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梦想,那么追梦的过程就是不断奋斗的人生;有人说理想如梦,那么追梦就是价值的人生。爱拼才会赢,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奋斗不懈最后的灿烂将会属于你。追梦,追着梦想出发,迎着无限风光向着梦想扬帆起航。---任俊杰,现年56岁,是郑州铁路客运段深圳车队一名乘务员,也是一个热衷于城市建设的热心市民,被称之为“民间设计第一人”。

追 梦

-----记郑州客运段铁路工人“民间设计第一人”任俊杰

梦的开始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张浩简历(梦-----记郑州客运段铁路工人)(1)

1985年,任俊杰从集体工转为正式工人。

1990年,调进了郑州列车段干运转车长。

工作改变了,但他追求的理想没有变,爱学习的习惯没改变,业余时间全用来学习钻研,眼光开始瞄向旅客列车市场,他的梦想开始变为列车设计师。一次看到旅客接开水,不小心被烫伤,他就开始琢磨怎样让旅客接水不烫手,经过无数次实验,他设计的第一台“光电控制供水器”在绿皮车上首次试用,试用半年后,赢来旅客普遍赞誉。

设计无止境。他利用乘务休息时间,先后到郑州车辆厂、南京浦镇车辆厂学习考察,又设计出了“餐车翻挂椅”在列车上进行试验,当时方便旅客就餐,方便餐车工作人员清扫卫生。两项设计为以后更高目标埋下基础。

2001年,郑州二七广场的改造牵动着任俊杰的心,经过长达三年的调查和反复测算论证,任俊杰绘制出了二七广场的改造方案;设计一出引起全国轰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方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在看了他的方案后评价:“一个普通只有初中水平任俊杰的方案,他思路清晰和规划非常合理。非常敬佩他对社会的这份责任感。”

2006年7月29日,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时任郑州市市长赵建才登门拜访任俊杰同志,使他倍受鼓舞,更增添了他对设计的追求。

任俊杰的设计梦一发不可收拾,先后设计了、北京天安门广场改造方案、广州电视观光塔、郑州紫荆山广场改造方案、郑州火车站广场改造方案、“中国山”标志性建筑方案、还参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香港区旗、区徽全球征集设计,得到了组委会一致认可和回执。其中世博会中国馆有50家国际公司参与投标,民间设计任俊杰是唯一的个人参与者。

将梦进行到底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张浩简历(梦-----记郑州客运段铁路工人)(2)

任俊杰说:“我设计不图回报,完全自费,心愿就是证明自己,实践自己人生价值。”

任俊杰家庭并不富裕,一个普通铁路工人,他的月工资收入并不高,妻子退休。

1995年,任俊杰凭借微博的工资,养家糊口,自购游标卡尺、图纸等设计工具。为了不受儿子哭闹,影响思考,他自己在狭小的卧室里反复测算、构图绘制。有时一熬一个通宵,一个方案改了上千次,光设计的图纸3米多高。为了省钱,他每次出门前,都用矿泉水瓶灌点白开水,省得买外面的矿泉水。

“看你整天比站长还忙,一天到晚你有啥收获啊!”妻子抱怨道。

“你干的这事是较真呀!要是能干成个设计师,我任字倒着写!”80多岁的老父亲,对儿子的这种执着由以前的十分不满到现在大力支持。

25年来,任俊杰每月近一半工资用于自己搞设计,拜师学艺,写信、拍发电报、电话联系。电脑打印制图,当时最贵时一张5元,一出就是上百张。老任粗计算了一下,仅设计费用自己就花了20万多元。

他就是任俊杰,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用自己不断努力追求自己人生目标。

硕果累累,丹桂飘香。事迹先后被“香港文汇报”、“南方周末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体报道100多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两次采访。2004年,任俊杰荣获中国《建筑时报》十大年度新闻人物。

附:《中国山标志性建筑》注解:

汉字是象形文字,山字又最为典型,甲骨文里的山字与现在的山字就非常相似,世界上任何人都很容易理解山字的意思。

山,有给我们奋发向上的启示。

山,可以让我们产生无穷的遐想。

毛泽东主席的词“十六字令”是最好的例子: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中国山”建筑四面看都是山,也可寓意为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方面都要攀登高峰。

“中国山”建筑可以说是奇特而不怪异。作为建筑,必定要考虑到应用。“中国山”建筑的内部空间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在结构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也是最容易建造的。

中国的大都市,需要一个即能表达中华民族内涵,又能表达上海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精神追求的标志性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