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宓子贱①治亶父②,恐鲁君之听谗言,令己不得行其术③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④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⑤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⑥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⑦,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⑧。”宓子敬诺,得行其术于亶父。(选自《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短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一百六十三)(1)

【评析】

①宓(mì)子贱:孔子学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②亶父:鲁国城邑名。

③术:施政方案。

④掣(chè):拉。

⑤勉:努力。

⑥微:(如果)没有。

⑦所爱:亲信的人。

⑧要:指施政的简要情况。

【评析】

我们平时常用的掣肘一词,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你想好好做事,可就是有人从旁干扰,分散你的注意力,使你干不好手头的事情。

故事中的宓子贱是个聪明人,知道亶父这个地方不好治理,非要有一剂猛药不可。管的轻了不济事,管的重了,就要有人向国君嚼舌头。

为了防止别人干扰他的正常施政,聪明的他就用了一招来给国君暗示,博取国君对他的信任。就是让小吏在写字记录时,拉扯小吏的肘部,小吏不堪其扰,回去就向鲁君告了他的状,这鲁君也是明白人,知道这是宓子贱让自己明白用人不疑的道理。

于是再次重申了对宓子贱的充分信任,让他放开手脚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这样宓子贱没有了后顾之忧,得以在亶父大展拳脚。这说明发现人才,尊重人才,相信人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领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