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5.16(历史上的今天18)(1)

①司马炎建立西晋

265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初五)

司马昭于263年灭掉蜀国后,代魏的条件也逐渐成熟。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于265年1月8日(魏元帝成熙二年,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十七日,重演了曹丕代汉的“禅让”故事,废掉魏帝曹奂,自称皇帝,国号晋,历史上称西晋。都城仍在洛阳。

西晋建立后,司马炎积极整治军队,于280年(太康元年)灭吴,统一全国。

晋武帝(司马炎)统治期间,规定按它的品级高低占田,并准许依照官的品对亲属的荫庇和占有佃客、衣食客,不纳赋税,形成了“上品天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政治。

为了加强皇室和世族的统治力量,西晋又恢复了分封制,晋武帝封皇族27人为王,以后又不断增加;除了王国之外,还分封了异姓公侯国500多个。这就种下了皇室内讧的根源。

316年,匈奴贵族刘曜攻占民安,西晋亡。

②黄巢攻入长安

881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初五)

唐末阶级矛盾异常尖锐。875年(乾符一二年)黄巢率众响应上仙芝起义。

878年2月,王仙芝兵败,退到黄梅被杀。余部在尚让领导厂投奔黄巢,推黄巢为王,号“冲天大将率”,建年号“王霸”。

879年夏,起义军占领了广州。880年11月,攻克洛阳。12月2日起义军一举拿下长安的东大门潼关。

881年1月8日(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五日),唐僖家从长安向四川狼狈逃去;同一天,黄巢率军浩浩荡荡开进长安。

881年1月16日(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884年(全统五年)战斗失利,黄巢退至泰山狼虎谷,为唐军追击,不屈自杀。

黄巢(?— 884 ) 唐末农民起义首领。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③中国诗人苏轼出生

1037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十九)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卯时、诞生于四川眉州眉山县城内纱縠行苏宅。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徽宗朝立"元祐党人碑"(罪人碑),苏轼碑上有名。高宗朝才得正名,赠太师,谥文忠。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东坡鱼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④民族英雄关天培诞辰

1781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十四)

关天培(1781.1.8~1841.2.26),字仲因,号滋圃,晚晴的民族英雄。江南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人,行伍出身,道光六年(1826年)任太湖营水师副将,次年提升为江南苏松镇总兵。道光十三年(1833年)署江南提督,十四年授广东水师提督。支持林则徐实行禁烟。1841年2月26日,英军向虎门大举进攻。敌人在炸断拦江铁链,攻占横档等几座炮台之后,全力轰击关天培所在的靖远炮台。关天培率领将士,挥刀上阵,指挥士兵顽强坚守。战斗从中午到深夜,进行得异常激烈。无奈寡不敌众,守卫炮台的将士大半英勇牺牲,关天培也受伤10多处,周身鲜血淋漓,但他仍屹立阵前,亲手燃炮射击。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敌手,关天培急令随从将大印带走,随从哭着拽住他的衣襟,请求一同撤走。关天培厉声拒绝,坚持指挥,激励士兵奋力苦战。忽然,敌人又一发炮弹袭来,这位年逾六旬创痕遍体的老将不幸中弹牺牲。最后,守卫炮台的4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⑤《天演论》译著者严复诞生

1854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初十)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初名传初,曾改名宗光,字又陵,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后留学英国海军学校。

1880年(清光绪六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总办。中日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反对顽固保守,主张维新变法。揭露和批判程朱的“理居气先”和陆王的“良知良能”。译《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论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但也宣扬了庸俗进化论和“是实非幻者,惟意而已”等唯心主义观点。曾主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戊戌变法后,翻译《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穆勒名学》等,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日趋保守,1913年列名发起“孔教会,1915年列名”筹安会。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⑥一代高僧太虚大师出生

1890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十八)

