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宏波我国的传统乐器,从上古的骨哨、骨笛、埙、鞉、鼓、椌、楬、箎,陶、鼓等,到中古的钟、罄、琴、瑟、笙、竽、箫、筝、箜篌、二胡、阮等,从各民族的特色乐器,到各地的民间乐器,林林总总,数以千计按乐器特点,可分为击打、吹管、拉索、弹拨四大类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的功能特色譬如弹拨乐器琵琶,既能表现《十面埋伏》武之激烈,又能表现《平沙落雁》文之静雅;既能表现《春江花月夜》旷之宏阔,又能表现《霓裳羽衣曲》微之精致,被誉称“弹拨乐之王”,赞之不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周秦汉唐艺术展览时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周秦汉唐艺术展览时间
作者:朱宏波
我国的传统乐器,从上古的骨哨、骨笛、埙、鞉、鼓、椌、楬、箎,陶、鼓等,到中古的钟、罄、琴、瑟、笙、竽、箫、筝、箜篌、二胡、阮等,从各民族的特色乐器,到各地的民间乐器,林林总总,数以千计。按乐器特点,可分为击打、吹管、拉索、弹拨四大类。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的功能特色。譬如弹拨乐器琵琶,既能表现《十面埋伏》武之激烈,又能表现《平沙落雁》文之静雅;既能表现《春江花月夜》旷之宏阔,又能表现《霓裳羽衣曲》微之精致,被誉称“弹拨乐之王”,赞之不妄。
提到琵琶演奏,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人白乐天的《琵琶行》“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的生动描写。琵琶演奏者弹奏技艺的成熟与高超,也从侧面反映了琵琶在唐朝的盛行。查《全唐诗》,吟咏琵琶的诗作多达百首;据各种文献综合,当时琵琶乐曲数以百计,琵琶演奏家灿若群星。我国第一部琵琶专著《琵琶录》(段安节撰)就诞生在唐朝。于是有人认为,中国琵琶是唐人的一大创造。此论谬矣。
琵琶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历来众说纷纭。主要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琵琶出于弦鼗。”“弦鼗”是秦汉时期的中原乐器,类似直颈琵琶。《旧唐书·音乐志》中也说:“琵琶、四弦,汉乐也。”更有人从称谓上识别,东汉《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琵琶”:“琵琶”两字都采用“珡”(qín,古同“琴”)作边旁,从六书来说,这是一个形声字,“珡”表明其形是一种乐器,其声为“比”“巴”。而“比”“巴”之声,又是从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的一段话而来的,刘熙说,“批把”,这是在马上弹拨的乐器,其技法,往前一弹叫“批”,回手一拨叫“把”,所以这件乐器名“批把”,这是从演奏特点给乐器取名的。“批把”谐音“琵琶”,于是“琵琶”便成为这种弹拨乐的称谓。认为琵琶是中原本土乐器,还有一种观点。说汉武帝为了抵抗匈奴而联盟乌孙,把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昆弥。为了解除侄女远去乌孙途中寂寞,下令乐工创制了一种在马上弹拨的乐器,即“琵琶”是也。
另一种观点认为琵琶是外域传来的乐器。他们说,古代的波斯国(即现在的伊朗),有一种乐器叫“巴尔巴特”琴,南北朝期间由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后来成为我国弹拨乐器的始祖,持有此说的根据是《隋书·音乐志》有一段文字记载:“曲项琵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最直观的证明是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反映了从魏晋北凉直到隋唐宋元长达10个朝代的艺术文化历史,壁画中琵琶的图像就出现了689次,其中既有外域的曲项琵琶,也有秦汉本土的直项琵琶,更有中外两种形制样式结合在一起的琵琶。在北魏的壁画第430窟东壁有两支曲颈琵琶和两支直颈琵琶排列在一起,还有一个是西域和本土样式完美结合在一起的琵琶。
其实以上“两说”都是对的。但不是指的同一种类型的琵琶。“外来说”所指的一种乐器叫“巴尔巴特”,形似曲颈琵琶,国人称它为“乌德琴”,它确实是外来的;“本土说”所指的是秦汉时期就有的叫“弦鼗”的乐器,形似直颈琵琶,后来它吸收了外来琵琶的形制,直颈变成了曲颈,即我国唐宋琵琶的样式。以上“两说”,使我们看到了人类乐器的嬗变与衍化。
综观世界各地的乐器,各有其特色,但类型不外乎吹奏、丝弦、弹拨、击打等。就以笛子而言,中国是竹制的,即民乐“竹笛”,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方是用金属制成的,即管弦乐中的“长笛”,据称古埃及就有这种长笛,也有两三千年历史了。先秦时代我们与西方遥隔万里,没有交通往来,但两地不谋而合各自诞生了本土笛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乐器,往往是模仿大自然声音形成的,不约而同是常有现象。笛子如此,琵琶亦如此。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琵琶”的乐器,这是不足奇怪的。隋唐以后,中外两种琵琶融而为一,广为流行,这是顺理成章的。
如果把秦汉的“弦鼗”作为最早的琵琶,到唐朝也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为什么直到唐朝,琵琶艺术才大放异彩呢?从艺术规律来看,先秦时代的敲击乐和吹管乐,从节奏与旋律两个方面,奠定了古乐的基础。进入隋唐,由于革新琵琶的出现和使用,弹拨乐器的威力猛增,魅力大显,音乐色彩多了华美的铺饰和富丽的映衬,完全改变了沉稳持重、从容不迫的礼乐文化的格局,使器乐艺术翻出一个新境界,于是琵琶雄踞器乐合奏的霸主地位。盛唐时国力强盛、歌舞升平,促成了唐代器乐文化的空前繁荣,域外琵琶随着文化交流、佛教东渐而来。而唐王朝对胡乐又采取了主动接受、积极涵纳的态度,“雅、胡、俗”三乐并立,极盛一时。唐玄宗喜爱胡乐,杨玉环就是一个出色的琵琶演奏家。当时因擅弹琵琶而升官晋爵者大有人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唐代刮起了一股琵琶旋风。从社会文化来看,随着物质富裕,生活安定,胡气氤氲,多元文化汇聚,整个社会奢侈享乐之风滋长蔓延,且不说宫廷乐工艺伎队伍的庞大,民间也以“家有伎乐”为荣,社会歌舞器乐之发展可谓空前。这时,社会审美取向也悄悄发生变化。除了有盛世之音,还流行悲情艺术。人们常用琵琶演绎“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的隐衷。琵琶艺术几成唐代官民乐思表达与情感表现的双重文化需要,于是琵琶文化从达官贵人之家走向芸芸众生的民间。
秦汉琵琶唐盛行的音乐历史,展现中华民族的自信与海纳百川的精神。当年西域与中原文化交流,繁荣了唐代的音乐歌舞,出现了唐宋琵琶;而今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国艺术必将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民族音乐是辉煌的,如果把传统的民族音乐放到更为开放的环境中,吸收外来音乐的精华化为己有,国乐就会更加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2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