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东成

马航mh370失联人员是什么职业(王东成马航MH370失联事件)(1)

▲本文经作者王东成(中青院教授)授权发表

为失联的马航MH370,

为我的那九位旅友,

我蘸着泪水写下了些文字。

2018年3月14日

文/王东成

马航MH370事件,一直在向我这个与它“擦肩而过”的“幸存者”诉说,一直在向我这个有幸走进人生第四个“二十年”的人启示些什么。

马航MH370失联,已经四年多了。四年前的3月7日,我的九位旅友登上了这架飞机,再也没有回来。四年间,那架飞机仿佛一直若隐若现地盘旋在我的心头。

2014年2月,我们一些旅友决定去尼泊尔旅游。为了买到低价机票,经验比较丰富的旅友决定自己从航空公司购买机票。因为每个航空公司的低价机票数量有限,结果,我们分别从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购得了9张和14张北京至加德满都的往返机票。

乘马航,往返皆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转机,从首都机场起飞的时间是半夜,俗称“红眼航班”;但是,可以提前大半天飞抵加德满都。乘南航,往返皆从中国的广州转机,从首都机场起飞的时间比较好;但是,得迟后大半天到达加德满都。

我们夫妇和几位好友(大都喜欢文化历史)都不会“抢购”机票,“抢购”机票的事情都由另外一群朋友(大都是摄影“发烧友”)操心费力。因此,为了不让牵头购票的朋友为难,我们表示,乘坐南航还是乘坐马航,我们九人均服从安排;既然马航从首都机场起飞的时间不够好,是“红眼航班”,那么,如果安排我们乘坐马航,我们没有任何意见。

如此这般,我们九人以为乘坐马航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了。谁也没想到,在最后出票的一刹那,牵头购票的朋友们,竟然将我们九人改乘南航,另外九位旅友改乘马航。

就在这一刻,我们这群人就有了完全不同的命运。

2014年3月7日上午,在加德满都的一家宾馆门口,我们与乘坐马航MH370的九位朋友握手告别,相约北京再见。

3月8日清晨,我们乘坐的班机飞抵首都机场。未等走下飞机,已经打开手机的我们,竟然从旅行社打来的电话中得知:本应该在我们之前到达首都机场的马航MH370失联了!我们全都惊呆了!那种感受,我从来没有经历过。

那些日子,我和我的朋友,尤其是我们被改乘南航的九个人,全都沉浸在巨大的痛苦和焦虑中。许多亲人、朋友、同学、学生打电话给我,表达他们的慰问和祝福,为失联者(218名乘客,12位机组人员)痛苦,为我们夫妇和另外七名朋友庆幸。记得我的一位女学生,“第一时间”给我打来电话,哽咽着说:“老师,如果你和师母出事了,琳琳怎么办?我们怎么办?如果是那样,我会哭的,我会痛苦一辈子的……”听了这话,我潸然泪下,心痛如割。

那些日子,我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整天上网,整天守在电视机前,即使去浙江温州讲课的那些天也是如此。

为失联的马航MH370,为我的那九位旅友,我蘸着泪水写下了些文字。

3月24日,我在微博里写道:“亲爱的朋友啊,此时的我,泪水洒在高高的教堂下,洒在片片油菜花田里。那天上的星星是你们的眼睛吗?天上见,天上再相聚,我们还携手一起走!”

3月31日,在微博里我还写道:“烟雨江南是诗,烟雨江南是梦,烟雨江南是怀念。马航未归的朋友啊,想起你们,漫步于绿水青山中的我就心怀歉疚、步履蹒跚。心在风里泪在雨里,怎么就看不见相识相知的你?”“三月阳春讲课江南,得几日清闲,与友人漫步山野乡间。鸟鸣声声,清风习习,桃李簇簇,黄花片片,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尘嚣淡去,本我突显,益发感恩造主,怀念朋友,不禁热泪潸然。红尘啊,你不该是战场,本该是令人珍惜的爱的驿站和田园。”

3月26日,我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发在了我的微博里:“再也回不到从前,因为我的心蓄满了泪水,因为我的心压上了一座大山。博卡拉的雪峰啊,蓝眦尼的经幡,你们告诉我吧,我的朋友在哪里?他们是不是已经登上了回家的航船?请你告诉他们吧,我们把自己都化作了一尊尊雕像,站在风雨中,望着他们回家的路,等他们一万年!”

马航MH370事件,一直在向我这个与它“擦肩而过”的“幸存者”诉说,一直在向我这个有幸走进人生第四个“二十年”的人启示些什么。在静静的聆听中,有一段话一直像洪钟一样回响在我心里:

那个万事万物的主宰,至今还将我留在这个人世上,并非仅仅是对我的一种恩赐,更是因为一些事情我还没有做好、做完;当我离去的那一天,祂希望我也能坦然地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听雨者2018年3月14日记于京北香堂村荷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