太虚大师: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死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1904年,太虚大师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取法号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1904年,太虚大师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取法号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他创办僧伽佛学院,培养新僧人材;组织居士正信会,团结各界信众;出版书报杂志,宣传佛教文化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对于佛教改革的某些主张和意见,就是在今天也还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师对于佛教改革的主张和实践是多方面的,而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这就是他在《志行之自述》中所归纳的:“志在整兴佛教僧会,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对此,他自述说:“斯志斯行,余盖决定于民四(1915年)之冬,而迄今(民十三,1924年)持之弗渝者也。”再进一步讲,此“志行之所在”,也是他“将奉之以尽此一报身,而为长劫修菩萨道之资粮者。”所以,从这两方面入手来探讨太虚大师对中国近代佛教发展的构想与贡献,无疑是最为恰当的。

所谓整兴佛教僧会,就是要从出家的主持僧(僧伽集团)和在家的居士正信会两方面来整顿和振兴佛教。大师认为,在家信众和出家僧众是相辅相行的,佛教的振兴必须落实到正信的俗世士女,才是圆满。所以,他积极支持和协助各地信众组织成立佛教正信会,为广大信众讲经说法。他主张以五戒十善作为在家信众的根本,培养善美的人伦道德,改善社会风尚。不过,与此相比,整顿僧伽制度显得更为重要和根本,因为僧伽是“住持三宝之本”。早在1913年,大师在寄禅和尚的追悼会上,针对当时佛教丛林存在的积弊,就提出了“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这里,教理革命的中心是要革除愚弄世人的鬼神迷信,积极倡导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去改善国家社会。教制革命的中心是要改革僧众的生活、组织制度,建立起适应时代需要的住持僧团。教产革命的中心是要变按法派继承寺庙遗产的旧规为十方僧众公有制,并作为供养有德长老,培养青年僧伽,兴办佛教事业之用。

在这三大革命之中,大师又认为以“教制革命”为根本。因为,只有培养出合格的僧伽,建立起严格的组织制度,“教理”和“教产”的革命才有可靠的保证。所以,他在以后的实践中主要是从兴办僧伽佛学院,培养新的僧伽人材着手。由大师亲手创立、主持或讲过学的佛学院有:“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柏林教理院”、“汉藏教理院”等。当时,在大师僧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还创办了许多佛学院。这些佛学院为中国近代培养一大批、好几代优秀的佛教弘法人材,其流泽惠及于今。

⑦中国蚕业教育家、企业家葛敬中出生

1892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初九)

葛敬中,字运城,1892年1月8日生于浙江省嘉兴县钮家滩。他生在农村,从小就接触养蚕、栽桑。杭州安定中学毕业后入北京大学,1913年毕业,随即赴法国都鲁斯大学攻读园艺学兼学养蚕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园艺系教授。

1919年南京临时政府任葛敬中为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监理、总技师。该会的宗旨是改良和发展苏浙皖三省蚕丝生产事业。葛敬中就任之初就认为我国蚕桑技术人才缺乏,生产技术落后,是蚕丝业衰落的重要原因。要复兴和发展蚕丝事业,首先要大力培养蚕桑技术人才。

1924年葛敬中应聘兼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蚕桑系主任。他多次向学生阐述担任系主任的目的,就是要为复兴我国蚕丝事业培养人才,一再教育学生要“学蚕桑,忠本行”,献身蚕丝事业,矢志不渝。1928年第三中山大学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创办蚕桑系,聘葛敬中为教授、系主任。为提高教学质量,他提倡学习日本的先进科学技术,延聘小见益男、松田义雄和后藤辰五郎等三位日本教授讲授蚕丝业务课,并邀请日本著名蚕学家田中义麿博士来校设特别讲座,主讲蚕生理学、蚕解剖学、蚕遗传学等基础课。在葛的主持下,当时蚕桑系的师资和设备在农学院是比较好的,学生也比其他系多。国立东南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和第三中山大学是国内较早设立蚕桑系的两所高等学府。葛敬中出任两校的蚕桑系主任,为振兴我国蚕丝事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葛敬中还重视培养中级蚕桑技术人才。1928年春,他会同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总技师何尚平创办女子蚕桑讲习所于江苏省无锡市。翌年迁至镇江蚕种场,改名为镇江女子蚕桑学校,学制三年。参照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办学方式,镇江女蚕校实行课堂学习与蚕桑生产实习并重的方针。从创办到抗日战争中被迫解散,历时10余年,先后培养出中级蚕桑技术人才300余人。

