上台有他李斯的功劳,但权大功高,难免不引起猜忌,当他成为赵高篡权的绊脚石的时候,他的仓鼠美梦随之破灭。赵高在独揽大权之后,向胡亥进谗言说李斯的儿子借道给义军,李斯参与其中,实是想谋反,二世令将其下狱。在快被腰斩时,李斯对儿子说:“我愿与你在上蔡老家山中牵黄犬逐狡兔,岂可得乎?”此时他的人生理想立即变得现实起来,人情味也有了。

回顾李斯一生,简言之就是仓鼠情结与腐鼠心态的结合体。从布衣到丞相,在仓鼠美梦实现后,他还打了两次著名的腐鼠保卫战,第一次使韩非无辜丧命,第二次使大秦江山易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