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1)

文/兰妈谈育儿

劳动也是一种早教,小时候若没有掌握这门学问,长大后可能就容易吃亏了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说的是贵州一初中老师发现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部分学生不会剥鸡蛋壳

就在老师发现有学生餐盒沉甸甸时,打开餐盒才知道,原来餐盒内的鸡蛋还是原封不动

为了了解学生平时的用餐习惯,这位老师也特别留意了一下

结果却发现

那些不爱吃鸡蛋的学生并不是偏食、挑食,背后的原因居然是—学生不会剥鸡蛋壳

说起来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不信,有部分同学看到剥壳吃鸡蛋时还露出满脸诧异,仿佛是不能理解鸡蛋居然是需要剥壳才能吃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2)

而孩子不知道鸡蛋需要剥壳才能吃这件事呢,其实也不难理解

大概率都是平时在家里所吃的鸡蛋,都是由家长亲力亲为地剥好了

当孩子所见的鸡蛋都是去壳的熟成品时,对吃鸡蛋的认知自然是停留在茫然无知

前几天,同为妈妈的我就亲身经历了一次

正在厨房做饭时,4岁半的小女儿主动到厨房帮忙做家务

一开始我是不同意的,觉得孩子年龄太小不会做家务,还可能会越帮越忙,可看到孩子的热情积极还是应允了

得到支持的小丫头,立刻就变得精神抖擞,她兴致颇高地告诉我:“妈妈,我来剥鸡蛋壳吧”

当时还纳闷“哪有熟鸡蛋可剥”时,不曾想手快的女儿已经先下手了

碰碰几声,看着洒了一地的鸡蛋液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3)

女儿也像惊弓之鸟一样受了惊,嘴里还满是不理解地问“为什么早上剥的鸡蛋,跟这次的鸡蛋不一样”

见此一幕,我温柔地开导说:“傻姑娘,早上的是熟鸡蛋,这次是生鸡蛋,当然不一样了”

而看着满是诧异的女儿,我也决定了,以后要多让孩子参与劳作体验

毕竟,人的一生不止是满腹诗书才华,还有来自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

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优秀的孩子也需要先独立,才拥有突破困难的内在实力

所以,劳动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人生的一种早教,特别是做家务这件事情,从6个月开始就不要低估了孩子身上的潜力

在本篇文章中,针对过往的养育经验,兰妈就总结了0~6岁孩子的家务清单: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4)

•6月龄~2岁

家务是一种能力锻炼,更是孩子获得自主意识的早教基础

我认识一位妈妈

她对自己女儿的教育就是:“凡是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去做”

这不,朋友圈最近就更新了这样一条视频

一大清早,一个8、9个月龄的小姑娘,正拿着刚脱下的纸尿裤扶着床边围栏慢慢爬起来,然后再把纸尿裤扔进床下的垃圾桶

特别是纸尿裤准确投进垃圾桶那一刻,小姑娘开心地拍拍手,而脸上洋溢的自信笑容,也让我意识到一件事-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潜力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5)

6月龄~2岁娃是潜力激发阶段,这个阶段不要“舍不得”用孩子

你是把孩子放在温室里培养、还是放在阳光底下经历四季变化,最后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力都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参与、体验吧~

比如:

√学会爬之后,换掉的纸尿裤可以让宝宝自己丢垃圾桶,哪怕这个过程是宝宝“爬”着完成的,对于小小家伙来说也会露出鼓掌开心的成就感

√需要喝水喝奶时别急着有求必应,试着装装傻:“宝贝,你有什么需求,把它说出来吧”,当宝宝学会用语言描述来表达需求时,这也是加固语言能力的一次锻炼机会

√玩好玩具后,记得告诉宝宝“这个玩具应该放在xx”,孩子不需要完全会做,但一定要形成“玩具玩好后要放回原处”,当意识产生了,行为自然也就会慢慢产生配合感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6)

•2~3岁孩子

教育孩子,就像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让孩子从小参与能力范围内的劳作体验,这对孩子来说,是自理能力、也是习惯能力的巩固

女儿学校前段时间举办了叠衣服、系鞋带的劳作课比赛

没想到,就是如此简单的劳作体验,却让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被难住了

有些孩子手里拿着鞋带不知所措,有些孩子把鞋带穿2个鞋洞就完活,还有些学生好不容易穿完鞋带却又不会系绑…

而一场劳动课体验,几乎可以用措手不及来形容了

那叠衣服的现状呢?不用想也知道没有那么简单

看到群里记录的几张照片,几乎都是直接揉成面团形状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7)

而这份糟糕的劳作课反映,也似乎让我们看到孩子平时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有句话说:“舍不得用孩子就是害了他”,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