1934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蚕丝改良委员会,葛敬中任常委兼技术室主任。在他的主持下,委托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和镇江女子蚕桑学校开办蚕桑指导人员养成所,学制二年,共毕业学生200多人。这些技术人才散布在全国各地,为发展我国蚕丝事业发挥了促进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葛敬中回到上海出任中国蚕丝公司总经理。鉴于沦陷期间江浙等省蚕丝业遭到敌伪严重摧残,桑园荒芜,丝厂倒闭,工人失业,蚕农无以为生,葛敬中提出以辅导民营和实验示范为主的业务方针。在辅导民营方面首先向云南蚕业新村公司预订大批改良蚕种航运到江浙,为抗日战争胜利后推广饲养春蚕提供蚕种。同时又设立培育桑苗指导所,辅导农民大量增产嫁接桑苗,以满足补植新桑所需。策动丝厂、绸厂积极恢复生产,帮助解决各厂恢复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在实验示范方面,中国蚕丝公司筹办了示范桑苗圃,示范桑园,实验养蚕指导所,实验蚕种场,实验缫丝厂,实验丝绸厂,绢纺厂,以及蚕桑研究所等单位,并资助有关学校和科研单位开展蚕桑研究。这些措施对复苏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蚕丝生产起了推动作用。

1948年底,葛敬中脱离中国蚕丝公司,全家迁居香港不久,接受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聘请前往阿富汗指导蚕丝生产事业。1964年葛敬中去巴西开发蚕桑生产。

葛敬中在海外期间,仍关心祖国的蚕丝事业,曾多次从国外向海峡两岸寄回不少优良蚕品种。1964年有一对品种就是由他从巴西寄给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工作的兄弟葛景贤的。葛景贤交给蚕业研究所繁育,并定名为华合东肥,经试养结果成绩特佳,成为近10余年来全国春蚕种的通用品种,体现了葛敬中萦怀祖国,献身蚕丝事业的赤子之心。

⑧中国诗人、散文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俞平伯出生

1900年1月8日(农历十二月初八)

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享誉文坛。早年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赴日本考察教育。曾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执教。后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47年加入九三学社。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顾问,中国文联第一至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俞平伯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

俞平伯的散文属周作人的“美文”一派。他20世纪的散文集有《燕知草》和《杂拌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西湖六月十八夜》都是散文中的名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描写情景交融,景色朦胧,是他散文的代表作。《陶然亭的雪》中,冬日黄昏的迟暮,为静穆凄清之情浸染,在记叙、抒情中又生发一些悠闲的意想,情、景、理、趣水乳交融、笔浓而意淡。《西湖六月十八夜》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倦意朦胧的西湖的变幻的美,造成一种空灵的意境。俞平伯的散文很少触及重大现实问题,而以独抒性灵见长。用笔细腻、意境朦胧而灵动、闲适而伤感,语言运用透出古代文学的深厚传统的影响,被周作人誉为“近来的第三派新散文的代表”。但有时描写繁缛、用力太过,少了天然之趣。

1917年,俞先生与杭州闺秀许宝驯结成秦晋之好。许家都是昆曲爱好者,俞先生的岳父许引之是名副其实的业余昆曲家,妻子的姐弟也喜爱昆曲。尤其是许夫人,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

1918年,以白话诗《春水》崭露头角。次年,与朱自清等人创办我国最早的新诗月刊《诗》。

1919年,在北大上学时,俞先生就向擅长昆曲的吴梅先生问学,跟他学唱曲,学会了《南吕宫》、《绣带儿》两支曲子。俞先生的音色不美,发音很特别,常常引得妻子发笑,但这不影响俞先生对昆曲的热爱。

1921年,俞平伯开始研究《红楼梦》。

1924年冬,俞先生认识了昆曲艺术家陈延甫。陈是嘉兴人,精通昆曲三百多折,还能吹笛。俞先生就聘请他到老君堂拍曲,每周两次,这样就有了更多学习昆曲的机会。

1930年10月,俞平伯搬家到了清华园南院七号,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秋荔亭”,“秋荔亭”成了清华昆曲爱好者的活动场所。1933年上半年,他又邀请笛师何金海到“秋荔亭”吹笛,相约校内外昆曲同好来度曲清唱。许宝驯能唱整出的戏,俞平伯虽歌喉不亮,但拍曲的功夫日益老练。

