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期间欣赏了《我和我的家乡》,剧中演员对家乡表达了浓厚的亲切之感,无论在外如何,都想着为自己的家乡出一份力,我也不例外。

河南老魏县(古魏之都梨乡水城)(1)

我想用我平凡的写作来向大家介绍的我的家乡,让更多的人广为熟知她的存在。看了题目或许有些疑惑吧,我的家乡是古朝魏国国都、现在名号梨乡水城——魏县。

魏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县城,位于河北省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魏县县名来源于战国时的魏国国名,时魏域位于黄河之东,济水之西,地势显要,被誉为“三魏重镇”,“晋齐咽喉”,“燕、赵、吴、楚孔道”,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魏武侯遂建次都于魏域,并一度成为国都。

河南老魏县(古魏之都梨乡水城)(2)

魏县是鸭梨之乡,出产的鸭梨闻名国内与海外。清康熙十一年(1672),魏县知县毛天麒在游魏台诗中有“长林响梨叶,秋光遍原阜”来形容鸭梨。鸭梨个大,皮薄,核小,肉细,渣少,汁多,酸甜适宜,酥脆可口,欢迎大家品尝哦!魏县之美,大概是每年三月份的梨花节了吧,梨花盛开之时,一眼望去,景色宜人,走在梨树林中,梨花的芳香扑鼻而来,如此美景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最美味的菜——大锅菜。魏县大锅菜一直以来广受各地人民的喜爱,白菜、粉条等各种各样的菜在一口大锅里熬煮,营养丰富,味道极美。

魏县美丽的景点数不胜数,有具有历史意义及爱惜人才意思的礼贤台,夜景迷人的魏祠公园以及金龟湖。其中礼贤台及魏祠公园是根据历史上魏文侯在魏县筑礼贤台,招贤纳士,开中华民族求贤纳士之先河,魏祠就是为纪念魏文侯所建的祠堂。白天可在其中划船游览碑林,夜晚可以欣赏魏祠夜景,身在其中才明白梨乡水城的意义。

魏县的神话传说也是数不胜数,其中的神龟

河南老魏县(古魏之都梨乡水城)(3)

驮城家喻户晓。相传在上古时代,古黄河流经魏县。这块美丽富饶的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安居乐业。不料,美丽富饶的景象却引来修炼万年的鳖精。鳖精带领虾兵鳖将强占魏县后,蚕食童男童女,危害百姓,而且大旱三年,使庄稼颗粒无收。

老百姓终日祈祷,惊动天庭。玉皇大帝派他最宠爱的娇儿——天龙下凡魏县泊儿村白龙潭捉拿鳖精,鳖精把仇记恨于老百姓,使动魔法,水淹魏县城,天龙闻讯,即令其九弟神龟下凡助阵,神龟钻进魏县城下,驮起了县城。于是水涨城涨,保住了全城百姓,直至鳖精魔法使尽,被天龙抓回天庭。

此后,魏县又恢复了原来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盛世景象。至今,魏县还流传着“北京到南京,魏县两座城。每逢发洪水,水涨城墙升。”的民谣。

此后几千年,据说,由于天龙和神龟佑护和赐福,魏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像西汉司隶校尉盖宽饶、北宋开国名将潘美、唐代国公张公瑾等等。尤其到明代,在朝做官的人更多,有“魏半朝”之称,意在朝廷做官有一半是魏县人。

南方才子屡试不第,做不了官,又嫉妒又气愤,就让风水先生到北方看个究竟。当风水先生看到神龟驮城的魏县这块宝地争夺了他们的风水,阻塞了仕途,就暗搞破坏,下黑心设法毁掉它。他以保卫县城免遭水灾为由,游说县令杨琪,在城四角钻了四口大井,而这四口大井恰好钉在了神龟的四爪上。到了清朝中朝,漳河发大水,由于神龟被锁,四爪动弹不得,驮不起城,致使魏县县城被洪水淹没。魏县从此废置,并入大名。1940年6月恢复建制神奇的传说。但这一美好而,一直流传至今。

梨乡水城魏县如今在国家的扶持下一步步发展,脱离贫困,人才济济,百姓生活更是愈来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