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季气候变化对金鱼产生的重要影响。

下边给大家剖析一下气候变化诱发金鱼暴发疾病导致死亡的各种因素——冬末春初温度回升,夏末秋初温度降低,(两季的相同点在于日夜温差的加大,温度范畴都在15-28度之间),而温差是影响水体中各种生物机能变化的主要因素,其表现在:

九月科普养鱼小知识(你应该知道哪些知识)(1)

1鱼体会随温度骤变而产生应急反应,身体机能未能及时迅速的作出调整,出现不适,造成抵抗力降低。

2水中的各类水生植物和藻类(绿藻和绿苔)也因阴雨天和大温差,缺少足够光合作用而出现衰败现象,降低了对水体中有机质的吸收和消耗转换的能力。

这时,整个水系统就不会如原本温度相对平衡的情况下而保持稳定的自然循环,导致自我修复能力降低甚至丧失。

3同时我们又在不断的给鱼喂食,持续的高蛋白饵料喂给,产生大量的高副营养值的粪便。(国外好多鱼类饲料都会根据季节或者成长阶段来调整饲料种类,对水质保持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粪便没有完全被藻类植物及有益菌硝化吸收转换,发酵后给细菌和寄生虫生长繁衍带来了丰富的营养基。

4水温在15-28之间时,恰恰正是各类细菌和寄生虫处于高活动和繁殖的温度区间。

5导致水体中的细菌群和寄生虫群不断的攀升,最终暴发大面积疾病。

以上所述为因季节变化,人为饲养上未做出任何调整和预防措施而导致水体中各项指标升高暴发疾病的多种因素所集中的结果。如果我们在转季之前之中把水质调整好,结果就会是两种性状。所以,6月和10月两个月是一年中饲养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决定成败的两个月!这不单单要会防病治病,最根本的要学会怎么样把水控制好。

水质败坏和鱼死亡的根本原因是水体失衡

世间万物繁衍生息都遵循平衡,平衡有相对的尺度,超过了尺度,也就打破了平衡,就会物极必反!如何把握水体平衡?

水清则无鱼,水浊亦无鱼——日常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是通过换水将水体中的有害菌数量控制在安全的范畴内,从而平衡水体稳定,鱼也就不易得病,这是最简单和最原始的人为平衡水质的方法。(就如两军交战,强弱悬殊,强方明显能胜于弱方。如果双方实力相当,这就会出现僵持状态,也就会形成和平共处,但是倘若哪方出现漏洞,另一方定会趁虚而入,将这个平衡打破,结局就是强方吃掉弱方),小环境养殖水体中怎么样更有效的长期平衡和谐共处的环境?又怎样在各种季节和复杂环境变化过程中准确把握平衡这个度呢?

接下来,本人谈谈自己养殖过程中各种环境水质调控的方法。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水体中的各种平衡关系:

九月科普养鱼小知识(你应该知道哪些知识)(2)

新清水和老绿水的平衡关系:

1,新水清澈含菌量低,水瘦则无营养,长期用新清水饲养的金鱼,鱼不肥,色不艳,而且易生病。

2,老绿水浑浊同时含菌量高,水肥则富含各种鱼体需要的绿藻等营养汲取物,用老绿水饲养的金鱼,颜色艳丽而肥美。(水温低于15度高于30度,病菌和寄生虫不能大面积繁殖暴发)医治水霉和白点时,常会利用病原的这种特性来提高水体温度而达到一定的治愈效果。

3,科学利用,取长补短。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水,来适应气候和温度变化对鱼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关系

两者之间可定义为因果关系,在水体中,有害菌含量高,有益菌必定少;有益菌含量高,有害菌必定少。两者间相互牵制相互平衡!硝化细菌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鱼缸等小水体中除了人工提供的空间寄生外,基本很难在光滑的环境下寄生,而且是好氧性细菌,对含氧量也有一定要求,一般在流水比较快含氧量足的过滤槽子中寄生。

有害菌的繁衍生长优势要大大强过有益菌,对寄生环境没有严格要求,寄生在漂浮或者固定水体中最脏的物质上(如鱼的粪便,残饵等发酵物),温度和营养基质达到所需的数量,就可马上呈暴发趋势。日常饲养过程中定期的清理水体底部的鱼粪便等杂质可有效改善水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古法养鱼的水质调控措施

养殖用具一般为木海,瓷盆,水泥池等,没有过滤系统的辅助,完全依靠平时人为养殖手法上的控制,利用人工换水和各种水体中生长的绿苔和绿藻对水质的控制和作用,而降低水体中各项有害物质(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指标,来平衡整个水体的自然循环。但是,各个季节大环境的温度指标的不同,而管理上各种方式都要作出相应调整来预防气候原因而导致多种危害金鱼生长的水质指标变化。

这里主要说下最易得病的春秋两季养殖上管理手法:

1,定期换入或者添入适当的等温新水,减少水体的粘稠度,粘稠度越高,水中的杂质越多,细菌也就越多。

2,添加杀菌剂来控制减少水体中菌群的数量,净化水质。

3,适时定期的投喂药饵。温差大,鱼不舒服,抵抗力降低,自身防病的屏障没有了,投喂药饵是人为的给鱼体建造一层防病屏障。

4,控制每天的喂食量,来减少鱼体每天产生的排泄物,减小对水体的污染。

弊端:在于管理上有一定的缺陷,必须依靠人为全天候监控和调整。容易出现突发和意外情况,比如:管理上未及时跟进,水质恶化暴发疾病。

过滤缸养鱼的水质调控措施

利用过滤系统全天候对水体进行物理和生物过滤达到水体生态循环。

物理过滤

过滤体积和滤材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能起到增氧和粗略阻挡鱼体排出的粪便等杂质,还是需要人工经常清洗滤材,换水等工作。不然在过滤棉所处的位置会沉积大量粪便和残饵,24小时腐败变质寄生大量细菌,所以一般每24小时就要清洗过滤头层棉。物理过滤情况下可以培养出绿水,水体中还残留着很多没有净化掉的营养物质,在光合作用下生成绿藻,成为其基本的营养源。

生物过滤

过滤体积占水体的三分之一,过滤材料由粗到细,依次可由上到下或由前到后。

任何水体里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硝化菌,只是没有合适的寄生沙床,没有足够的硝化菌群来硝化分解水域中鱼类产生各种废弃物(粪便等),整个水体不能自我净化而达不到平衡,所以就需要人为添加一定数量和体积的过滤材料来培养足够数量的硝化菌群来平衡自然循环。

但是,并非有了过滤就不需要人为的管理,有的用上了比较强大的过滤,水还是浑浊不堪。养殖密度,喂食量或者高污染性的饵料,都会大大影响过滤系统的功能,出现水体浑浊,应该立即停食,以便硝化系统自我修复,不至于整个系统崩溃(残饵和鱼粪便就是硝化菌的食物,但一个硝化菌群一天只能消化分解一定额度的食物,超过了它们分解的数量,这时就会出现超负荷运转,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九月科普养鱼小知识(你应该知道哪些知识)(3)

鉴定水体生态崩溃与否?

1:看水的粘稠度,水色发白,透明度不高,打氧和过滤下水时产生的泡沫在20公分直径范围内破灭,说明粘稠度不高,反之水体败坏。

2:水体有明显的腥味。

种植一定数量全天候生长的水生植物

例如:铜钱草,绿萝,富贵竹,水葫芦等等,有效吸收降低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指标。

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水体,最合理的方法就是硝化菌和植物过滤全方位立体式的水体净化系统,不受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全年保持稳定的水质。鱼的状态非常稳定,保持旺盛的活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