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这个皇帝要做的名正言顺,仅有汉室宗亲皇家血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统一华夏。在试图消灭最大的对手赤眉军的同时,他也在为统一做着准备。

此时各地乘乱而起的割据势力还相当多,要达到天下一统,需要打的仗还很多。

首先是北方渔阳方向的彭宠拥兵自立。彭宠本来是更始帝刘玄任命的渔阳太守,后来在刘秀拿下河北之后归顺刘秀,之后刘秀在邯郸战胜王朗的战役中,彭宠起了不小的作用,被刘秀封为建忠侯。但在刘秀称帝之后,因不满于刘秀没有给他更进一步的待遇,对刘秀滋长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最终导致彭宠造反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争权,和他争权的人是刘秀任命的幽州牧朱浮。

本来北方这个地方就比较穷,彭庞属于比较会经营的,在他的管理下,大力发展农业、盐铁,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朱浮就任幽州牧之后,将人事、财政都抓到自己手上,对渔阳的税收个粮草的征调都搞的比较狠,这引起了彭庞的强烈不满,对朱浮的很多做法就非常不配合。

朱浮这边工作进行不下去,就只能找刘秀告状,免不了添油加醋地说彭庞到处招兵买马,搞战略储备,有造反的嫌疑。这就比较严重了,彭庞本来就不是刘秀的嫡系,刘秀自然对彭庞有所怀疑。

但怀疑归怀疑,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所以刘秀招彭庞到洛阳,本意当然是希望彭庞将这事说清楚,但彭庞接到这个诏书,马上就明白这是朱浮在后面搞鬼。洛阳他是不敢去的,这世道,实在是谁都不能相信。

不过这事的罪魁祸首是朱浮,彭庞也不好硬怼刘秀,就给刘秀上书,希望能和朱浮一起去洛阳对质,并且还给刘秀信任的吴汉、盖廷写信,说这事就是朱浮陷害他的,希望他们能帮自己说说话,但刘秀还是依然坚持让他到洛阳再说。

也不能说刘秀做的不对,毕竟皇帝这点权威要有,招你不来是几个意思,但这边越是坚持,彭庞越感觉害怕,越不敢到洛阳去,无奈刘秀只好派人亲自去渔阳招彭庞。

这就算是最后通牒了,彭庞没主意,他的手下倒是很坚决,没一个人同意彭庞去洛阳,这下彭庞彻底没办法了,只好把事做绝,宣布脱离刘秀,开始拥兵自立。

这下就失控了,彭庞既然选择了自己单干,第一个目标就是先收拾朱浮,朱浮虽然嘴皮子可以,但打仗还真不行,很快彭庞就占据了广阳(今北京大兴)、上谷(今河北怀来)的一部分地区。

此时的上谷郡守是耿况,按彭庞的意思,是准备拉着耿况一起干,但耿况很明确地就拒绝了,因为他的儿子耿弇在刘秀那很受刘秀的重用,根本不可能趟这个浑水。所以彭庞向上谷郡纵深的发展受阻。

彭庞的反叛让刘秀有点紧张,因为北方是他的大后方,但此时他却抽不出兵力来对付彭庞,所有兵力都分散在东西两个方向在对付刘永和赤眉军,最后只勉强抽调出邓隆率有限的兵力去阻止彭庞的进一步扩张。

到建武二年(公元26年)秋天,邓隆率军支援朱浮的队伍北上之后,按朱浮的部署在潞南(今北京通县东南)组织防御,朱浮则领兵驻守在雍奴(今天津武清)。两军的距离相隔百里。

刘秀得知朱浮的这种部署,气的脑门子冒烟,马上下诏书告诉朱浮,这么玩如果彭庞攻击其中一部,另一部想去支援都来不及,但晚了,那边彭庞已经开始动手。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1)

彭宠很快就发现汉军部署有问题,马上发兵,一部从正面敲打邓隆,另一部骑兵兜到邓隆的背后,一战将邓隆击败。等邓隆被灭了,朱浮那边才得到消息,这打仗也确实是不专业。

这仗之后,彭庞信心大增,开始向右北平和上谷发展。为增强实力,解除后顾之忧,彭庞派人给北边的匈奴各种送钱送美女,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匈奴这边也算够意思,派了七千骑兵来配合彭庞的作战。

彭庞搞定北边,南边的张步和富平这些势力,彭庞也派人过去联合,随后便拿下了南边的一些地区,并于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自立为燕王。

彭庞这边给自己封了王,旁边自然有样学样。涿郡太守张丰也趁乱脱离刘秀,自己搞独立。并主动和彭庞达成联盟,幽州这地方有点火光四起的意思。

事情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刘秀看来是不能不管了,他在西部先稳住了隗嚣,东边将打的半死的刘永揪住加紧锤的情况下,依然组织兵力认真对付彭宠。

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五月,刘秀命建威大将军耿弇等诸将进攻渔阳,找彭庞算账。但耿弇接到刘秀的这个命令倒是有点心理负担,因为他的老爸,上谷太守耿况与彭宠算是老朋友,在彭宠在北边攻城略地的时候,耿况这态度怎么看都显得那么暧昧,为了避嫌,耿弇(演音)请求还是将自己留在洛阳比较好。

但刘秀既然已经想好让耿弇领兵,肯定是用人不疑,而且耿弇对渔阳地区也最熟悉,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下诏要耿弇别有什么顾虑,并派经验丰富的王常和耿弇一起去收拾彭庞。要说这王常其实也是一年多以前更始政权的绿林军兵败之后才刚刚投降的刘秀,刘秀这用人确实是够大度。

耿况知道耿弇率军出征,也怕刘秀猜忌,于是派另一个儿子耿国到洛阳,算是送了个质子,表示下忠心,老大是比较客气,但会来事就不能当真不是。刘秀也算够意思,直接就加封耿况为隃麋侯,命耿弇与建义大将军朱佑、还有王常等人抓紧进攻。

汉军首先击败了跟着彭宠凑热闹的张丰,将张丰抓了个活的。在首战告捷后,又进逼至良乡,另一路刘喜的汉军推进到阳乡(今河北固安北)。

面对汉军的大举进攻,彭宠亲自率军迎战刘喜,另派自己的弟弟彭纯在两千多匈奴雇佣军的支持下屯兵军都(今北京昌平南),随时防备耿况的突袭。耿况这会确实是觉悟了,命自己的儿子耿舒出击,将彭纯所率的匈奴骑兵击败,这下彭宠有点难办,进攻就别想了,赶紧收缩,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比较正经。双方暂时进入僵持。

