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披荆斩棘》第一季到第二季,有种感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披荆斩棘陈小春歌曲第二季?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披荆斩棘陈小春歌曲第二季(陈小春苏有朋唱方言比人气)

披荆斩棘陈小春歌曲第二季

看《披荆斩棘》第一季到第二季,有种感受,

单唱不如唱跳讨喜,唱跳又不如唱跳演讨喜。

再加一条,如果你唱方言和外语歌,似乎不容易引发共鸣。

比如吴建豪、杜德伟团队的外语歌,舞台很精彩,就是很难强烈共鸣。

苏有朋、任贤齐战队《阿嬷的话》,追忆亲情,足够情怀依然不能全场共鸣。

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陈小春战队,当他们唱起粤语老歌,从上一季的《友情岁月》《算你狠》到这一季的《风的季节》。

几乎每一首都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跟着大合唱。

不是说方言歌不讨喜么,为什么陈小春的粤语歌是例外,闽南语歌做不到?

1 粤语老歌一听就泪奔,太熟了,闽南语歌地域受限

记得第一季的时候,看到陈小春、谢天华唱粤语歌友情岁月,一听就忍不住眼圈红了。

那是年少轻狂,行走江湖的豪情。

再听黄贯中唱起了Beyond的海阔天空,

忍不住泪奔!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歌里有我们曾经的理想和自由,有不屈和勇敢。

粤语老歌,为什么比闽南语歌,其他方言歌更吃香?

因为他们曾占据我们的青春时代,有友情、理想自由,还有爱情。

熟悉的粤语老歌,是扑面而来的青春和时代记忆。

粤语歌代表的不仅仅在大湾区,还有更多地方的广泛听众基础。

不懂粤语的我们,曾因喜欢粤语歌,多少能听懂歌中的故事。

听陈小春唱友情岁月,你能跟着一起唱,一起跳。

听苏有朋唱《阿嬷的话》,你会看着字幕有感动,但不容易跟唱动真情。

因为不熟悉的方言,会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只有特定方言区域才有更多共鸣。

太熟了很亲切,这是粤语老歌在舞台上比闽南语歌更讨喜的一个原因。

2 舞台上,陈小春街头演绎代入情感,苏有朋空间有距离感

大湾区歌手舞台也太好看了。

从第一季的小丑舞台,到第二季的香港街头舞台。

每次都像在讲一个我们经历过的故事。

小丑舞台,演绎的是陈小春的《算你狠》。

这首歌讲的一个你我都会遇见的失恋故事。

奇思妙想,小丑舞台。

暗黑夜色,夸张小丑妆,还有枪炮、火焰千疮百孔的伞。

唱出歌中人,万般受伤,屡败屡战的故事。

舞台上有陈小春熟悉的歌声,如音乐剧般的舞,还有小丑心里挣扎。

熟悉的老歌,加上全新的唱跳演故事演绎,怎么不动容。

第二季,陈小春组《风的季节》,香港街头小巷做舞台。

陈小春、张智霖等演绎了一个香港街头遇见暴风雨的故事。

有亲切的小店,电话、报纸,还有风吹过后不可找回的过往。

歌中有记忆,有四季时光,还有熟悉的人和城市。

舞台上,陈小春等轻松的舞步,幽默街头表演,还有自然歌唱。

每个景,每个动作,让人想念家人邻居,熟悉的小店。

像是生活在其中的街头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苏有朋、任贤齐等的《阿嬷的话》场景很像风的季节,为何不够讨喜?

歌里有追忆,奶奶的摇椅,老旧的半导体,还有钢琴。

有表达如天堂一般的,腾空的环境,漂亮的向日葵花。

美好的环境,却让人有冰冷和距离感。

代入不了感情,

因为,歌者只是像旁观者一样回忆。

他们在唱别人的歌,不是生活在故事里。

可是,能让人产生共鸣的,难道不是我们和奶奶一起的时光么?

