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工信部宣布,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完成公示,在完成认定程序后将正式发布。本批公示企业4300多家,武汉共有158家企业入围,创历年之最。对比第四批数量和前三批数量,武汉“小巨人”企业增长率高达220%,增速在国内GDP超万亿的24个城市中名列榜首。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武汉多家“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它们的成长壮大,为武汉经济稳中求进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业界大牛”回汉创业选准移动新能源赛道——

美格光伏板成国内七成共享单车“标配”

武汉小巨人(武汉小巨人增速领跑全国)(1)

共享单车多是由置物篮底部的光伏发电板为车辆定位系统和通信模块供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康鹏

共享单车是不少人每天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嘀”的一声,车辆瞬间解锁。

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的技术一点也不简单。

万千共享单车与用户互联,靠的是定位系统与通讯模块,为这套系统供应电力的,是位于车辆置物篮底部的光伏板。

诞生于光谷的武汉美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格科技)是该领域的龙头企业。统计显示,全国七成以上共享单车光伏板均由美格科技供应。

“业界大牛”受邀回汉创业

美格科技董事长桂裕鹏博士是国际知名的第三代柔性太阳能和锂电池储能领域专家,上世纪初曾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伦·黑格共同打造有机基质光伏技术研发企业Konarka。

在美工作期间,桂裕鹏结识了同样有志于在光伏产业闯出一片天的美格科技创始人蔡双双。

2012年,桂裕鹏受蔡双双邀请回到武汉,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加入美格科技,出任董事长一职。

美格科技曾是Konarka在国内的代理商。10多年前,美格科技把Konarka研发的有机基质柔性光伏板引入国内,在消费级折叠太阳能电池市场站稳脚跟。

“Konarka研发的有机基质光伏板成本高、市场规模有限。而国内光伏投资大多瞄准集中并网式和分布式赛道,竞争激烈。美格科技谋划未来发展,选准赛道至关重要。”桂裕鹏说。

基于此考虑,美格科技选择了更适合技术型创业的移动能源领域,自主研发的晶硅基质柔性光伏板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企业成立至今已获批百余项国内外专利。

凭过硬产品“杀”入共享单车赛道

2016年起,共享单车开始在国内流行。

从最早的扫码获取开锁密码,到扫码直接解锁车辆,车辆与用户的交互方式不断更新,实现智能网联。

桂裕鹏说,共享单车数量庞大,如使用电池为定位系统和通讯模块供电,维保成本较高,“光伏供电是最优解决方案”。

2017年起,美格科技陆续与摩拜、哈啰等运营商达成合作,“光谷造”光伏板逐渐成为共享单车“标配”。

“传统光伏板使用玻璃面板,封装难度高、承重能力差,容易破损,且易被‘牛皮癣’广告附着,发电效率不稳定甚至‘罢工’是常事。”桂裕鹏说。

美格科技研发的光伏板,复合材质面板承压能力可达5公斤;特殊的封装形式让光伏板具备防水防尘功能;防粘涂层让广告贴纸难以附着且易清理;独有的电池连接方式让光伏板被部分遮挡时仍能正常发电。

蔡双双认为,过硬的产品是美格科技在全国共享单车市场“攻城略地”的法宝。

据了解,共享单车光伏板的使用寿命约为3年,迭代过程中,美格科技还在不断探索以光伏板为基础,让共享单车实现更多功能。

“我们研发的下一代光伏板中,安装有振动传感器和LED灯,传感器检测到车辆行驶,就会自动点亮LED示廓灯,让夜间骑行更安全。”桂裕鹏说。

瞄准“光伏 ”打造生态型企业

今年7月,光谷未来三路通车,笔直的道路两旁,矗立着一根根由美格科技设计建造的智慧共杆,它们不仅为环境增添了一分美感,而且将成为道路的“智慧担当”。

智慧共杆将路灯杆、交通杆、监控杆、通信杆、电力杆合而为一,还配备交通诱导屏、智慧路灯、LED电子广告屏、公共广播系统以及全光网络。

“相比为路灯加装玻璃面板光伏板的做法,智慧共杆外观更精美、功能更强大,是让基础设施有机融入城市建设的有益尝试。”桂裕鹏说。

走过10年发展历程,美格科技未来剑指何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美格科技的企业展厅里找到了答案:光伏户外、光伏穿戴、光伏遮阳、光伏交通、光伏农业、光伏电子六大系列移动能源产品,以及光伏仿生树、绿色智慧共杆和自供电物联网终端等三大系列智慧能源产品,共同搭建起美格科技“光伏 ”的发展蓝图。