第二年春,看跟着彭宠没什么前途的彭宠部下临阵倒戈,将彭宠将彭宠杀了,投奔汉军,虽然彭宠的儿子彭平接了他爹的班,但没多久,又被自己人反水杀了,这爷俩也是够惨,至此北方的彭宠算是彻底完蛋,刘秀得以顺利的安定北边的局势。

北边基本安定了,但南边出了点问题。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八月,南阳郡堵阳县的董䜣在宛城反了,将刘秀的南阳太守都给抓了起来,不过没过多久,就被刘秀的军队又打回了老家。此时荡平河内(洛阳以北黄河以南)的被刘秀封为广平侯的吴汉正奉命向南发展,接连扫平南阳郡的涅阳(今河南南阳西南)、郦(今南阳北)、穰(今河南邓县)、新野等地,可谓摧枯拉朽、顺风满帆。

但吴汉这人性格粗犷,对手下的军纪管的比较松懈,所以部将和士卒在南阳郡烧杀抢劫这事没少干,口碑非常差,正好刘秀的部将破虏将军邓奉会老家新野,结果发现自己的老家被马汉的汉军糟蹋的一塌糊涂,顿时就怒了,这好不容易把王莽算是推翻了,刘秀这事做的也一样垃圾啊,所以马上起兵脱离刘秀,开始造反。

邓奉第一个打的对象就是罪魁祸首吴汉,毫无防备的吴汉结结实实是挨了一闷棍。击败吴汉后,邓奉占据了新野东南部地区,很快整合了一批反汉的力量,对刘秀的汉政权构成不小的威胁。

吴汉在南阳郡这边的名声算是臭了,刘秀当然也是有所耳闻,于是将吴汉调往北边,让他带着耿弇、盖延进攻轵县(今河南济源南)的青犊军。重新任命岑彭为征南大将军,率领建义大将军朱祐、汉忠将军王常等人去南阳郡作战,对付董䜣和邓奉。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2)

这年十一月,岑彭率军八万进入南阳地区,首先把目标对准了在南阳郡堵阳县的董䜣。

在得知董䜣将要被攻的消息后,邓奉立即前往堵阳县对董䜣进行支援。

由于吴汉在南阳郡这边激起的民愤,以南阳郡子弟为主力的董䜣和邓奉军战斗力异常的强悍,面对人数占优的汉军,一点都不落下风,岑彭打了几个月也没把堵阳县给攻下来,而且建义大将军朱祐还一不小心被邓奉给抓了俘虏。

这仗就一直这么僵持着,汉军的某些部队的后勤供应都出了问题,在这样耗下去,麻烦就比较大了,在洛阳实在是坐不住了的刘秀只得亲自率军南下支援。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夏,刘秀率军进至叶(今河南叶县)时,受到董䜣军队的突袭,前进的方向受阻,还好岑彭的反应比较快,迅速率军击败了董䜣的军队,刘秀才得以到达堵阳前线。

刘秀亲率大军到来,首先使邓奉感到异常紧张,这看样子是彻底打不过了,于是丢下董䜣自己先带兵从堵阳跑了,他这一跑,堵阳就明显是没什么指望了,在刘秀的一番政策攻心、答应善待战俘和百姓的承诺下,董䜣只得向刘秀投降。

邓奉这边也没跑利索,被岑彭、耿弇等人一路尾追,等追到小长安(今河南南阳南),终于将邓奉一举击败,走投无路的邓奉也只好反了建义大将军朱祐,向刘秀投降,本来按刘秀的意思,邓奉毕竟当年是有功的,而且他的反叛,确实有汉军军纪败坏的原因,便准备放他一马,但岑彭和耿弇咽不下这口气,极力向刘秀表示邓奉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不能留,搞的我们损兵折将不说,还死不悔改的反了一年,要不是战败,才指望不上他来投降。

手下主将都如此建议,刘秀也只好听从大多数人的意思,将邓奉处死。南阳郡这总算是平定了。

回头看被调走的吴汉,他在彻底击败青犊军之后,按刘秀的命令,再次攻打上次已经被锤了一顿的刘永。

刘永自上次被打后,因汉军将兵力抽调到其他战场,好不容易获得了点喘息的机会,赶忙联系董宪和张步,将董宪封为海西王,张步封为齐王,有点东山再起的意思。

吴汉南下后,便首先将刘永手下的大将苏茂包围在广乐(今河南虞城北)。这下刘永赶紧来救,于是派兵杀向广乐,吴汉听说还有援兵,便亲自率军迎战,结果走的急了点,竟从马上摔下来伤了膝盖,没办法只得先养伤。

他这边疼的龇牙咧嘴,结果手下人别说送花安慰的心都没有,还一个个的朝吴汉嚷嚷,意思是你这伤就倒下了,搞的大家都军心不稳,这仗还怎么打。听的吴汉血往上涌,一下就从床上弹起来了,命人杀牛宰羊,先吃顿好的,那意思,这仗要是打不赢,日子就不过了。

别说,他这简单粗暴的方式还真的起到了激励三军的作用,于是汉军士气大振。第二天天刚放亮,刘永那边的周建、苏茂还不了解这边的状况,想着趁吴汉受伤,给吴汉来个狠的,结果没想到吴汉这边已经打满了鸡血,汉军像开了挂,奋力向周建、苏茂发起还击,便宜没占上的周建、苏茂反过来被吴汉打的灰头土脸,不但被杀的大败,连广乐(今河南虞城北)都没法守了,只得弃城突围跑路。

吴汉留一部分兵力守住广乐(今河南虞城北),带着膝伤自和盖延率大军一路将周建、苏茂追到刘永驻守的睢阳(今河南商丘市)。这下连刘永都成了瓮中之鳖,吴汉可以喘口气指挥着汉军轮番对睢阳发起围攻,这一折腾就是两个月,到建武三年(公元27年)七月,睢阳城中粮食消耗殆尽,刘永没法再坚持,只得带着周建、苏茂突围跑到谯(今安徽亳州)。