相比之下,陈小春张智霖等,唱风的季节,是生活,有超强情境代入感。

我们对陈小春的粤语歌共鸣,来自熟悉的歌,

也来自亲切的故事和投入的故事情境。

3 台下,大湾区歌手,比宝岛歌手更接地气

看台下活动,陈小春战队,不懂游戏规则也很讨喜。

因为他们会自黑自嘲,给别人更多欢乐。

活力值,抽取歌曲,他们常常搞不清方向。

抽到特别不喜欢的歌。

没关系,他们轻松化解尴尬,化不利为有利。

拍短视频比赛,他们自黑无下限。

让陈小春和林晓峰等重现记不住人名的尴尬,轻松化解队员的误会。

再看,张智霖人形拖把,陈小春数学很差,说话说不清。

大湾区粤语歌手,为什么很有观众缘?

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偶像抱负,接地气会自嘲,给别人更多欢乐。

再看苏有朋的宝岛团队。

任贤齐情商很高,没有胜负心。

主持,掰手腕,他都会给兄弟们一点面子,尤其是老大哥。

这的确会获得人们的尊重,但同时,游戏也少了乐趣。

苏有朋正好相反,太有胜负心。

掰手腕,胜利机会不大,还是要硬来,张牙舞爪。

最后比赛持平。

没有失去自己的面子,却也没给对方面子。

准备舞台练习。

苏有朋拼命带队练习,依然没有拿第一,

苏有朋组动情演唱闽南语歌,没有感动更多人?

台上台下,他们有种距离感,没有让我们投入情感。

太好胜,想输赢,观众会感觉到。

舞台表演温度上先冷了半分,歌曲的欢迎度也受影响。

写在后面

听方言,听老歌。

听的多是情怀,有城市情怀,有时代情怀。

如果更有故事感,接地气,又适合时代,自然会受欢迎。

反过来,不接地气,故事里少了人情味,又和时代不接轨。

人们最多是好奇欣赏,好听,很难真情投入哭哭笑笑。

记得苏有朋在节目中说,情怀他只用一次,不想多用。

当时觉得有道理,后来发现也不完全对。

因为人们天性钟情熟悉的歌曲,又好奇新歌曲。

在披荆斩棘的舞台上,明显老歌更讨喜,只是这老歌的演绎一定要有新意。

如果只是单纯老唱法地唱,自然不讨喜。

像本来很有情怀方言、老歌,就要在内涵形式上,接上全新的演绎方式。

比如陈小春的舞蹈说唱,比如杜德伟的茶馆演绎,都是不错的创演形式。

一句话,披荆斩棘的舞台,需要很会讲故事懂舞台的导演。

演绎讲情怀的方言老歌尤其如此,有个合适的故事情境,浑然天成创新演绎。

方言讲情怀不会都灵验,人的故事说到位了更能打动人。

想看怡儿的更多《披荆斩棘》脑洞点评连载,请点击下方进入。

《披荆斩棘》他们双向奔赴,吴建豪为什么选吴克群,没选苏有朋

《披荆斩棘》搞事情,被迫跳舞的仁科,好像刚刚跳出舒适区的我们

简直是导演实力大比拼,《披荆斩棘》舞台,吴克群杜德伟和苏有朋

《披荆斩棘》反内卷组兵分两路,吴克群队获荣耀,郑钧队太失落

《披荆斩棘》部落重组,只有躺平反卷的郑钧张震岳两组,不愿分手

他们为突破自我而来,《披荆斩棘》苏有朋吴克群,黄义达和潘玮柏

《披荆斩棘》大咖这么多,全场跟唱的,居然是反内卷的郑钧他们

《披荆斩棘》杜德伟拼命卷,郑钧反内卷,张震岳努力上坡开心下坡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

作者王小怡儿,16年城市媒体人,《怡儿话书影》主笔。

@怡儿话书影,那人那城,故事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