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第一天,夜跑了5公里,配速很慢,就发个热量图吧。

一口气看了10本书(7月份读完的9本书)(1)

感觉膝盖好很多,最近又开始跑步了。

每次不跑多,不跑快,也不强求每天都跑步,保护好膝盖是最重要。

这是8年老跑者的经验。

本月读完9本书,目录如下。

一口气看了10本书(7月份读完的9本书)(2)

(省流不看版)

上次分享了4本,这次继续分享剩下的5本好书。

01.人类群星闪耀时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著

豆瓣评分8.3

推荐指数:★★★★

一口气看了10本书(7月份读完的9本书)(3)

太多人赞誉这本书了。

抱着敬仰大师作品的心态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才发现原来真的需要一颗敬仰之心来阅读。

……

战争、革命、艺术、精神、信仰……14个改变人类命运的天才,14个影响人类文明的瞬间!

茨威格说,“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情的流逝。”

在茨威格的笔下,一件件细微末节的小事改变了历史,但细节真能改变历史吗?历史不具有必然性吗?

没有格鲁希的固执与愚蠢,拿破仑就不会遭遇滑铁卢?没有那扇出入自由的门,土耳其人就攻不破东罗马帝国?

我不敢多想。

02. 深山夏牧场

[中] 李娟 著

豆瓣评分9.0

推荐指数:★★★★★

一口气看了10本书(7月份读完的9本书)(4)

“夏牧场的确过于悄寂,少有盛大的相聚和庆典。但繁盛的夏牧场本身就是一场盛宴啊。餐布展开之处青草繁生,食物与安宁甜蜜地并置,哪怕是最普通的一道茶饮都能令人目眩神迷。这正是一年之中最舒适、最丰饶的时光。”

这是《深山夏牧场》的最后收尾语,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有葡萄成熟时的坦然和大气。

李娟与扎克拜妈妈一家跟着羊道的四季迁徙,从前山转场来到深山夏牧场吾塞,在爷爷家的毡房旁扎营。

牧羊、挤牛奶、剪羊毛、喝茶……,吾塞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同,生和死都那么平静。

“我从来不曾渴望过全部的世界,我只是经过这个世界,去向唯一一个小小的所在。我只依赖熟知的事物而生活,我心有牵挂,不想迷路,不想回不了家。我在山野里,在节制中游荡,但已经感到足够的自由。”

熟悉哈萨克游牧民族迁徙生活的李娟,并没有完全融入到他们的信仰与生活中,她随时可以离开。

这是她与牧民的不同,也是写作者对生活保持游离思考的状态吧。

在阅读时不禁会想,《羊道》系列是李娟十多年前的作品了,现在她身处何方呢?她还在阿勒泰里,还跟着羊群迁徙吗?

ps:我对《夏牧场》中提到多次的藏茶(咸奶茶)很好奇,从网上卖了茯茶自己煮了,可能盐加多了有点咸,适合搭配饼干、糕点一起喝,不适合单独当喝茶。

多尝试几次或许制作出的咸奶茶更好!~

03. 红高粱家族

[中] 莫言 著

豆瓣评分8.8

推荐指数:★★★★

一口气看了10本书(7月份读完的9本书)(5)

一本书将莫言送上神坛,这本书好看到完全停不下来!

莫言的作品我读得不多,读的第一本书还是他获诺奖十年后的首部作品《晚熟的人》,他的短篇水平在当代作家中绝对排得上榜。

今年1月份读了《生死疲劳》,当时看得很过瘾,事后回想起来觉得很疲惫。

六世轮回好累,人生也好累。

后面也想写书评的,但被这种劳累感推着推着,就歇菜了。。。

这次看《红高粱家族》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很过瘾,也很气愤。

开头和结尾莫言写得最绝。

是整本书最惨痛的场景,罗汉被活剥人皮和二奶奶被日本人轮奸。

然而豆瓣《红高粱家族》书评热门中居然看到这样一段,我真是气到不行。

一口气看了10本书(7月份读完的9本书)(6)

当时看到这段也觉得奇怪,所以反复读了几次。

一口气看了10本书(7月份读完的9本书)(7)

一口气看了10本书(7月份读完的9本书)(8)

书中设想,一个日本兵面对怀孕的少妇就不会疯狂了?

这就能看到人性的光辉了?

莫言用了无尽无力的反讽,替二奶奶嘲笑禽兽不如的日本兵。

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难怪,莫言被黑那么惨。

04. 成为母亲的选择

[以]奥娜·多纳特 著

豆瓣评分8.4

推荐指数:★★★★

一口气看了10本书(7月份读完的9本书)(9)

今年的2月份的新书。

《成为母亲的选择》这个书名其实不够直接,应该用《后悔当妈妈》。

我去查了下英文原名,就叫regretting motherhoodregretting motherhood,直译过来就是后悔当妈。

不过,如果用《后悔当妈》这个标题,估计在国内根本出版不了。

毕竟现在中国人口的出生率逐年递减,不符合当下主旋律。

作者奥娜‧多纳特是以色列社会学家,1976年出生,今年46岁,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是没有生育状态。

这本书更像是她的研究课题汇总。

书中纳特采访了二十三位已为人母的以色列女性。通过长期的跟踪采访,多纳特追溯了这些女性成为母亲的历程,分析她们在孩子诞生前后的情感世界,调查她们如何认知和化解生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书中主要想表达的观点很简单,这些后悔当妈的女性,后悔的是当妈妈的身份(符号),但是并不后悔成为孩子的母亲。

妈妈/母亲的身份被赋予太多社会意义。

她们需要照顾、保护和教育孩子等,这些都被认为是”女性的天性“,这些约定俗成的期待像大山一样牢牢地压在母亲身上。

书中说道,”在某种意义上,有选择和没有选择是模糊不清的,无法考虑更多主观经验,现实往往交织着不确定性、犹豫、困惑、矛盾、百感交集、运气和随机性。

因此,将成为母亲这个变化仅仅看作是女性自己成为母亲的渴望所带来的副产品,将会继续产生并维持错误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正在恶性循环中一次又一次地被用来说服女人当妈妈。“

最后,在最喜欢采访者说得这句话了,“我不用生孩子就觉得自己很圆满了。”

05. 在路上

[美]杰克·凯鲁亚克 著

豆瓣评分8.6

推荐指数:★★★★-

一口气看了10本书(7月份读完的9本书)(10)

操蛋的”颓废一代“啊。

早就想看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了,看完却真心喜欢不起啊。

宣传文案上写的是,乔布斯、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大门乐队、痛仰乐队的灵感之书!

真的就是符合男性审美的作品。

抽大麻、酗酒、偷车、性放纵、脏话连篇……作为女性读者,我是接受不了。

不过,杰克·凯鲁亚克的文笔是真好。

不想多说,就到这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