如果孩子长大之后连基础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即便是满腹诗书又怎样呢?照样会被社会所慢慢淘汰

可见,自理能力对孩子的成长能力有着非凡意义

当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我潜能意识后,接下来就是锻炼孩子家务活的体验感、和陪伴性了

比如:

√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了,撒娇喊喊孩子:“宝贝,帮我拿双拖鞋吧”,参与劳作的被需求感会让孩子开心好半天

√家长在打扫卫生时可以递给孩子一把小扫帚,不要嫌麻烦,当孩子从扫不好地、慢慢成为劳作能手时,来自劳作的成就感将会是孩子的自信源

√记得让孩子参与自己的衣服收纳,从叠衣服开始,再到衣裤、袜子和小饰品等分类,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让孩子从小去体验这种自我能力感吧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8)

•3~4岁孩子

3~4岁孩子,正处于想独立又离不开爸爸妈妈的纠结阶段,这也是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在我身边就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吐槽自己的孩子:越长大、性格就越懒

其实,这并不是孩子长大后就性格懒了,而是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劳作习惯

等到孩子年龄慢慢增长之后,除了能力范围内的劳作体验,记得让孩子加入家庭劳作中

现在再回头想想,那些能陪孩子一起共同参与家务的那些日子,也一定很美好吧~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9)

比如:

√让孩子养一株属于自己的小植物,从浇水养护开始慢慢锻炼责任感,特别是花卉类的植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小小爱心

√每天餐前交给孩子一个“分筷、摆碗”任务,先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这种优良的餐桌礼仪也是一种闪耀的品格修养

√餐后要意识地引导孩子参与清洁劳作,比如分工协作,家长洗碗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擦擦桌子,陪孩子共同参与劳作的那些共情日子,也是对孩子最长情的一种陪伴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10)

•4~5岁孩子

优秀的孩子身上,基本上都有着出色的自理、和劳动力

前不久,到闺蜜家做客时就被她的女儿可可惊呆了

只见,可可轻松地把需要整理的衣服抖一抖,然后又特别耐心地捋顺衣服上的小褶皱

特别是把两个袖子往中间对折的熟练一幕,让我看到了自理女孩的出色劳动力

确实如此,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可可的表现已经算是特别出色了

而如此省心又乖巧能干的可可究竟是如何养成的呢?闺蜜说出了真相

她告诉我:“哪有天生就懂事省心的孩子,你替孩子包办的越多,孩子就越不知道满足感恩”

为了培养一个知感恩、懂满足的女儿,闺蜜算是教育里的老人了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11)

在可可4岁左右的时候就放手让孩子尝试很多,比如洗袜子、擦桌扫地、扔垃圾…

在孩子懂得劳作意识、适应家务活之后,好的劳动力锻炼还需要熬过枯燥期,保持劳作的新鲜感也是做好家务早教的一项重要技能

比如:

√做面食时邀请孩子一起加入吧,比如:和面、擀面皮,包饺子,你会发现孩子的动手能力可强了

√小朋友都喜欢DIY发挥创造力,有时间也可以动手烤面包、做蛋挞,或者准备一些宝贝喜欢的水果沙拉,由宝宝自己动手制作的美食,一定很有味道吧

√如果孩子性格急躁,那就把择菜洗菜、剥大蒜、挑豆子这些活儿交给他吧,既能提升孩子的劳动力,又可以锻炼孩子的成长耐力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12)

•5~6岁孩子

做家务是对孩子的一种早教锻炼,更是不错的理财能力培养

女儿班里有个女同学,她从5岁开始就能自己去买东西

特别是“老板这个多少钱”的洪亮声音,让我看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自信力量

这也是独立、自理的力量

特别是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段之后,我们就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还包括独立做抉择的权力与空间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13)

像5~6岁这个年龄段就是培养孩子胆量、自立和财商能力培养的不二之选

比如:

√出门购物前,让孩子准备一份购物清单

√给出定量零花钱,让孩子到超市结合清单选购

√考虑手里的预算,大致算一下加购的商品够不够支付

√购物回家要整理,酸奶放冰箱、玩具放储物柜、文具放书桌…

优秀孩子都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慢慢获取能力,让孩子通过家务活的劳作体验慢慢强化内心、养成实力,这种习惯也越早开始越好

而关于做家务这件事情呢,可能大多数家长所担忧的就是孩子到底能不能胜任xx劳作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14)

其实呀,在孩子做家务活的这份劳作体验里,爸爸妈妈就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也是指导老师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劳作能力锻炼,家长只需要做好真正的陪伴就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鼓励,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站在身后默默地支持着

这种陪伴便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引导鼓励孩子做家务(做家务也是一种早教)(15)

那么,关于6月龄~6岁孩子做家务的能力锻炼,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