汉军已经追上瘾了,盖延一路咬住刘永,刘永这路马上就到头了。

刘永被打成这样,他的部将先急了,将刘永的头砍了,直接打包就投降了汉军。周建、苏茂算是眼神好使的,一看情况不对,拔脚就跑,一路跑到垂惠(今安徽蒙城)。这俩人算是比较够意思,将刘永的儿子刘纡立为梁王,但此时实际上已经大势已去,刘秀都已经看不上他们这对手,将吴汉和盖延等人的主力调往其他战区。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3)

直到一年多以后,闲下来的刘秀才将捕虏将军马武调回来,让他率军两万与骑都尉王霸分别对刘纡、周建进行围剿,将他们盘踞的垂惠(今安徽蒙城)包围了起来。

这一围,又是几个月,到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二月,时间是耗的够长,但刘纡、周建这回确实能撑,这时苏茂终于率大批援军前来救援,将正在专心攻城的马武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战就被苏茂击溃,马武只得撤,但当撤到王霸的军中时,王霸竟然连军营都不让马武进,大门关的紧紧的,那意思你爱上哪上哪。马武被这塑料友谊伤透了心,只好回军硬着头皮和苏茂他们死磕。

王霸这做法搞的自己手下都有点看不下去了,纷纷主动要求出战,这时候王霸才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他说苏茂这家伙士气正旺,而且全是精锐,此时硬上显然得不偿失,不救马武,会让苏茂误认为自己和马武不和,使苏茂对自己放松警惕,这样才有利于接下来对苏茂进行突然的打击。

这话说得看上去有点道理,但是马武那边就比较惨了,被苏茂揪住一通乱打。马武这会是没活路了,只能拼命硬顶,碰上不要命的,苏茂打的也是相当辛苦,可是马武这还真一时半会打不死。

形势到这个时候了,王霸手下这帮人觉得得赶紧出击了,不然马武真的得被打死,王霸也觉得马武挨的也差不多了,于是从背后对苏茂发起突然袭击,打马武已经累得够呛的苏茂、周建,被王霸这一通搅和,成了两面受攻的态势,只好选择撤退,但在准备撤回垂惠(今安徽蒙城)的时候,负责守城的周建的侄子竟然叛变了,将城门紧闭,这下不好办了,后边还有追兵,只得往其他方向跑,这事搞的周建连气带病,半路就死了。

苏茂无奈跑到了下邳(今江苏宿迁西北)投奔了海西王董宪。刘纡在瞎跑了一圈后,最终也跑到董宪这来抱团。

随便就称王这事本来就让人忌讳,这会还拉帮结派,刘秀自然是不能忍,于是派盖延去收拾董宪,开始倒是看上去挺顺利,盖延很快便拿下了董宪所占据的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说是看上去很顺利,是因为这还真是董宪的一个圈套,董宪这边不久就将占据兰陵的盖延打的大败,战败的盖延不得已退往郯城。

屋漏偏逢连阴雨,这刚跑到半路,盖延的手下庞萌便反水了,拉走了部分兵力,一路杀到彭城。在彭城占住脚后,就开始对盖延发起进攻。这下盖延这形势有点不妙了,兵力损失不说,还被两边夹击,于是只好再退,直到北上渡过泗水河才算甩掉追兵。

见追不上盖延,庞萌转头去攻桃城(今山东宁阳)。

庞萌的叛变让刘秀很生气,因为这人本来就是绿林军的降将,刘秀自己感觉对他算是可以了,竟然背叛自己,实在是有点让人窝心,生气归生气,关键是这会那边的形势看上去有点失控,刘秀决定亲自率军去解决这问题。

他这边领兵杀过来,庞萌也得到了董宪的支持,董宪已经率主力进驻兰陵,并发兵三万,和庞萌共同攻打桃城。

刘秀命各路汉军主力向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集结,为了争取时间,他命三千骑兵火速占领亢父(今山东济宁西南),作为进攻任城的据点。

此时正在进攻桃城的庞萌得知刘秀正在逼近,想趁刘秀立足未稳给刘秀个下马威,便暂时停止攻城,调兵杀向刘秀。但是不管他怎么挑战,骂得多难听,刘秀就是不为所动,他要忍,忍的自己的这帮人休息好了,后续部队上来再和庞萌交战。

数天后,吴汉、盖延、王常、马武、王霸等人纷纷赶到后,刘秀开始主动出击。庞萌前面没打着刘秀,这会正在加紧对桃城的围攻,结果城还没攻下来,刘秀这边就开始了对他的进攻,这下攻城这活是没法干了,只好和董宪派来的苏茂等人赶紧跑,去和兰陵的董宪会合。

这时董宪已经到了昌虑(今山东藤县东南),在与苏茂会合后,董宪率军在新阳(今山东枣庄西北)设防,阻止刘秀南下。但这工作他做的有点晚了,还没等防御阵地建好,便被刘秀派来的吴汉攻克。董宪无奈只好又退回昌虑,并派人守住建阳(今山东枣庄西南),以保护自己的侧翼。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4)

此时的刘秀已经进驻至蕃县(今山东藤县),与董宪的主力相距百里。距离不算远,所以手下诸将都建议速战速决,但刘秀又停下来了,因为他判断,董宪除了身边的一批死忠,周边建阳附近的盟军虽然比较猛,不过对董宪的支持无非是想捞好处,董宪能给的肯定有限,等着这些人粮草耗尽,董宪再无法供应时,自然会退兵,没好处能给董宪卖命才怪。

果然和刘秀的预料一样,不久后,董宪的盟军便开始分化,刘秀看到时机成熟,命各路汉军对董宪开始进行战略包围。

刘秀的汉军将董宪围在昌虑(今山东藤县东南),这一打就是连续不停的三天三夜,被刘秀加班打,董宪终于还是顶不住了,只能突围,这下队伍是散了,除一部分留在城内向刘秀投降外,董宪和庞萌率另一部分残部逃到缯山(今山东枣庄东),苏茂跑到另一个方向,投奔了先前被刘永封的那个齐王张步。

董宪和庞萌跑到山里躲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收拾了几百逃散的散兵,最后在郯城自家守军的接应下回到郯城,这才结束了惨兮兮的驴友生活。不过这好日子没过几天,刘秀的手下大将就杀到了郯城,以郯城的防守力量,守是守不住的,这辈子都守不住,董宪和庞萌只好放弃郯城,逃往朐城(今江苏连云港西南)。

