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革卦》彖辞说:“汤武革命,顺乎天面应平人”这时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一一商汤,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这种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鸣条之战,是我国战争史上一篇辉煌的杰作,也是综合运用“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等各种手段,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目的的最早的成功战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鸣条之战商灭夏?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鸣条之战商灭夏
《易经・革卦》彖辞说:“汤武革命,顺乎天面应平人。”这时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一一商汤,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这种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鸣条之战,是我国战争史上一篇辉煌的杰作,也是综合运用“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等各种手段,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目的的最早的成功战例。
夏启攻灭有扈氏之后,夏王朝的统治基本上稳定了下来。但是普天之下没有铁打水固的江山,夏王朝在经历了太康失国、后界代夏、少康中兴等重大历史变故后,一步步走向衰微走向归宿。到了大约四百年之后,夏桀登上了君主的宝座。这位末代君主,以他的倒行逆施为自己挖掘了坟墓,他任用壁臣,骄侈淫逸。对广大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激起臣民的普遍僧恨和反抗。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易丧,予及女皆亡。”这表明夏王朝的统治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它彻底灭亡的丧钟已经敲响了。
同夏王朝无可挽回的衰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周边的方国商,烟羽翼丰满,迅速起。商,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子姓,始祖名契。它开始活动于番、砥石(今河北南部滹沱河、漳水之间).后逐渐南移,进入今河南地区。经过相土、冥、上甲微等历代首领和广大族众的努力开拓,它逐渐强盛起来,并初步形成了早期国家规模。到夏桀在位期间,它已由夏室的属国演变为足够与夏抗衡的对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商族已拥有了自己雄才大略、众望所归的领補人物一一商汤天乙,在他的卓越领导下,商各方面的实力都进一步增强其作为中原地区新统治者的地位已是呼之欲出。商汤顺应时势,抓住千载难遇的良机,及时将部族统治中心迁徙于毫地(今河南商丘北)开始积极筹措攻灭夏朝的战略大计。
愚昧骄妄的夏桀对于商汤的战略动态茫然不知,依旧醉生梦死,作恶为虑,这样就客观上为商汤从事战争准备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政治战略上,商汤采取了争取民众和方国的政策,开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强大政治攻势,为日后鸣条之战的胜利莫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
在军事战略上,商汤在贤臣伊尹、仲虺等人的有力辅佐下,巧妙谋划,“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积蓄力量,何机破敌。这具体表现为:()做到知彼知己,计出万全,为了彻底察明夏桀集团的内部情况,商汤创造性开展“用间”活动,大胆派遣伊尹多次打入夏榘内部,充当间谍,了解和掌握了夏王朝内部“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混乱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实施自己的战略方针创造了前提;(二)先弱后强,由近及远,逐一剪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完成对它的战略包围,最后一举攻克夏邑,取而代之。商汤把第一个打击的目标指向了夏的属国葛(在今河南宁陵北),以替童子复仇的名义起兵消灭了葛国。这既翦除了夏桀的一个羽翼,检阅了自已的军事力量,又大大提高了商汤的政治成望。四海之内都赞扬他是正义之师、出征不是为了掠夺财富,各地老百姓像“大早之望甘霖”一样盼着商汤的军队。商汤便趁热打铁,又集中兵力逐次灭亡了韦(今河南滑县东)、顺(今山东城东北),并攻灭夏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支柱,即实力较强的昆吾(今河南许昌附近)“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从面基本上完成了对夏築的战略包围,打通了最后发动鸣条之战诛灭夏檗的道路。
