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具争议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史上令人发指的实验)(1)

心理学史,一段用血肉之躯揭露人性的历史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宣告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界把开始系统的实验研究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因为科学特征中所强调的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标准,只有实验法才可能做到。也是由于这个开端,大量的心理学家还是进行人体或动物的各类实验以此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在实验心理学初始之际,社会对伦理的要求以及法律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实验,看完这些心理学实验,不得不说,与其说这是考验人性,不如说这是泯灭人性。


1、最具争议的心理学实验——小艾伯特的条件反射实验

争议指数★★★★★

警示指数★★★★★

1920年,约翰·华生和他后来的妻子雷纳故意引起了一个11个月大的婴儿(小艾伯特)的恐惧反应。他们通过将一种诸如小白鼠的动物置于婴儿面前,并同时在婴儿头的后部用金属棒猛击一个铁轨。这一研究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因为它违背道德,还因为实验结果的报告不精确且方式过于简化。许多教材声称这项研究表明恐惧是多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且极易泛化。他们说由于对小白鼠产生恐惧反应,小艾伯特后来对所有白色和毛茸茸的东西都感到害怕。事实上,后果比这还要糟糕和矛盾化。在过去几年里,争论还围绕可怜的小艾伯特的真实身份而展开。2009年,霍尔·贝克带领的一个团队声称这个婴儿实际上是道格拉斯·梅利特。他们后来声称梅利特神经受损,如果这是真的,只会增加最初研究的不道德性。然而,本·哈里斯和他的同事今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声称小艾伯特实际是一个叫做艾伯特·巴杰尔的孩子。

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学界的影响是深刻的,对现代心理学仍有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但是不得不说这次实验的对象因为只是一个小宝宝,他并没有能力来主张自己是否愿意成为被试的意愿,而这次实验也可以说给他留下了一个终身的心理障碍,所以,是被学界认为非常有争议而且有违背伦理的。


2、因残忍而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也称路西法效应

争议指数★★★★☆

警示指数★★★★★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进行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扮演狱警的同学有虐待扮演囚犯同学的行为,这一实验因此中止。“某些特定情境会不可避免地将好人变坏。”这是津巴多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他认为2003年到2004年发生在阿布格莱布监狱里的虐待事件同样可用此理论解释。这一情境主义的解释已受到挑战,最强有力的挑战来自于英国心理学家史蒂夫 ·赖歇尔和亚历克斯·海斯蓝。此二人的观点基于他们所做的英国广播公司监狱研究和囚犯抗拒的真实案例,他们认为人们不会不加思索地屈服于有害环境。不得不说,所有情境无一例外,具有统一身份感的群体才能拥有力量。批评者指出津巴多带领并鼓励了实验中狱警的施虐行为。斯坦福监狱实验可能正是吸纳了拥有特定人格特征的人。有关此实验的争论仍在继续,这一实验也影响了流行文化,到目前为止,已有两部长电影的制作与此相关。

津巴多,P.G.(1972).注释:监狱病理学。

史上最具争议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史上令人发指的实验)(2)

有时,变态与天才只有一线之隔,是环境造就还是天生因素,这是心理学家一直致力于去探索的,希望从中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改善人性。但是在实验过程的本身,已经违背的人的基本伦理,所以,这项实验很快就被禁止了。


3、被试者心理摧残的心理学实验——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好人为什么会作恶?

争议指数★★★★☆

警示指数★★★★☆

在面对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1960年代,在耶鲁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实验,永远地改变了我们对个人道德和自由意志的看法。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实验者招聘了40名来自不同职业的市民,告诉他们参加一项名为“惩罚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他们充当“教师”,在实验者的指令下,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对“学生”施加强度和痛苦程度不断增加的电击。扮演“老师”的参与者以为这样做真的会使“学生”遭受痛苦的电击,但实际上“学生”是实验的助手所扮演的。

当电压达到一定强度时,许多参与者会开始质疑实验并要求停止点击,而实验人员会进行四次怂恿,如“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尽管另一个房间里传来“学生”各种形式的反抗和痛苦的声音,仍有26名受试者在实验者的命令下,坚持到最后,对“学生”施加了最强程度的电击。

尽管这项实验带来了对人类心理学研究的宝贵发现,但实验本身受到了关于在科学实验上的伦理质疑,因为这项实验对参与者施加了极度强烈的情感压力(虽然这种压力可以说是由他们本身自由操作所造成的)。实验结果一再显示了我们对准备服从权威的强大的力量,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期,强到足以让我们背弃自己的道德原则。回想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我们能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吗?

不过米尔格伦也对人类的善良意志感兴趣。他在1965年做了另一个实验:他准备了许多写好地址、贴上邮票的信件,把它们放到纽黑文市的各个角落,比如人行道、电话亭和其他公共场所。大部分信件最后都到达了它们的目的地。也就是说,纽黑文市的好心人把它们捡起来投到邮筒里——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得到回报的小小善举。

史上最具争议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史上令人发指的实验)(3)


很多科学真理的背后都有一段其验证过程的黑历史,不管是对心理还是生理上的摧残,在现代社会都是被禁止的;在人类实验会慢慢禁止之后,黑猩猩等类人猿又成为了人类新的实验对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伦理的重要性都成为了科学实验的首要标准,否则,不仅仅是会被禁止,而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史上最具争议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史上令人发指的实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