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实际上,冬至这天真的非常特殊,它就像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天起,黑夜渐短,白昼渐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
冬至民俗
● 吃汤圆
每年冬至这天,南方一些地区,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资料图
●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吃饺子成为多数北方人冬至的风俗。饺子似耳朵,吃饺子又俗称“安耳朵”,民间习俗认为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寓意驱除寒冷,年终团圆!
● 老鸭煲
民间有冬至体“热”要吃鸭的说法,有关营养学家据此解释为,到了冬至,人们体内所积蓄的“热”又到该去除的时候。鸭子性味平和,较适宜吃。在广西南部城市,如南宁、钦州、北海等地喜欢吃鸭子。
● 鱼生
在宾阳、龙州、那坡、扶绥等地的壮、汉民族,鱼生是冬至的头等大菜。民间认为冬至外阴冷而内阳热,宜吃凉性鱼生润肠。
● 腊肉
冬至腌制腊味食品是广西北部地区普遍存在的习俗。因为冬至前后才有北风,干风天,准备过年度冬食物。
资料图
● 粽子
玉林人过冬至,几乎家家户户包米粽。米粽是玉林人最喜爱的特色食品之一。冬至吃米粽还有“糯米补气”的说法,寄寓了劳动人民补益力气,以待来年的朴素愿望。
● 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严寒的冬日,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冬至养生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1、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天气严寒,要注意保护阳气,不过度耗散,因此一定要保证好充足的睡眠,最好在22:00之前卧床休息。
2、 多晒太阳
多晒晒太阳,不仅可以补充阳气、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减少抑郁等情况的发生。注意防寒保暖。
3、温补适宜
冬至过后是进补的最佳时期,可以选择一些营养、滋补的食物,让身体得到补益和滋养。食上以温热为主,如糯米、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多食蔬菜水果,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生阳动火,内热积聚。
资料图
冬至农事
时至冬至,气温将骤降、日渐寒冷,每天的日照时间渐短。而此时,大棚种植的喜温蔬菜已经拉秧,对耐寒的叶类蔬菜来说要抓住时机,做好收获前的管理;果树、畜牧也要加强管理并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资料图
温室蔬菜管理:
对于温室生长的番茄、黄瓜、茄子、甜辣椒等秋冬茬喜温性作物要调节适宜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等环境条件,尤其是增加光照。对于棚膜要经常擦洗,增加透光率。
并且要及时通风换气,加强整枝打杈、辅助授粉、疏花疏果,科学追肥、浇水、适时防治病虫害等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多结果,结好果。芹菜、油菜、萝卜等耐寒性作物要做好调节适宜环境条件,中耕松土、追肥浇水等管理工作。
露地蔬菜应加强肥水管理,适当施腊肥,可通过盖稻草等做好保温。反季节蔬菜要做好田间管理和保温工作,备好稻草、秸杆等防冻物资,以防气温陡降时急用。
资料图
果树管理:
整枝时主要剪除树冠内的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和徒长枝,然后,每株可施尿素0.5公斤,钾肥0.2公斤,将其埋入根冠周围,深约20厘米,再用石灰水涂涮树干,地面覆盖一层薄稻草或杂草。
在果树投影下挖环形沟或放射状沟,一般根据树体大小,每产1公斤果施2公斤有机肥,有条件的果园可先中耕,再进行树盘覆草,厚度一般6厘米左右,这样既可调节土壤温湿度,又可以增加土壤养分。
深翻冻土,在冬至前后土壤似冻非冻时,对果园进行1次全面翻耕,既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状,防止土壤板结,又有助于冻死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蛹及草根、草籽等。
资料图
畜牧管理:
● 对畜禽的栏舍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开放式的猪舍,要盖上塑料薄膜,以提高舍内温度;仔猪哺育间装上红外线灯,使初生仔得到热源的补充。
● 牛舍关闭好门窗,防风进入,在牛栏填一些栏草,用于保温。
● 羊舍挂好草帘,防止寒风吹入。家禽育雏室要做好升温工作,防止过堂风进入。
● 对越冬鱼虾蟹来说,养殖户要注意保持鱼池水位。同时,适时采取增氧措施,防止泛塘。可采取施粪升温、投放水草等措施帮助越冬鱼种避寒增温。
(来源:网络综合/文,广西农业信息中心/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