在商族上下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商汤等人所制定的战略方针步步得到实施,这时传来了夏都到处流传着“上天弗恤,夏命其卒”民谣的消息,意味着伐桀的时机已到。商汤敏锐地意识到这点,果断决定把灭桀行动付诸实施。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優”。立国四百余年的夏王朝,即便已面临灭顶之灾,仍然有相当的实力,当商汤停止向夏架贡纳以试探其反应时,夏桀当即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商汤。商汤得知后,马上向夏桀“谢罪请服,复入职贡”,暂时稳住夏,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久,又传来了夏桀诛杀重臣、众版亲离的消息,商汤遂再次停止向夏桀贡奉。这一回,夏桀的指挥棒完全失灵了,“九夷之师”不起,有缗氏公开反抗,商汤认为伐桀的时机完全成熟,便下令起兵,以实现自己光荣的梦想。
在公元前1726年左右,商汤正式兴兵攻伐夏,揭开了鸣条之战的序幕。战前,商汤学习当年夏启伐有扈氏时的做法,举行了郑重的誓师活动,在哲师大会上,他发表了一篇义正词严,大气磅璃的训词,一一列举夏桀破坏生产、施行暴政,残酷盘剥欺压民众的罪行。申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为了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同时商汤还严肃地宣布了战场纪律和作战要领,这番师,和当年的甘誓)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极大地振奋了士气、鼓舞了斗志。
战前师仪式结束后,商汤便动用作战性能良好的兵车70辆能征惯战的敢死队6000人,会同各同盟国的参战部队,采取近回战略,“以近为直”,迅速绕道到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突袭夏架的老集。
商汤大军压境的消息终于传入夏都,传入夏的耳中,一直沉于醇酒美人温柔之乡的夏桀这时才如梦初醒,方寸大乱。百般无条之下,他只得仓促应战,统率一批早被歌舞升平生活消磨尽了战斗力的将土,西出去抵御商汤的进攻。两军在鸣条(在今河南落阳附近,说在今山西安邑一带)地区相遇,展开了一场生死会战。
连旗翻卷,鼓角齐吗,杀声震野。血流成河,鸣条之战打得异常激烈,但毕竟商汤魔下的将土在各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这既表现为拥有的必胜信念和旺盛的杀敌明气,也表现为将士的训练有素和武艺高强。夏桀手下的乌合之众怎是这些"必死”之上的对手!在商汤军队勇猛无比的沖系下。、夏的主力部队溃不成军。一敗涂地,商汤一举攻克了夏邑,赢得了鸣条之战的胜利。
夏见大势已去,被追逃到属国三腰(在今山东定陶东一带)商汤发扬速战速决、连续作战的作风,适时展开追击战略。挥师南下,对溃败逃中的夏继残部实施打击。攻灭三股。不给敌人以任何喘息反扑的机会。夏继穷途末路。只得率极少的残部仓进年南(在今安微寿县南)他忧祭交加。不久便病死在那里。夏王朝至此宣告彻底覆灭,商汤率师凯旋西毫(今河南優师西),召开了有众多诸侯参加的“景毫之命”大会,得到三千诸使的拥就。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就这样,在夏王朝的废之上、一个新的强盛的統治王朝一一商朝在铁血之中诞生了。
鸣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典型的新旧王朝更战争。商举推翻了垂死腐朽的夏王朝统治,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这在当时是合乎广大民众的愿望的,客观上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因此得到后人的普遍背定和赞扬。被认为是“以仁讨不仁。以义讨不义”。品民伐罪、顺天应人的光解典范。同时、商汤在此战中所反映出的越指挥艺术和才能,对于后世战争的实践和军事理论的构筑,也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仲虺和伊尹
在商汤灭夏桀和建立商王朝的过程中,他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是身世和经历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仲虺是个奴求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做官。伊尹是个奴隶,从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长大后当了子。仲虺和伊尹都很有才干。见到夏桀暴虐,残害人民,不关心生产。只知道淫乐,引起民愤,诸侯叛离,深知夏王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他们想解教人民于水火之中明白只有扶持一个有力的诸侯,才能推翻夏装的统治。他们见商是东方诸候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认为商汤是一个理想的諸侯。于是先后通过不同途径来到商汤的身边。汤也是个识才之君。果然任用这二人为左右相,委以灭夏重任,伸虺和伊尹也全力协助汤灭了夏又协助汤建立起商王朝。