对了还忘了一个人,刘永的儿子刘纡,这哥们逃出郯城后竟不知道往哪去,脑子里一片空白,既然他脑瓜子成这样了,看来留着也没啥用,所以手下的将领高扈便将他头砍下来投降了吴汉,这脑袋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现在梁地这块算是被刘秀全部拿下了,但董宪、庞萌这俩人总归是不安定因素,所以命吴汉继续追,往死里打就对了。吴汉实际上也没歇着,一直在撵着董宪的屁股追到朐城(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并迅速对朐城进行包围。

但攻城这事在那时来讲都是高难度动作,最稳的办法其实就是围着,把城里的守军饿的手都抬不起来,城外攻击的一方疯狂收割城里人种的粮食,天天野炊,一通连吃带浪费,硬生生搞的城里人从肚子到内心都是绝望的。

围困到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元月,朐城(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彻底断粮,董宪和庞萌这俩浓眉大眼的家伙悄悄地带了几个亲信就从朐城出来跑路了,也没走多远,就受到琅琊太守的追杀,结果只能往人迹罕至的沼泽中跑。

董宪跑的算是够仓促,连老婆孩子都丢在了朐城,这个没良心的,不过吴汉可顾不上批评这个渣男,趁着董宪和庞萌跑路,一举攻克了朐城,把董宪的家小都抓了个活的,这路数可就真是占有你家女人,打你家孩子的节奏了。这事传到董宪耳朵里,让董宪有点绝望,于是又悄悄带人脱离了庞萌,打算去向吴汉投降,但这时候已经晚了,被吴汉手下一直在追击他的校尉韩湛抓个正着,二话不说就给杀了,庞萌也没落到啥好结果,另一员汉将黔陵抓住了立功的几乎,将庞萌砍了。这俩人因斩杀了董宪、庞萌,都被刘秀封了侯,可见刘秀对这二位算是恨之入骨了。

把这俩打死了,不是还有个苏茂呢吗,在昌虑(今山东藤县东南)失守之后,苏茂便去投奔张步,但张步也早被刘秀盯上了。

张步起家也算比较早的,在绿林、赤眉闹起来的时候,张步就聚众造王莽的反,后来刘玄称帝之后,将试图接收他地盘的那个更始帝派去的琅琊太守击败,成了一方诸侯。

后来更始帝刘玄封刘永为梁王,刘永不想和张步死磕,就拜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忠节侯,反正青州、徐州那块就算是张步的势力范围了,不过这也是有条件的,张步得替刘永干活,打击刘永的反对者。.

看上去张步是刘永的下属,但归顺刘永也确实让他获得了非常大的实际利益,在刘永的支持下,他的势力范围急剧扩张,一度号称拥兵二十万。这里面有多少水,当然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听起来确实挺吓人。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5)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在对刘永下手的刘秀为了孤立刘永,派人去争取张步,以让他当东莱太守为条件,希望他脱离刘永,刘永当然也不是傻瓜,在刘秀搞外交努力的时候,也派人做张步的工作,不过他的筹码更吸引人,加封张步为齐王。

面前现在是两张饼,比较现实的张步选了大的那个,你把这当成生意无可厚非,买卖不成仁义在,好歹做的圆滑点啊,张步这还真是个直人,反手把刘秀的使者给杀了,这下和刘秀的梁子就结下了。

在刘秀手下大将吴汉将董宪、庞萌打的只有招架之功的时候,建威大将军耿弇已经建议刘秀尽快消灭张步,到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吴汉、王常等人击败获索、富平等地的农民军后,刘秀命耿弇率骑都尉刘歆、泰山太守陈俊东进,和以剧县(今山东昌乐西)为大本营的张步作战。

作为一方军阀,能把地盘发展的这么大,张步还是有点本事的,所以他对刘秀的进攻早有防备,他命大将费邑率军驻扎在历下(今山东济南历下区)、祝阿(今山东济南金庄),并沿钟城(今山东济南南)等地沿着济水设立了数十座大营,以阻止耿弇部的攻击。

耿弇率汉军渡过黄河、济水后,很快便对祝阿守军发起进攻,但他有意为祝阿的守军留了条生路,目的是让战败的费邑军在逃走后散布点恐慌的消息,以打击对方士气。果然,逃到钟城的费邑军带来的悲观情绪,使钟城的守军无心恋战,还没等耿弇打,就自己逃走了。

费邑的济水防线搞的和豆腐渣差不多,轻易被耿弇突破。

仗这么打,费邑当然没办法给张步交代,为堵住耿弇进一步东进,费邑命自己的弟弟费敢控制住巨里(今山东济南东北)的战略要道,使耿弇无法进攻巨里。

这办法还真奏效了,由于山路崎岖、地形复杂的原因,耿弇在通往巨里的道路上确实推进的很慢,而且比较尴尬的是,费邑此时在他身后,虽然没有向他发起进攻,但这显然是有目的的,如果汉军在巨里打成僵持,费邑应该就会在他的后面出狠招了。

所以现在对耿弇威胁最大的其实是费邑,但比较讨厌的是费邑只是在后面深情的看着他的背影,就是不出击,回头去打费邑,必然又是一场攻城的消耗战,没把握,伤亡也肯定很大,需要另想办法。

耿弇命前锋加紧修筑通往巨里的道路,做出一副要对巨里大举进攻的架势,并派人在上次作战中抓获的费邑军的降兵中散布汉军决心拿下巨里的消息。并在随后故意放松对俘虏的看管,使部分俘虏脱逃,之后在得知费邑已经确定知道汉军的作战方向是巨里后,耿弇继续做戏,命人抓紧打造攻城器具,还不停的嚷嚷三天后攻打巨里城。

当然,这消息也是必须让费邑知道的,无非就是多放几个俘虏的问题,不过戏要做像,当然还得多做点工作,耿弇在三天后派一支三千人的部队虚张声势去巨里城外拉起要攻城的架势,另一路主力则由耿弇率领,潜伏在费邑救援巨里必经之路的两侧山坡上。

