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建莉父母学堂辅导员 月儿弯弯

周末,我们一帮朋友带孩子在小Y家聚会,妈妈们聊得海阔天空,孩子们也玩得不亦乐乎,忽听见两个孩子大声嚷嚷吵了起来,原来,小Y四岁的儿子和朋友小T三岁的儿子为争抢一个“恐龙”玩具争执开了。

只听得,小Y儿子大声喊道:这恐龙是我的,我的!

小T儿子哇哇大哭说:我想要玩!

小Y儿子:我就不给你玩!

小T儿子:我要玩!

......

于是,两个孩子各不相让,朋友小Y和小T立马上前拉开,这边小Y极尽所能说服儿子让给弟弟玩,那边小T搂着儿子柔声安慰。但两个孩子似乎都不听劝,妈妈们当下尴尬得面面相觑...

小Y或碍于自己是主人,二话不说,从儿子手上抢下恐龙,递给小T儿子,说:弟弟玩,哥哥应该让着弟弟。眼见自己的玩具被抢走,小Y儿子不干了,立马躺地上,撒泼打滚起来...

爱孩子还是爱自己面子:爱孩子当懂得不要面子(1)

著名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深刻阐述了“面子的价值”:当那位皇帝和所有的成年人为了当“圣贤”而不愿做“愚人”,不断恭维皇帝身穿的“衣服”是多么华丽夺目的时候,只有一位孩子敢于说破:皇帝什么也没穿啊!

“童话故事是为了让孩子们入睡所写,但也是为了让大人们清醒所写。”安徒生的话一语中的,警醒着我们成年人面对至纯至真的孩子时是否愿意抛却一切虚假和掩耳盗铃。

卢梭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应把成人当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而父母愿意找回童心,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创造力,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希望,就会乐意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而非拒绝成长。

爱孩子还是爱自己面子:爱孩子当懂得不要面子(2)

尤记得,我曾带六岁的女儿参加过一次老朋友前辈的聚会,当时一帮孩子玩得很是开心,女儿兴起就势躺倒在酒楼包房软绵绵的地毯上打着滚儿,顿时大小朋友们都饶有兴致围观看她欢欣鼓舞的模样。我当时心里虽尴尬,但实在不愿剥夺她玩耍其中的乐趣,便蹲下身,顺势摸了把地毯,说:原来地毯真的很舒服呢。我的一句话,缓解了当时的尴尬,大家伙便开怀大笑起来,女儿也并未觉得难堪......

回家后,女儿在她的日记中写下:今天,我参加了妈妈的聚会,躺在软绵绵(拼音)的地毯(拼音)上摸爬滚打,真开心!

我当时没有因为孩子的一个童心举动,认为女儿让自己丢脸就马上严厉喝止,因为觉得就算再丢脸也要站在孩子这边,而化解尴尬,做到不让自己丢脸的最好办法只有向内求,而非向外索求。

很多的家庭教育误区,都是父母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面子,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成绩单。于是,从孩子呱呱落地起,就盲目跟风和一昧攀比,无疑为了面子,而忽视了孩子,结果往往囚禁了自己和孩子。只有懂得“不要面子”,便不必急于寻求别人的认可,拥有坚定自己的勇气和行动力,内心强大才会真正拥有自信和自尊。

爱孩子还是爱自己面子:爱孩子当懂得不要面子(3)

尹建莉老师在《小王子》译作中说:从一个孩子变为一个成年人是件极其简单的事,只需要时间就可以;从一个成年人回归为一个孩子则极为困难,需要智慧和勇气——回归不是倒退,而是攀向人生极致——生活的烦忧在消失,生命的喜乐在呈现。童心离神性最近,找回童心就是找到了神,这正是作者所说的:“拥有一颗童心是幸运的。”

我曾在一本书说看到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成熟在于重拾童年游戏时的认真态度,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渴望玩耍的孩子。孩子们相信玩乐就是他们的天职,而保持好奇心与童心未泯的人才能不断达成新的成就,这样的认真态度在很多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学者身上皆表露无遗。

爱孩子还是爱自己面子:爱孩子当懂得不要面子(4)

如果我们面对孩子纠结较劲时,不妨问问自己:我的思想和行动是爱孩子,还是爱面子?答案决定我们能否和孩子一起抵达幸福的彼岸。

作者介绍

月儿弯弯,一位十岁女孩的母亲,十年多来一直任职世界500强,从事企业人力资本管理及大学生就业辅导工作,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尹建莉父母学堂高级辅导员。

爱孩子还是爱自己面子:爱孩子当懂得不要面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