相传仲虺的祖先叫伸,是夏时候的车正。就是管理制造车子的长官。仲原来是薛(今山东州市南)地的一个氏族的首长善于制造车子。
当了夏画的车正以后、就迁居到邳(今江苏州市西南)了。自異仲以后,子孙都在夏王朝做官、为夏监制车子,到了伸虺时又迁回去居住,是夏王朝东方地区的一个诸候。他见夏暴虑。人民怨恨,诸侯叛离,就从薛带了个族人来到商。汤早就听说仲融是个有才干的人,本想去邀请他,可又有顾虑。毕竟仲虺的祖们都是夏王朝的臣子,担心仲虺不愿意助他灭夏。没想到夏装诛灭有氏以后,引发了各地诸侯恐慌。不仅是与夏异姓的诸侯。就是与夏后民同姓的诸侯也先后叛离夏。仲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来到商的。汤见到仲虺后非常高兴,向仲虺请教治国之道。仲虺根据当时的天下形势,分析夏桀如此下去,必然会自取灭亡。人心所向是商。他鼓商汤积力量,先征伐与商为敌的诸候,剪除夏的势力,然后再灭夏建商。汤见仲虺是有用的人才,就任命他为左相,让他参与国政。
伊尹,在甲骨文中又称伊(有的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伊穴、黄尹、黄穴都是指的伊尹),金文中称为“伊小臣”,小臣是指伊尹的身份和地位,不是名字。伊尹原名伊擊,尹是官名,有的古书中还说伊尹名阿衡(又称保衡),这是不对的,阿衡是官名,商代称当权的大官为阿衡。伊尹做了商汤的右相,执掌商的大权,故称为阿衡。伊尹辅佐商汤灭夏,建立起了商朝,后来又扶立外丙和仲王,教诲太甲改过,不仅是开国元勋,还是三代功臣,所以得到了后代商王的隆重祭祀。在甲骨文中,伊尹被列为“旧老臣”的第一位,卜辞中有“侑伊尹五示”的记载,就是侑祭以伊尹为首的五位老臣,还有“十立伊又九”的记载,就是祭祀伊尹和其他九个老臣。ト辞中除了合祭旧老臣是以伊尹为首外,伊尹还单独享祀,或与先王大乙(汤)同祭。
相传伊尹出生在伊水边(有说在今河南伊川)长大后流落到有宰氏(一说在河南开封县陈留镇。一说在今山东曹县北)。有民姓,是夏后裔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伊尹到了有氏以后,在郊外排种田地以自食。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虽然身处田亩之中,还是时时关心着形势的变化。他想找到一个有作为的诸侯,消灭夏装。他听说有莘国君是一个比较好的诸侯,对平民和奴隶不像夏那样暴就想去劝说。但他觉得不能贸然去接近有国君,于是就说他会任,愿为有莘国君效力。按照当时的制度。只有做了有民的双求才能为有国君所用。伊尹自沦为奴求,来到有国君身边当了一名厨子。不久、有莘国君发现他很有オ干。就升任他为管理食的小头目。他本想劝说有国君起来灭夏。但是一来有装是个小国二来有氏和夏同姓,都是夏再之后,因面又不便劝说。
伊尹在有国担任管理勝食的小头目的过程中。发现有氏与商经常往来,而商汤是个有德行、有作为的人,就想去投奔商。可奴隶是没有行动自由的,即使是偷跑出去也会被抓回来,轻则受处罚,重则被处死。恰巧这时,商汤要娶有莘氏的姑娘为妃,伊尹见到机会来了,就向有国君请求,说愿意做陪嫁跟随到商去。有莘国君就派伊尹为“陵臣”,跟随有莘女嫁到商。所以古书中称伊尹为“有莘氏胺臣”(《史记・殷本纪》)夏商时期的臣子有各种不同的身份。古书中称伊尹为“小臣"く楚辞・天问)《墨子・尚贤篇吕氏春秋・尊师篇))金文中称伊尹为“伊小臣で(叔尸)),甲骨文中“小臣”的身份是奴隶,但又区别于一般的奴隶,是管理奴隶的小头目。“臣”就是陪嫁奴隶,这与商代以后的诸侯嫁女。派大夫陪送所称的“媵臣”不同。
伊尹跟随有莘女来到商汤身边以后,仍然给汤做厨子,他就利用每天侍奉汤进食的机会,分析天下形势,数说夏桀的暴政,劝汤蓄积力量灭夏桀。汤发现伊尹的想法和自己的不谋而合,是个有才干的人,就破格免去他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左相仲虺见伊尹是个贤才,和自己的政治主张相同,便一心跟伊尹合作,共同辅佐汤蓄积力量,准备灭夏。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轴佐,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畜,同时又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伯。在仲虺和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
汤经常带领仲虺和伊尹出外巡视四周的农耕、畜牧,有一次,他们走到郊外的一片山林里,见树木茂盛,一个农夫正在张挂捕提鸟的网,东西南北四面,每面都张挂起一张网。待网挂好后,那个农夫对天拜了几拜,然后跪在地上祷告说:“求上天保佑,网已经挂好,愿天上飞下来的,地下跑出来的,从四方来的鸟兽都进到我的网里来。”汤见了,感慨道:“真这样的话,禽兽就被杀光了。除了夏继那样的暴君,谁还会做这种事呢?“于是,他叫从人将张挂的网撤掉三面,只留下一面,也跪下去祷告说:“天上飞的,地下走的,要往左就往左吧,要往右就往右吧,要高就高飞吧,要下来就下来吧,我只捕捉那些不听天命的。”说完起来,又对那个农夫和从人们说:“对待禽停也要有仁德之心,不能捕尽捉绝,不听天命的,毕竟是少数。”仲虺和伊尹听了,都称颂汤说:“真是个有德之君。”那个农夫也深受感动,按照汤的做法,收去三面网,只留下一面网,这就是流传到后世的“网开三面”的故事。
很快,商汤“网开三面”的事就在请候中传开了。“诸侯闻之日:'汤德至矣,及禽兽。'"(史记・股本纪》)也就是诸侯听说这件事后,都称赞汤说:“汤是极其仁德的人,对禽鲁都是仁慈的。”大家都认为汤是有德之君,可以信赖,归顺商的诸侯很快就增加到40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