费邑果然上当了,当他匆匆忙忙领着三万兵马,准备对着耿弇汉军的屁股来一脚的时候,没想到被耿弇居高临下,正捅到腰眼上,费邑军被杀的大败,费邑不但没占着便宜,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巨里城里的费敢得知哥哥被杀,一下慌了手脚,巨里城这点兵想守住也不可能,只好率残部逃往张步驻守的剧县。汉军也不恋战,在占领巨里后,乘胜攻破费邑先前建的,用于防御汉军的几十座营垒,济南地区被耿弇全部控制,在稍作休整后,耿弇率军进抵临淄、西安(今山东桓台东)。

此时守在西安(今山东桓台东)的是张步手下的大将张兰,兵力大概在两万人,临淄的守军大概约为一万人。先打哪里现在是耿弇要考虑的问题,情报显示西安(今山东桓台东)这地方虽然城池比较小,但城防很坚固。而临淄那边虽然是比较大的老城,但城垣相对残破,而且守军较少,两地相距四十里,也不可能迅速相互救援,耿弇决定先打临淄。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6)

虽然西安(今山东桓台东)城里的守军不可能迅速救援临淄,但如果暴露自己的作战意图,那西安(今山东桓台东)城里的张兰必然会分兵加强对临淄的防御,所以耿弇决定迷惑张兰,大张声势的宣布将在五日后发起对西安(今山东桓台东)的进攻,这搞的张兰异常紧张,没日没夜地加强防御,没办法,生死攸关,不得不信啊。

那边张兰严阵以待,这边耿弇命全军连夜向临淄方向开进,本来以为耿弇会进攻西安(今山东桓台东)的临淄守军对汉军的突然杀到准备不足,只守了半天,临淄便被汉军攻破。

西安(今山东桓台东)那边的张兰听说临淄失守,自己这地方没了临淄的牵制作用,肯定是守不住,于是主动撤兵退往剧县(今山东昌乐西)。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应该乘胜进攻剧县(今山东昌乐西),但耿弇却下令全军不得轻举妄动,他要等着张步赶来支援再采取军事行动。

这事搞的手下人都看不懂,按兵力来说,此时的汉军有五万,对剧县之敌是有优势的,为什么非要等张步率大军赶来,那时候强弱对比就会逆转。

耿弇的属下看不懂耿弇的操作,但张步却觉得自己看懂了。耿弇虽然取得了点胜利,但从兵力上来讲,耿弇并不占优势,而且已经处于自己的势力范围,粮草供应什么的未必有那么顺畅,在没有援军的支持下,耿弇根本不足以进行后续的进攻。

在做出这种形势判断后,张步马上率手下大将张兰、张弘等人率二十万之众杀到临淄东面,试图全歼耿弇的汉军。

对于张步的到来,耿弇是比较开心的,早早就加固了临淄的城防,等着张步来攻,反正是不和张步玩大规模的野战,不过避实击虚这事倒是可以搞一搞。所以在加强防御的同时,耿弇率部分兵力进至淄水,诱使张步军进攻,边打边退,待退到自己构筑的防御阵地,命太山太守陈俊等人列阵迎敌,自己亲率精锐骑兵绕到侧翼,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对张步军的侧翼发起攻击。

这仗整整打了一天,面对占据优势的张步军,谋略固然重要,但任何战争更需要的是勇气,耿弇在乱军中左右冲杀,以毫不畏惧的精神鼓舞着汉军的士气,到黄昏时分,终于将张步军击退,但被飞来的一支箭正射在大腿上,耿弇将箭斩断,继续率军收拾残敌,直到收兵时,都没人知道自己的主帅受伤了。

此时刘秀在围剿董宪、庞萌的那个战场,那边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听到耿弇受到张步的大举攻击,便率军前来支援。听说刘秀的大军就要到了,太山太守陈俊建议先以防御为主,等刘秀的大军赶到,再对张步进行反击。

这话当然有道理,但张步却一反平时稳健内敛的作风,说做臣子的怎么能把这难打的对手留给皇帝,第二天就主动向张步军发起攻击。

张步现在的处境是比较尴尬的,因为刘秀大军将要到来的消息他也得到了,他现在面临着的问题是继续打还是撤走的问题,人啊,有时往往就是有的选的时候烦恼比较多,在这种矛盾心理下,还没等他想好,耿弇就冲出来和他玩命了,这倒让他彻底没了打的决心,潜意识里,耿弇敢这么玩,肯定是刘秀就要到了,战肯定不是最佳选择。

问题是,张步这边一直摆出的是攻击阵型,从来没想着撤,张步的优柔寡断客观上给耿弇提供了机会,无所适从的张步军虽然占有人数优势,但在疯狂进攻的耿弇的汉军面前,已经没了气势,被杀的大败。

这口气既然已经泄了,再想鼓起来就难了,现在撤退竟成了唯一选择,张步这边刚计划好撤军,耿弇就已经预计到了,马上亲率部分主力在张步撤退的险要路段设伏,待张步军赶到后,和追击的汉军对张步军来了个前后夹击。

两面受攻使张步军陷入了更大的恐慌,恐惧感使人失去了基本的作战能力,士兵四散溃逃,粮草辎重散落了一路,倒毙的尸体在沿途的几十里道路上随处可见。好不容易退回了剧县,张步将剩余的兵力分成几部分,由自己的兄弟各带一路,坚守各自的城池,互为犄角,采取守势,以应付汉军的下一步进攻。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7)

几天后,刘秀赶到临淄,抱着打群架心态来的刘秀,见耿弇已经将张步打的满地找牙,原定的作战会议便自然变成了表彰会,在这次会议中,刘秀留下了一句流芳千古的励志名言:有志者事竟成。

接下来对张步的作战就比较简单了,实力已经完全逆转的汉军一路平退到平寿(今山东平度),此时被吴汉击败的苏茂带了一万多残兵与张步会合,大家都比较惨了,就别互相埋怨了,但苏茂这显然比较话痨,埋怨张步对耿弇的战术有问题。毕竟是输了,现在说你行你上啊也晚了。

最终张步被汉军打的只剩下最后的堡垒剧县,已经将剧县围起来的刘秀派人给张步和苏茂传话,这话简单粗暴,易于理解,只有一句:能相斩者,封为列侯。

反正能活着,而且有机会封侯的名额只有一个,你们哥俩看着办。最后还是张步比较猛一点,杀了苏茂,到耿弇的军中投降,刘秀也说话算话,将张步封为安丘侯。齐地从此完全被刘秀纳入势力范围。