1934年初,俞平伯邀请陈延甫二次北上,俞平伯牵头,陈延甫拍曲,清华园汇聚了不少昆曲爱好者,“秋荔亭”内雅音不绝。那年的一个仲夏夜,在水木清华的工字厅水轩,他们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曲集。第二年正月,他们在那里再次集会,俞平伯演唱了《紫钗记》、《单刀会》和《玉簪记》中的曲子各一折。这一次,虽然还没有正式结社,但他们已经确定“谷音社”的名称,希望昆曲“空谷传声,其音不绝”。

1935年3月17日,谷音社在清华园俞平伯的寓所正式召开成立会,俞先生被推为社长,他亲自撰写了《谷音社社约》和《周期细则》。在社约引言里,俞平伯历述了歌诗曲乐在陶冶人们性情和操守方面的功绩,以及昆曲的发展史,明确了谷音社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涵咏风情,陶写性情”,“发豪情于宫徵、飞逸兴于管弦”,也是要承担起拯救昆曲的责任。

1947年加入九三学社。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顾问,中国文联第一至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2年,又由棠棣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研究》。

1954年3月,复于《新建设》杂志发表《红楼梦简论》。同年9月,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然仍不放弃对《红楼梦》的研究。

1956年8月,在当时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北京昆曲研习社的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又亲自拟订《章程》和《同期公约》。曲社最有影响的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使这部名著摆脱了冗长的结构,以全剧的形式恢复了她的舞台生命。

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试演了一场《牡丹亭》,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

1959年10月,作为向共和国建国10周年献礼,《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作为当年惟一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业余社团,也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

1971年1月,作为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干校回到北京,他们的生活恢复了相对平静,俞家又可以听到优雅的昆曲唱腔了。

1975年,俞平伯新创作了《鹧鸪天·八十自嘲》词,曲友们在俞家雅集清唱。

1979年12月,北京昆曲研习社恢复活动,俞平伯出席了首次演出招待会,由于年事已高,不再担任社务工作,但时常关心曲社情况。

1981年4月,他为京昆名家俞振飞著的《振飞曲谱》作序,精辟定义了“水磨调”及其源流。

1987年,应邀赴香港,发表了《红楼梦》研究中的新成果。

1990年10月15日逝世,终年91岁。葬于北京福田公墓。

⑨中国古文学家、考古学家唐兰出生

1901年1月8日(农历十一月十八)

唐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浙江嘉兴市秀水兜。民国初年卒业于商业学校,曾学医、学诗词,复就学于无锡国学专修馆,遂发愤治小学,先研读《说文解字》,后渐及群经。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著《说文注》四卷,后渐致力于青铜器款识及甲骨文字研究,曾直接受教于罗振玉、王国维,并获称赞。

30年代初,授课于东北大学,“九·一八”事变后至京,代顾颉刚先生讲《尚书》于燕京、北京两大学,后讲金文及古籍新证,又代董作宾先生讲甲骨文字,并应聘在师范、辅仁、清华、中国诸大学讲授古文字学及诗、书、三礼。

1936年受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日寇侵华,北平沦陷,辗转至昆明,入西南联合大学任中文系副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后方研究条件很差,但先生授课之余仍坚持不懈进行学术研究,成果迭出。1940年任中文系教授,同时任西南联大中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导师。抗日战争胜利,北京大学迁回北平,先生继续担任北大教授,代理中文系主任。其40年代所著《中国文字学》一书,曾礼先生评价“是在掌握新资料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崭新的、理论更严密的、方法更科学的文字学体系的一部代表作品”。“他提出的文字学理论,对于使文字学与音韵学、训诂学相分离,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同时对文字改革也付出了很大精力。

1949年后,仍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理主任。1952年调入故宫博物院,曾先后任设计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列部主任、美术史部主任、副院长等职,并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北京史学会理事、市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唐兰先生是著名文字学家、历史学家、青铜器专家。他终生从事教学及学术研究,论著甚丰,对金文、甲骨文等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代史学等诸多领域都造诣很深,且治学严谨,学术创见甚多,对所及领域均有很大贡献。先后发表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年代问题》、《春秋战国是封建割据时代》、《中国古代社会使用青铜器问题的初步研究》等在学术界举足轻重的论文50余篇,著述之多,罕与伦比。