贴在背包上的柔性光伏板,可以实时为充电宝、手机等设备供电,让人们在外出时不再因为缺电而焦虑;专用于建筑的光伏瓦,小小一片功率可达400瓦,形成阵列后可为家庭储能设备充电;“光伏 ”理念从能源层、感知层、传输层到处理层,重建智慧能源系统,为万物互联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有光就有电,让太阳能融入美好生活。”桂裕鹏说,阳光无处不在,通过光电转换产生的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美格科技将坚守光伏赛道,让万物自发电而有智慧,争当世界移动能源的领军者。”

不加油 不充电 不排污

雄韬氢电池,让重卡轻松奔驰

武汉小巨人(武汉小巨人增速领跑全国)(2)

雄韬氢雄技术人员组装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这个车不用加油,也不用充电吗?”“排出来的水是干净的吗?”8月底,两台氢能车在武汉经开区街头亮相,引来群众驻足围观。这两台车,分别是压缩垃圾车和洗扫车,车本身不稀奇,“尖板眼”是驱动车辆的氢燃料电池。

装车的氢燃料电池由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9月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了这家刚刚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探一探氢燃料电池的奥秘。

厂房内,技术人员正在组装一台13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这是我们生产的功率最大的一款产品,主要应用在49吨重型卡车上。”雄韬氢雄解决方案总监徐扬介绍。查看数据得知,这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体积还不到0.5立方米。这么小的块头就能驱动49吨重卡跑起来?徐扬解释,这得益于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2018年投产至今,我们研发生产的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30%,130千瓦产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630千瓦/立方米。只需要220公斤的氢燃料电池,就能迸发出130千瓦功率,驱动重卡奔驰。”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它的排放物只有水,不会污染环境。与充电型新能源车相比,氢能车又具备补能快、续航长的优势。以一台60千瓦的洗扫车为例,加满氢罐只需要10分钟,能够续航400公里,动力和续航里程不受季节和天气影响。但受限于氢气制储运体系、加氢站布局和燃料电池制造成本等因素,氢燃料电池主要应用于公交车、环卫车和卡车,难以在民用小汽车领域普及推广。

“当前氢能车与新能源电动车并非直接竞争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它们各自有擅长的应用场景。”徐扬表示,小型化和长寿命是氢燃料电池发展的方向。“小型化”就是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长寿命”则是提高电池的耐久性。目前,雄韬氢雄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可保障2万小时正常使用,基本实现了与车辆同寿命。

近期,武汉市推出16条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协同发展的中国氢能枢纽城市,到2025年,全产业链年营业收入将达到5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100家,市内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达到3000辆,建成加氢站35座以上。“这些政策的出台,提振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增强了我们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徐扬说。据悉,雄韬新能源总部项目已在武汉经开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启动,总投资约4亿元,计划2024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主要从事氢能源相关产品及新产品的研发、测试、展示和销售。

楚冠捷8年砸3亿搞研发——

中国小巨人国际市场“虎口夺食”

武汉小巨人(武汉小巨人增速领跑全国)(3)

武汉楚冠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高度洁净化的防静电车间。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姜亮平 操青

9月6日,江夏开发区恒隆汽车电子产业园,武汉楚冠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高度洁净化的防静电车间里,数条全自动产线分工合作,进料检查、贴片、回流焊接、插件、波峰焊接、打防震胶、组装、性能测试……40余个工艺流程走完,最快只需用时160秒,一个成品的汽车转向系统控制器就下线了。

从进入办公区开始,来访者就要换鞋;若进入生产车间,还需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戴防静电帽和手套。楚冠捷公司工作人员孙薇解释:这里生产的是电子控制转向系统(EPS-ECU),而安全级汽车电子产品对生产环境要求很高,除了对粉尘、静电要管控外,还需要保证生产环境的温湿度在标准范围内。

用创新劈开一条血路

“汽车转向系统,通俗地讲,就是开车时打方向盘。”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武汉楚冠捷总经理张其军说,30年前,他学汽车驾照时,教练车是北京吉普212,“这种车使用的是机械转向系统,所以方向盘特别重,得使劲地打方向。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配备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使用了ECU之后让方向盘变轻、变准。”

如何让方向盘“更轻、更准”?这正是武汉楚冠捷2014年成立时孜孜追求的目标。

彼时,国内EPS-ECU的核心技术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总部位于荆州的中国汽车转向系统龙头企业恒隆集团决定,在武汉投资、建设汽车电子产业园,布局一家专注于研发、制造EPS-ECU的企业——楚冠捷公司。