现在刘秀的势力在东、北、南三面都已经比较稳固,关中地区有征西大将军冯异经营,巴蜀割据的公孙述是一个迟早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占据陇西的隗嚣有点首鼠两端,表面上受刘秀节制,其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

隗嚣出身于陇右(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大族,年轻时因家族背景的关系在州郡做官,也算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人。混得最好的时候曾当过王莽的国师刘歆的属官。后来刘歆死了,隗嚣的靠山没了,就回了老家。

到了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政权眼看着朝不保夕,这时隗嚣的叔叔隗崔和他的弟弟隗义纠集了上邽(今甘肃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的一帮哥们准备起兵造王莽的反。

这时候,隗嚣是不赞成造反的,他不是很喜欢这种暴力的方式,但隗崔这个时候已经发动了数千人开始干了,在相继攻占平襄(今甘肃通渭),把王莽的各种势力杀的杀、赶走的赶走,隗嚣已经被绑上造反的车上了。

经过一番折腾,隗崔算是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时候就得树个招牌,论影响力,那还是得数隗嚣,于是就和隗嚣的弟弟隗义等家族成员共同推举隗嚣为上将军。但隗嚣不想挑这个头,最后被这帮人说的没办法,只好提出个条件,那就是要让他做老大,那大家都得听他的,既然大家能推举他,这就不是条件,隗嚣这才成了这支势力的首领。

这之后,趁着天下大乱,隗嚣所部拿下了雍州,杀了王莽的雍州牧陈庆,陇西、武都、金城、张掖、酒泉等地相继成为隗嚣的势力范围。

到更始二年(公元24年),更始帝刘玄为拉拢隗嚣,任命隗嚣为右将军,这件事其实很多人是反对的,包括隗嚣的叔叔隗崔和他的弟弟隗义,但隗嚣一意孤行,这俩人也没办法,只能心里不爽,到这年冬天,这矛盾终于还是爆发了,隗崔、隗义图谋造更始帝刘玄的反,这事还没付诸行动,就被隗嚣告发了,最终造成隗崔、隗义被更始帝所杀。

这事看上去很难理解,出卖自己的叔叔和弟弟,隗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似乎证据并不充分,更大的可能或许是借刀杀人、排除异己,在权利面前,亲情永远是脆弱的。

但这件事让更始帝刘玄感到了隗嚣的忠诚,加封他为御史大夫。不过他明显高兴的太早,在赤眉军逼近长安,刘秀在洛阳称帝之后,隗嚣见更始政权大势已去,便劝刘玄认清形势,将关中让给刘秀的叔叔刘良,那意思就是皇帝别当了,赶紧投靠刘秀以对抗赤眉军。

这是一个刘玄不可能答应的事情,所以隗嚣参与了策划劫持更始帝刘玄到洛阳归附刘秀的计划,但这事参与的人太多,保密工作没做好,刘玄彻底翻脸,准备抓隗嚣问罪,结果到隗嚣府上折腾了一天,连门都没打进去,到深夜,隗嚣突出重围,带着数十骑死党,冲出了长安城,逃回自己的大本营天水。彻底和更始政权割裂,自立为西州上将军。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8)

趁着关中和中原打的一塌糊涂,隗嚣在陇右猥琐发育,整出很大一块地盘,而且手下有班彪、申屠刚、马援等一批战将,附近的羌族豪强也多为其的盟友,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后来在赤眉军西进的时候,隗嚣将赤眉军打的灰头土脸,赤眉军最终只得回头向东。建武二年(公元26年)因帮助刘秀的部将邓禹平叛,隗嚣形式上依附了刘秀,但只是形式上。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在汉中发展起来的陈仓人吕鲔(伟音)率军数万,趁关中地区不稳定的情况上北上侵入关中,此时刘秀的汉军主力忙于东部的战事,征西大将军冯异在关中的兵力有限,此时隗嚣主动站在了汉军一边,与冯异一起将吕鲔(伟音)击败,并赶出关中。

对于隗嚣这次的表现,刘秀还是非常感激的,专门修书一封,对隗嚣表示感谢,并且提出隗嚣如果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和他单线联系,刘秀这时候的身段还是放的很低的。此时他们的关系可谓是蜜月期。

刘秀之所以对隗嚣这么客气,另一个原因是想让他牵制在巴蜀的公孙述。

公孙述,茂陵(今陕西兴平)人 ,也算是官宦世家,他爹当过河南都尉,因为他爹的这层关系,给他整了个清水(今甘肃省清水)县长。他爹觉得这孩子小,所以在他上任的时候专门给派了个顾问,可没多久,那位顾问就回来了,说是这孩子没法教,不但早熟,而且有能力,根本不是自己能教的了的。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后来公孙述不断升迁,在地方上的口碑非常好,到王莽天凤年间,公孙述南下巴蜀,升任蜀郡太守,政绩也是相当不错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全国都在造王莽的反,公孙述也面临一个选择,这时候南阳人宗成造反的势力比较大,已经占领了汉中,并和另一股王岑带领的造反势力联合,和王莽政权作战,发展到数万人。

看这样子,王莽这官是当不成了,于是公孙述就能把打着刘氏旗号的宗成等人迎接到成都,算是和王莽政权翻脸了,结果宗成这帮家伙进入成都侯,还是一股子土匪习气,大肆抢掠。没想到这帮家伙是这种做派,公孙述很生气,于是动员自己辖区的势力准备拥兵自保。

已经受不了宗成气的当地人当然愿意跟着公孙述这个自己人干。于是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公孙述也谎称恢复汉室的名义,给自己封了个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等官职。以这个名义秘密招兵买马,招募了千余人的武装,开始和宗成决裂。并进攻成都,凭借多年为官在当地积攒的人脉,待到达成都时,公孙述的军队已经发展到数千,并一举击败不得人心的宗成,公孙述开始控制巴蜀。

第二年,更始帝刘玄试图南下抢占巴蜀地盘,派人对巴蜀进行攻击,被公孙述打跑,这一仗使公孙述的蜀地得以巩固,于是在不久后他便自立为蜀王,将都城定在成都。一年后,随着各地割据势力纷纷称帝,公孙述也赶了个时髦,也自立为帝,国号成家。