1953年至1972年,唐兰先生数次将收藏铜器等文物捐献故宫博物院。

1959年起当选为第二、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1978年任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会理事,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月逝世。

1917年从中医陈仲南学医,后在城区项家漾开设景兰医院。这一时期还曾从上海陈蝶仙主办的韧园编译社学习诗文。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1923年毕业考获第一。后与王国维相识,在研究甲骨文和金文方面得到王国维的指导。1924-1930年在天津周家渊家当家庭教师。1929年在天津主编《商报》文学周刊及《将来》月刊。1930年离津去沈阳任辽宁省教育厅编辑,协助编纂《辽海丛书》。1931年入东北大学任讲师,同年10月后在北京大学代顾颉刚讲授《尚书》,同时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白石道人歌曲旁谱考》。

早年学医,后就学于江苏无锡国学专修馆。在上海曾得到王国维的指导,开始研究甲骨文和金文。

1931年在沈阳首创用自然分类法整理古文字,对甲骨的文字考释,曾有突出的贡献,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青铜器专家和先秦史学家。同时对美术史也颇有研究,先后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教授。

1952年调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曾任美术史部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中国文字学》《殷虚文字记》《古文字学导论》等,唐氏精于小学,故擅长篆书,用笔方健,出于汉篆,与秦篆圆婉稍异。

1921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国大学讲师。1925年任故宫博物馆专门委员。1939年至昆明入西南联合大学任副教授。翌年任教授及文科研究所导师,讲授《六国铜器》、《甲骨文字》、《古文字学》、《说文解字》、《尔雅》、《战国策》及《唐宋诗词》等。1935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次年代理中文系主任。建国后,仍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理主任,并应故宫博物院之聘兼任设计员。

1952年任中国历史学会候补理事,并调故宫博物院,先后任设计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列室主任、美术史部主任、副院长等。

195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

1956年受文化部委派访问芬兰和瑞典。在芬兰以《中国艺术的发展》为题发表讲演。同年,他组织五省市出土文物展览,指导工作人员编制展览图录,并亲自撰写了前言。

1959年,故宫博物院将原陈列于东六宫的历代艺术综合陈列馆与"三大殿"里的古代艺术陈列合并为历代艺术馆,移置于紫禁城的中心部位——保和殿及东西两庑,唐兰亲自撰写陈列大纲和总说明。同年起先后任北京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

1961年任北京市历史学会理事。

1963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78年任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理事,曾随中国出土文物展览团访问香港,与当地文化界进行学术交流。同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9年1月11日在北京病逝,故宫博物院党委根据他多年夙愿,追认为中共党员。

⑩慈禧从西安返回北京

1902年1月8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九)

1902年1月8日,慈禧太后回到北京。这天,她自保定乘火车至北京马家堡车站,乘舆经永定门入正阳门还宫。返京之程是漫长的,从西安出发,走了整整3个月。1901年10月6日,慈禧发卒数万人,带行李车3000辆,出潼关经河南、直隶回京。

1日,还在返京中途时,慈禧即下诏联固邦交,修明内政,兴利革弊,君臣上下,同心协力,切实讲求。并命外务部择期觐见各国公使及公使夫人。入宫后的当日,慈禧即追赠珍妃贵妃位号。

13日,慈禧批谕各地方官务使民教相安,严禁传习白莲八卦等邪教。又将左副都御史何乃莹,侍讲学士彭清藜,编修王龙文,知府连文冲,以逢迎附和拳匪罪,均革职永不叙用。19日,她命袁世凯参与政务处。

1月28日,慈禧太后第一次公开接待外国使节。“召见从头到尾是在格外多礼、格外庄严和给予外国代表以前所未有的更大敬意的情形下进行的”。同时她又接待“外交团中的各位夫人”,“在问候这些夫人的时候,表示出极大的同情,并且一边和她们说话,一边流泪”。此后,她“惕于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各国公使夫人,得不时入宫欢会,间或与闻内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