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临近中考,学生如何为复习做好准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串联起以往的知识,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复习赋能?思维导图不失为一个有效抓手,本文以八年级地理单元教学为例,于期末之际为教师基于单元整体视角设计并开展复习教学提供一份参考。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1)

本文共3726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编辑/肖静 王璐 统筹/孙习涵

本文为思维智汇757篇原创文章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如何基于学科结构剖析学情?

※ 怎样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复习的效率?

立足课标析学情,抓住学习“痛点”

本单元处于地理课程内容结构中认识区域中的认识分区。对应八年级下册的教材,在教授第八章【西北地区】,已经学习过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本单元属于比较熟悉的新授课。

在学习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之后,整个初中地理基本就要结课,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因此希望用本章来做一个小中考复习的初步尝试。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2)

在课程标准内容中对于中国区域地理的要求为: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可将其拆分为三个方面:

①区域的地理位置

②自然地理特征

③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的独立的个体,他们是主动求知与积极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是为学生服务的。

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即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使自己的教学思路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必须要分析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情分析既要分析学生的整体具有的特点,同时更要分析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本科中对于主题学情分析分为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能力素养三个方面。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3)

知识基础: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八年级上册学习过中国地理概论,已经学习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样两个区域,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和分析地理区域的知识储备,即通过中国概况和多个区域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相关知识的储备。

但是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关系不熟悉;并且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弱

认知水平:学生已具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但心理认知结构和水平不够成熟;且群体内部认知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会有很多生生互学、互助的环节。

能力素养:学生已经掌握分析区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但是分析复杂真实问题和把知识方法结构化的能力仍显不足,核心素养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考量到这一点,会在接下来的设计中注重让学生基于任务将所学内容结构化

打破一般教学思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在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之后;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区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在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尝试打破学习区域的一般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落实到思维方法,并锻炼学生将知识结构化的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学情和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设计共三课时,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农业生产和人口、城镇的分布和资源利用开发等)。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4)

第一课时是让学生自学本单元的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初步构建单元知识体系,课上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的完善和补充。

第二、第三课时则主要是用已经构建的思维导图解决问题,来解决一些相应的难点,例如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资源开发、对人口的影响等。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的需求本单元学习目标设定为:

  • 1. 运用地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限,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并说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组成。
  • 2. 根据材料,概况西北地区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干旱,能分析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 3.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能根据地图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为例)。
  • 4. 结合材料,探究西北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新疆为例)。

每节课都有其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的教学策略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5)

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一个学科知识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贡献决定了它是否为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以下三点:

  • 1.运用地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界限,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并说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组成。
  • 2. 根据材料,概况西北地区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干旱,能分析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 3.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而难点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内容教学难点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来确定。简而言之,即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水平有较大落差,就形成了教学难点,克服难点就是结合学生实际想办法把落差的坡度变缓。

由此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为:阅读图文资料,分析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6)

重构课时设计,用思维导图为自主建构搭支架

本单元的学习共分三个课时,本文着重展示第一及第二课时的具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是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本单元知识体系,第二课时则是用思维导图来突破前文提到的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自学来画思维导图并初步建构本单元知识体系的过程其实对应的就是思维型教学五大基本原理中的自主建构。在学生马上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对知识有一定储备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支撑,帮助其进行完整的自主建构。

但由于考虑到整个初二学生群体的内部差异较大,并且对部分孩子来说建构比较完整、科学的思维导图确实存在一定挑战,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决定第一课时拿出一整节课来带领学生反复完善、修改思维导图,进而帮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7)

第一课时:搭建思维导图,落实学习重点

第一课时在课上主要进行的是起始和完善两个环节。起始环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给出知识脉络,学生完善

组内分享,完善补充

班级分享,梳理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在学生进行组内分享、班级分享之前告诉他们思维导图应总结什么,如何总结,每个学生根据他的知识储备、知识漏洞有所不同,画出的思维导图应该是具有个性化差异的。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8)

通过第一轮的修改、补充完善之后,再反复进入第二轮,同样也是三个方面:

给出内容,学生完成

组内分享,完善补充

班级分享,完善补充

在整个过程中,包括学生汇报、分享思维导图,教师讲评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将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地给学生进行了一个呈现,教师在其中的主要功能就是带领学生讲解、梳理本单元的知识

在两轮完善、修改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生生互学、互助,其中必定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再通过生生交流、教师点评、师生共同学习得到解决,呈现出一副比较完整、科学的思维导图。

本课时教师给出任务:针对已完成的《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思维导图,小组内进行互评,并修改完善本组思维导图,选取一张进行投稿。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9)

▲学生作品示例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10)

▲学生作品示例

第二课时:运用思维导图,突破学习难点

第二课时着重于输出、问题解决和知识应用环节。在第一课时画出思维导图之后,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已经基本完成,第二、第三课时着重指向的是突破教学难点。

第二课时设计为《循新疆棉花发展之路,寻因地制宜之道》。首先用一系列关于新疆棉花的新闻、消息引出学生的兴趣,得出结论新疆棉花产量大,品质好。进而提出问题:棉花是喜光作物,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光照。新疆棉花为什么产量大、品质好?给学生提供相应资料,让学生应用前面的思维导图做出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上册时就已经学过新疆位于400mm年降水量线以西,主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时畜牧业,而棉花种植属于种植业。如何发展种植业?在哪里发展种植业?这些问题为学生构建起认知冲突,促使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助力难点突破。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11)

教师适时给出任务任务:结合材料,为新疆棉花找找家(主要产地);并说明理由。

找寻棉花产地最根本的是找寻水源,新疆是一个缺水的区域,由此可以引出新疆坎儿井工程的知识,然后继续沿着“新疆缺水,需要寻找水源才能发展种植业”的思路给出任务:在新疆棉花种植过程中如何节约水资源,结合所学说说你的看法。

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教师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新的角度,补充一些新的材料。

如:新疆棉田内铺盖地膜、安装滴灌设施,每亩地用水节约100多立方米。滴灌也是新疆棉田最常用的灌溉方式,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

再如:痕量灌溉技术是将装有控水头的管材埋在农作物根部,依靠土壤的毛细力自动调节水分供给,使农作物由“被补水”变为“主动吸水”。这项技术比广泛运用30余年的滴灌技术还要节水50%左右,在业内被誉为节水灌溉技术的革命。

高效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如何用好思维导图)(12)

本单元授课中用思维导图进行中考复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深度学习,进行自主建构,同时借助PAD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参与度,引发认知冲突,增强了生生互学。

作者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高咏晴

编辑 | 肖静 王璐

统筹 | 孙习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