随着公孙述的势力不断扩大,周边的各种造反势力被公孙述不断收编,这其中就包括占据汉中的吕鲔(伟音)。后来吕鲔(伟音)在被冯异、隗嚣联军击败后,汉中没法待了,跑到巴蜀投奔了公孙述。

公孙述这下成了吕鲔(伟音)的正经老大,当然得为吕鲔(伟音)出这个头,另外从自身来讲,他也想向北发展,扩充自己的地盘,能打回老家去最好。所以数次出兵北上,试图重新夺回汉中,但都被隗嚣击败。

打看来是不那么容易打败,公孙述派人和隗嚣谈,以任命隗嚣为蜀国大司空、扶安王的条件,让隗嚣跟着自己干。这事让隗嚣怎么看都有点搞笑,你小子又打不过我,凭什么给我下委任状,一气之下杀了公孙述的来使,并且出兵教公孙述做人,公孙述又一次被打的大败,暂时放弃了北上的计划。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9)

刘秀这时在东边还没忙完,得知隗嚣在打公孙述,他还是比较开心的,反正你们是打的越狠越好,于是赶紧给隗嚣写信,连吹带捧的客气话说完,就开始鼓励隗嚣南下把公孙述往死里打。

接到刘秀的信,隗嚣马上就给刘秀回了封信,大肆向刘秀诉苦,中心思想就是自己力量薄弱,而且北边三水地区(今宁西同心、盐池、固原等地)还有卢芳虎视眈眈,实在是没有能力对公孙述发起进攻。

这说辞挺好,但刘秀很不开心,在他的内心里,隗嚣不过就是个臣子,对他客气是没工夫收拾他,竟然还蹬鼻子上脸玩起抗命来了,不过此时隗嚣的事还得再放放,教他做人还得腾出手来再说。

此时,已经击败赤眉军进驻长安的冯异也非常忙,因为关中地区还没有平定,到处都是地方豪强的武装,这些趁着天下大乱的机会自立的势力,大的拥兵上万,小的也有数千人,没事就互相抢地盘,谁也不服谁。

冯异得四处灭火,搞的焦头烂额,现在关中这地方豪强林立,他也就只算其中的一支。

原绿林军的延岑,在更始政权兵败后,自己拉出了支人马搞出了一块地盘,在击败并赶走了自己曾经的上司,汉中王刘嘉后,占据了汉中郡,自封为武安王。

膨胀了的延岑又准备打占据武都郡的原绿林军大将李宝,勇气实在是可嘉,不过在他打李宝的时候,公孙述趁机派人北上,攻克南郑,随后占领了他的老巢汉中郡。这下搞的延岑竟然无家可归了,这还不算,被他打败的刘嘉也赶上来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

这下延岑在汉中是待不下去了,只好北上,经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南),翻秦岭往关中跑,好不容易跑到陈仓(今陕西宝鸡陈仓区),还没来得及喘气,就被一直对他恋恋不舍的老上级、老战友刘嘉、李宝率领的大军追上了,这叫一个爱的深沉。

延岑只得迎战,但已经成落水狗的他其实只剩下挨打的份,看看实在是打不过,延岑只好向这二位承认错误,做深刻检查,最终刘嘉看在老下属的面子上,也为了壮大自己实力,就放了延岑一马,让他继续跟着自己干。

这边刚稳住没多久,赤眉军就西进了,原来也是更始政权系统的廖湛(这会大家身份都比较乱),率赤眉军军进攻陈仓,这是不准备给刘嘉这些人活路。不过刘嘉、李宝、延岑这三股势力合在一起也不弱,对他们来讲,打输了就没地待了,于是异常团结、拼力死战,最终廖湛兵败被杀,这下日子总算好过点了,刘嘉派李宝、延岑攻下了扶风,将大军驻扎在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时刻瞄着长安。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九月,占据长安的赤眉军无法容忍旁边有个虎视眈眈的家伙,派大司马逄安率十余万大军对李宝、延岑发起进攻,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在赤眉军的猛烈攻势下最终陷落,李宝、延岑招架不住,被打的大败,比较善于跑的延岑突围而出。李宝显然不善于跑路,只好向逄安投降。

不过李宝这演技比较了得,投降后做起了延岑的卧底,将逄安的兵力部署等重要军事情报秘密派人告诉了延岑。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延岑对逄安发起突袭。逄安匆忙迎战,打的精疲力竭,终于将延岑赶跑准备回营休息的时候,李宝这个内鬼已经派自己的亲信在营中树起了一大堆白旗,以为老窝被占领了的更始军一片哗然,本能让他们选择了逃命,大军已经失控,一直悄悄跟在后面的延岑趁势杀出,被恐惧气氛笼罩的赤眉军死伤十余万,逄安死里逃生,仅带数千人退回长安。

这一战,最大的获益者就是延岑,不仅仅是声望上,在实际利益上,赤眉军被收编的军队使他的实力急剧膨胀,加上关中各地割据势力摄于他的声威投奔而来的人马。延岑自己也膨胀了,有了拿下整个关中的打算。

当然,要做老大的第一步就是把原来的老大先踢到一边,因此延岑再次背叛了刘嘉,脱离刘嘉的控制,率本部人马进占蓝田,挂起了自己的招牌。大肆封官许愿,将张邯、公孙守、吕鲔等地方势力集中到自己的麾下,然后搞起了自己的行政系统,任命地方官员,在自己的地盘里整出了个小朝廷。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10)

延岑的目的是控制整个关中,因此在兵强马壮之后在关中地区大肆扩展,很快便占据了长安,随即两翼展开,一时间所向披靡,西至陈仓、东至刘秀汉军控制的弘农郡(今河南灵宝东北)都已经是延岑的地盘,地占了不少,但麻烦也随之而来。

延岑面临的第一个麻烦是他的这些手下成分复杂,表面上都承认他这一个老大,但是私下里为抢地盘,互相之间打的不可开交,搞的关中地区人心惶惶,这些势力将关中地区能搜刮到的所有资源都用到了战争上,造成关中地区资源严重匮乏,饥荒席卷而来,很多地方出现了人相食的局面。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延岑在关中的口碑已经极差,而且关中也已经很难养活他的这些人马,于是准备向东发展,但是在这之前,他得先解决这会在上林苑(今西安新安)的冯异。建武三年(公元27年)三月, 延岑率张邯、任良来打冯异。结果几波人心怀鬼胎,各干各的,被冯异个个击破,丢下上千人的伤亡退走了,这仗打的延岑声威扫地,眼亮的地方豪强纷纷倒戈,跑来归顺冯异。