“不创新,等死!创新,九死一生!”至今,张其军仍然清楚记得,当时关于创新的“两难困境”。

与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用创新劈开一条血路!楚冠捷公司成立的第一年,产值不到1000万元,但研发投入超过3000万元。

8年间,为了追求最领先的技术,恒隆集团每年保持3000万元—5000万元的研发投入强度,自主研发、制造出适应不同车型、不同系列的ECU、MCU,通过国家汽车检测中心和整车厂的多项严格测试。今年8月,楚冠捷公司成功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市场也给予创新者充分认可:2016年,楚冠捷公司产值突破8000万元,去年实现1.6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同比增长47%。

切入自动驾驶赛道

2018年,楚冠捷公司成为中国行业内首个打入美国市场的民营EPS-ECU企业,“很多男士都喜欢硬派越野车,我们主攻这些车型,道奇公羊用的都是我们公司的产品。”

去年底,楚冠捷公司更是站上全球竞争最前沿,协同集团公司与国际同业同台竞争,争夺到了欧洲的国际一线品牌商用车的电控转向系统订单。

“这一战,具有里程碑意义。”张其军说,这一次,中外企业竞争的不是传统电控转向系统,而是满足功能安全与自动驾驶的转向系统。

张其军介绍,自动驾驶的车辆通过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感知设备对环境数据进行收集,并传送至自动驾驶芯片进行任务决策,最后由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来完成。其中,汽车转向系统能实现抖动补偿、泊车辅助、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紧急转向避让、交通拥堵辅助、挂车倒车辅助等。

这几年,自动驾驶兴起,成功攻克方向盘“更轻、更准”目标的楚冠捷,又提前锁定让方向盘“更聪明”的新目标。

“目前,我们正在开发来自美国、欧洲、韩国、印度、国内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项目,产能也将由180万套提升至260万套。”张其军说,到2025年,公司产值将突破10亿元,力争成为中国汽车转向电控系统的领跑者。

磐电科技——

专注“标准秤” 测准每度电

武汉小巨人(武汉小巨人增速领跑全国)(4)

特高压晋北站电流互感器现场试验。 (通讯员 徐灿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通讯员 徐灿

用电量,是经济重要的晴雨表,也关系百姓的开支账本。

电厂发送多少度电,用户又使用了多少度电,要算出数字,就必须测量,要测量,那就得追求精度。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磐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磐电科技研制的互感器校验装置被誉为电力系统的“标准秤”。电网输电过程中,电压越高,电力损耗越小。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如果直接测量1000千伏的电压,危险且难以实现。互感器的作用,就是按照比例,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再进行测量。在转化过程中,必然存在传变误差,这时,就需要互感器校验装置进行检测校验,误差精度在限值范围内,互感器才能投入使用。否则,测量误差过大,发电用电都将成为一笔“糊涂账”。

磐电科技总经理孙军介绍,高压互感器校验装置研发生产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精细化的市场,尤其是在特高压领域,只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才能持续领跑行业。近年来,磐电科技生产的特高压电压互感器车载校验平台和特高压电流互感器校验系统,完成了潍坊-临沂工程、锡盟-山东工程等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的电力互感器现场特殊交接试验,为特高压电力互感器的安全、准确、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我国特高压工程的高速建设。

10余年坚持“精耕细作”,磐电科技不仅占据了国内高压互感器校验装置较大的市场份额,还凭借优秀的产品品质,吸引了来自海外的客户。2019年,澳大利亚国家计量研究院专家到武汉进行学术访问,在磐电科技参观时,轻便、精致、高精度的标准电压互感器令他印象深刻。此后,他多次从磐电科技“海淘”设备至澳大利亚使用。

磐电科技2021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50%。其中,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近20%,这一数据达到了科创板公司平均水平。以科研促营销,是磐电科技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法宝。

大型水电站的互感器大多分布在GIS(气体绝缘变电站)管道内,且管道长达数百米,这类场景下的互感器现场校验工作很难开展,如不进行现场校验,则电站的电量贸易结算准确性无法保证。磐电科技参与云南某科研院课题组,攻克了“长管道GIS电力互感器现场校验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与工程应用”这一科研难题。项目应用后,完成了云南多个大型水电站的互感器现场校验,为该省电量交易公平公正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重大的工程实际与经济意义。目前,项目成果已在云南、浙江、天津、湖南等多家省级检测机构进行了推广应用,磐电科技在业内打响名气,收获更多客户信任。

近日,磐电科技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孙军透露,公司在高压计量领域持续创新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开拓110千伏以下领域,并提供多元化的校验服务。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