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海洋动物是大海最吸引人的景致之一。在波涛中起伏的巨鲸、身姿灵巧的海豚、飘渺如烟的水母、杀气腾腾的鲨鱼……有一类体形微小的动物,既没有艳丽的色彩,也没有巨大的力量,大多时候只能随波逐流,虽无比渺小却滋养了整个海洋。这就是浮游动物。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1)

一个正在消化浮游植物的浮游动物。

巨鲸的食物

在浮游动物当中,种类最为繁盛、生态意义也最重要的非甲壳类动物莫属。顾名思义,甲壳类动物大多身披由甲壳素构成的外骨骼。这层外骨骼支撑和保护了它们的身体,使得它们比同体形的其他动物更能抵御捕食者的侵袭。甲壳动物是海洋中数量相当繁盛的类群,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昆虫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相当。我们熟悉的虾和螃蟹就是这个大家族中的代表。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2)

不过,相对而言虾和螃蟹在这个家族中属于大块头,成年后大多过着底栖生活。还有很多体形微小的甲壳动物终生漂浮在海水中,它们是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桡足类和磷虾。

桡足类

桡足类甲壳动物体长通常不过几毫米,身体可以分为较肥大前部和较瘦小的后部,其头部有一长一短两对触角,可以用来划水,桡足类的“桡”对应的就是那对大触角的作用。此外,它们的身体前部还长有若干对游泳足,但这些游泳足只能在风平浪静时发挥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只能随波逐流。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3)

桡足类甲壳动物常被称为“水蚤”,常见的有哲水蚤、剑水蚤等。它们中的很多种是“好妈妈”。在繁殖时期,很多雌性桡足类甲壳动物会将卵囊携带在身体两侧,直到孵化出幼体。这种保护行为也使得它们的繁殖较为迅速,常形成大片聚集的群体,吸引众多捕食者前来饱餐一顿。

磷 虾

论起浮游动物形成的群体,磷虾可以说是非常壮观的。尽管名中带“虾”,磷虾和我们常见的虾的关系却很远。一个明显的区别是磷虾的头部下方只有用于游泳和滤食的短小的足,而不像真正的虾那样具有 5 对可用来行走的足。一些磷虾在受到刺激时能发出磷光,甚至抛出足基部带有磷光的小球。这也是它们名字的来历。磷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尤其是环绕南极洲的南大洋。体形较大的南极磷虾会形成方圆数千米的群落,甚至改变海水的颜色,在卫星照片上都能看得到。数量庞大的磷虾群是多种鱼类、海豹乃至蓝鲸的食物来源——微小的磷虾养育了世界上现存体形最大的动物。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4)

海洋塑造者——原生动物

在浮游动物中,还有一类体形更微小,甚至个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类群, 这就是原生动物。“原生”一词表现的正是其身体的简单和原始。

一些浮游原生动物和单细胞浮游植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很多是关系很近的“亲戚”。只不过,原生动物不具备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只能取食浮游植物或有机物碎屑。尽管小而简单,但原生动物是最早出现在海洋中的浮游动物类群,甚至改变了海洋乃至地球的模样。

有孔虫

在浮游原生动物中,有一类被称为“有孔虫”。在生长过程中,多数有孔虫在细胞表面会形成多孔的钙质硬壳。这层壳形状多变,成为区分不同有孔虫的标志。有孔虫死亡之后,这层硬壳会慢慢沉入海底,形成厚厚的软泥层,成为很多底栖动物生活的乐土。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5)

放射虫

无独有偶,还有一类名为放射虫的原生动物,其体形多为圆形,个体比有孔虫略大一些。放射虫也采取了和有孔虫类似的“带壳”策略,只不过它们主要利用食物—硅藻中的硅来构建外壳。放射虫死亡后,硅质外壳同样会沉入海底,也有不少会被冲上海滩,成为硅质沙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夜光虫

除了构建海底和海滩,一些浮游原生动物还能改变海水的颜色。在夏天的夜晚,有的海岸会泛起带有点点蓝光的海浪,吸引人们的目光。这点点蓝光被称为“蓝眼泪”,是一种名为夜光虫的原生动物受到刺激后发出的荧光。夜光虫的身体像圆圆的气球,有一长一短两条鞭毛,靠捕捉细菌及浮游植物为食。尽管“蓝眼泪”引人入胜,但过度繁殖的夜光虫却是形成赤潮的罪魁祸首之一。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6)

漂泊的幼体

浮游甲壳动物、浮游原生动物以及其他浮游动物,如属于刺胞动物的水母、毛颚动物的箭虫、环节动物的浮蚕……终其一生都过着漂泊的生活。还有很多动物,尽管成体能够游泳,或底栖、固着生活,但在幼年也有一段随波逐流的经历,那时,它们也是浮游动物的一部分。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7)

可以说,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育婴场”,里面有珊瑚的浮浪幼虫、沙蚕的担轮幼虫、螺类的面盘幼虫、虾蟹的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甚至很多鱼类的仔鱼阶段也浮游生活,更加微小的浮游生物就是养育它们的食物。但同时,海洋对于这些“幼儿”十分残酷。它们被无数体形更大的动物觊觎,能顺利长到成体的不过九牛一毛。也正因如此,大多数海洋动物会一次性产大量的卵,来弥补这惨烈的损失。

尽管活动能力很差,但很多浮游动物能调节自身的浮力,在海水表面和深层之间迁移。它们大多在夜间浮上海面觅食,在日间沉入深海躲避捕食者。

浮游动物的垂直迁移如同运输队一般,促进了海水表面丰饶的有机物向深海运输,使得阳光无法抵达的深海不至于太过荒芜。所以,浮游动物不仅哺育了海水表层的动物,更给深海的多种动物送去了赖以生存的有机物,“海洋滋养者”的美誉名副其实。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8)

教师节快乐

HAPPY TEACHER'S DAY

AUTUMN

征稿启事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欢迎大家向《海洋探秘》微信公众号投稿!

如果你喜欢海洋,

喜欢写有关海洋的故事、科普、文章,

都可以给小编投稿!

你负责写,

小编给你展示的平台!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

qdpubhybjb@126.com

才华横溢的读者宝宝们,

小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你们的大作啦!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9)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10)

这里有好玩儿的海洋生物

THE END

海底珊瑚看起来美丽又不可怕(不起眼的它们滋养着整个海洋)(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