这会延岑别说往东发展了,连关中地区是否能够立足都成了问题,为稳妥起见,他派兵攻克析县(今河南西峡县),先保自己的退路。

不过冯异此时完全不给延岑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他命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缠住延岑玩命攻,这就是标准的趁你病、要你命。延岑招架不住,被打的大败,仅投降冯异的就有八千余人。关中这地方延岑玩不下去了,只好向南出武关(今陕西商南)退到南阳郡。

延岑跑了,原本跟着他的那帮人除了吕鲔、张邯等往南投奔了蜀国的公孙述,大多归顺了冯异。冯异在接受了各地豪强的降汉请求后,将这些势力的老大悉数派往洛阳,都城嘛,大城市,地位给你、待遇给你,别在这关中玩命了,至于这些人手底下的士卒,冯异下令尽数遣散,从哪来回哪去,没地的给划地,好好种粮食,别想着在外面抢劫了,满世界都是穷鬼,也抢不着什么东西,何必呢。

冯异在关中搞的一系列政策,其实就是解决社会安定的问题,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安心种地,有饭吃了,谁吃饱了没事干提着脑袋造反。这样做下来的效果很明显,关中地区的战乱终于算是结束了,冯异在关中的人气大增。

先说下被打跑的延岑,在跑到南阳郡不久,刚缓过来一口气的延岑又遇到了刘秀手下大将耿弇,结果被耿弇一通扁,在损失惨重之后,只得继续跑,这一口气又跑到了荆州,已经被打的实力有限的延岑只好投奔占据黎丘(今湖北襄阳)的楚黎王秦丰。

应该说,延岑的运气不错,秦丰此时正在用人之际,因为刘秀的汉军正在南下,这会需要人出头来挡住汉军,于是不但对延岑很客气,甚至把自己的闺女都嫁给他了,但这蜜月先别忙着度,秦丰让延岑率军帮着东阳守将张成防御南下的汉军,于是延岑被派到邓县(今湖北襄阳北)附近的东阳聚驻守,与秦丰的另一部邓县守军相互呼应。

这活延岑干得还行,最初成功阻住了汉军岑彭、傅俊等人的进攻,使汉军数月的时间都没能南下。不过刘秀这会是上升期,随着汉军后续部队的不断增援,在朱佑等汉军加入战场后,延岑他们这边就撑不住了,邓县、东阳相继失守。

建武三年 (公元27年)十一月,在败局已经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延岑、张成只能率残部南逃,结果张成还跑慢了,被汉军诛杀。延岑腿脚是够利索,向着黎丘(今湖北襄阳)一路狂奔,手下的士卒是没法管了,爱咋咋滴吧,最终延岑活着跑到了黎丘(今湖北襄阳)。

实力再次大损的延岑很明白黎丘(今湖北襄阳)这地方很快就会不保,现在他和秦丰谁也别指望谁了,于是等翻过年的 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二月,延岑就拉起自己的人马和秦丰不辞而别,沿丹江向西北方向跑到顺阳县(今湖北十堰均县镇),准备通过武关再次进入汉中。

他这人倒是不多,但动静有点大,得到这个情报后的刘秀马上命右将军邓禹、于匡等人从宛城出兵,去剿灭延岑。

刘秀的金口玉言(没有什么不可能)(11)

不久后,延岑就和邓禹的汉军在顺阳展开一场激战,延岑被击败。于是就跑,跑到武当,再次被邓禹击败,那就继续跑,最终比较擅长田径的延岑还是摆脱了邓禹的围追堵截逃到了他曾经发家的汉中。

跑回汉中后,延岑明白以自己的实力是无法和汉军对抗的,周围看了一圈,最后选择抱巴蜀公孙述的大腿,这当然是公孙述求之不得的事情,公孙述立即就封延岑为汝宁王,任大司马之职,使延岑成为自己的北方屏障,镇守汉中,以阻止刘秀南下。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刘秀的汉军终于还是南下了,延岑势单力薄,面对刘秀的汉军,根本不是对手,火拼当然是不能火拼的,从来就不傻的延岑装装样子比划了几下便退到巴蜀,退到蜀地以后他倒是来劲了,多次向公孙述建议在汉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北上进攻汉军,但都被公孙述拒绝了,理由冠冕堂皇,但真实的想法是对延岑根本就不信任,不过也没办法,延岑前面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名声臭了。

刘秀拿下汉中之后,某种程度上切断了陇右隗嚣与巴蜀公孙述之间的联系,对于隗嚣这个人,开始刘秀还是想极力拉拢的,但隗嚣显然不愿意甘居人下,所以在刘秀请他去洛阳的问题上一直是拒绝的。

在没有完全控制东方之前,刘秀也没能力对隗嚣动手,只能采取分化瓦解的方式,将隗嚣手下非常信任的大臣马援等人笼络的倾向于自己,并经常派太中大夫来歙出使陇右,一方面继续做隗嚣的工作,一方面稳住隗嚣。

到刘永、彭宠这两支东方最大的势力被刘秀灭掉之后,隗嚣明显感到了压力,经反复权衡,终于对刘秀做出了让步,将自己的长子隗恂交给来歙,让他带回洛阳,算是给刘秀交的质子。

此时的隗嚣越来越矛盾,到底继续自立还是归顺刘秀,已经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他的身边,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以文臣谋士为代表的主和派,另一个是以武将为代表的主战派。

主和派认为刘秀已经不可阻挡,以陇右这块地盘,不足以和占据中原的刘秀对砍,但主战派很鄙视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应凭借秦岭天险向南挡住公孙述,然后向东占据关中,守住函谷关,秦朝当年就是这么做的,不说争夺天下,自保肯定没问题。

隗嚣显然是想自立的,不然也不会撑到这会,而且这些武将说的确实有道理,陇右和关中这块地方四面都有关隘阻隔,想守住似乎并不难,但是等等,关中并不在他手里,只是他觉得这个似乎不重要,只要他想,很快就能拿下,很多人把停留在想的阶段的事当成事实,这是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隗嚣也一样。

其实这时候,刘秀已经开始考虑统一巴蜀的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