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古往今来,众多好对联流传在民间,得到了知音的赏识。地名是大家日常生活里时时刻刻接触的东西,所以很自然,从古至今有许多精彩的地名对联。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妙不可言的6副地名对联,体现机智与才华,欣赏起来有味道哦。

第1副对联:丛桂有 坊 含湛露;六榕无寺挹清风。

这个对联用词相当典雅,读起来具有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而且由于是七字句的关系,上下联读起来都像是诗句,非常匹配,非常有才。

而其实这个对联运用了许多地名。据说广州当年有一条街名叫“丛桂坊”,街内有条小巷,名叫“湛露巷”,上联因此而来。

想要对出下联是比较困难的,这一下就是很多年没人对出来。后来,有个人总算对出了下联。广州有一座寺院,名叫“六榕寺”。

各种地名对联(妙不可言的6副地名对联)(1)

宋代文豪苏东坡前来寺院游玩,题写下“六榕””两个字,却没有写“寺”字,可见“六榕无寺”是非常贴切的典故。同时,“清风”是广州的桥名,用地名对地名,恰好可以相对。

各种地名对联(妙不可言的6副地名对联)(2)

第2副对联:定安全之策,坐镇琼山,开乐会以会同官,统府州县群僚,独临高位;澄迈往之怀,清扬陵水,佐文昌而昌化理,合万儋崖诸邑,共感恩波。

这个对联是清代雷琼道道台衙门的大堂对联。雷琼道辖雷、琼二府,辖境包括今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其下有琼山、澄迈、定安、文昌、儋州、昌化、会同、乐会、临高、万州、陵水、 崖州、感恩等十三州县。

而我们仔细看这个对联,发现对联里面巧妙融入了海南多地的地名,浑然天成,完全没有斧凿痕迹。从对联内容来说,无非替清廷歌功颂德,表达道台“独临高位”的意思。

但是从文字艺术而言,想要写出这样的嵌地名对联,必须拥有很高的才华和很多的机智才可以。仔细阅读这个对联,确实不佩服都不行呢。

各种地名对联(妙不可言的6副地名对联)(3)

第3副对联:平湖湖水水平湖;无锡锡山山无锡。

这个对联千古传诵,既是嵌入地名,又是顶针的手法,读起来非常有趣味。老实说,提到地名对联,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一副对联,大家是不是与我一样呢?

第4副对联:望四望之望,望四望之岗,望天、望地、望人寰,三界遥连连四望;来如来之来,来如来之佛,来圣、来贤、来道德,十分顶礼礼如来。

广州有个四望岗公园,当地又有如来寺。这个对联嵌入地名,相当自然。同时对联的手法,将“四望”与“如来”仔细展开,拓展了地名的深度,延伸了读者的思维空间,使得这个对联更具有欣赏性。

各种地名对联(妙不可言的6副地名对联)(4)

第5副对联:杨子怀人渡扬子;椒山无意会焦山。

这个对联有一段背后故事。上联的“杨子”,是明代名臣杨继盛(杨椒山)。杨继盛曾经弹劾严嵩,乃是青史流芳的忠臣。当时杨继盛渡过扬子江,想要拜访朋友唐顺之,但是没有遇到。

于是杨继盛自己前去焦山游玩,一时心血来潮,想出了这个神奇的融合了地名与人名的谐音对联。我们看,上联的“杨子”与“扬子”谐音,意思不同。下联的“椒山”与“焦山”亦是如此。仔细品读这个对联,确实能够感受到文字艺术的魅力。

各种地名对联(妙不可言的6副地名对联)(5)

第6副对联:分水桥边分水吃,分分分开;看花亭下看花来,看看看到。

这个对联的地名分别是“分水桥”和“看花亭”。对联巧妙之处在于从地名生发出来,将“分水”与“看花”两种动作进行扩展,提升了对联的吸引力,令人佩服不已。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大家有没有写过对联呢?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