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父母的观念是富养儿子穷养女儿。儿子是家庭的希望,女儿到一定年龄都是别人家的人,所以生活物质方面的分配,儿子总是会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而家里需要付出的劳动的地方,女儿总是打头阵,儿子就算临阵脱逃,大人也毫无责怪之意。更有爷爷奶奶一边的助推,每天"祖宗儿,心肝"地叫着,男孩从小就成了温室的花,女儿则成了野外逆风的野草。

更有那些女儿多,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则儿子从小就被稀世珍宝般供养着,长大后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了男子的样貌和担当,除了打牌、赌博,别的技能一概不会。而父母老了才惊觉,原来养老不仅指望不上儿子,每年还会有意想不到的赌债等着父母去填窟窿。

惯子如杀子十大溺爱行为父母必看(老人临走才明白)(1)

余叔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是大的,儿子最小,在那个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的年代,最小的儿子就成了余叔的独苗,成了全家用心浇灌的对象。

一个家庭要宠着、惯着一个孩子,不能少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余叔既勤快又会精打细算,且带点狡黠的精明人。

在八十年代,余叔是村里第一个开新居建红砖房的人,且第一个家里买了电视。他家的电视丰富了好几年邻人的精神生活,让晚上那间买电视厅里挤满了男女老少。那时的他是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应该没人怀疑。

在那个物价平稳的年代,如果 只是在家务农,收入是很突破万元大关的。余叔的钱,都是云南边境承包私人小栋建筑所得。虽然那里路途遥远,很多人也凭能力在那里发了小财。据说余叔在携款回家的途中,三天两夜的车程,为了避免现金被人觊觎,都捆在一床破旧的被子里面,安全地带回了家。在那个扒手多如牛毛的火车上,可见余叔这人心思慎密,胆大心细,极善于藏拙。

惯子如杀子十大溺爱行为父母必看(老人临走才明白)(2)

一位如此能干精明的父亲,还是难以免俗,在对待儿子的教育上,犯了娇生惯养的大忌。

余叔的儿子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大,在那个责任田分到户的年代,他的两个姐姐每年的双抢季节,都会跟父母一样,没日没夜地劳动,而这个半大的小伙子却总是一觉睡到自然醒,起床后也无视大人的辛苦,慢悠悠地拿着钓鱼竿,刮点廋肉或猪肝去水塘里去钓甲鱼或青蛙。这个学习成绩很差的男孩,青少年时期就是这样渡过的。在父母的关照下,肩挑手提,荷锄插秧,这样的农活与他绝缘。除了钓鱼,没见他干过别的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生活,是父辈所为,与他脱节。

后来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染上了打字牌的传统恶习。也许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只要手里有钱,总会座在牌桌上,输光所有的钱才舍得回去。有次牌瘾发作,从余叔手中抢过一张钱就跑了,输光了,心无杂念,一身轻松回了家。在农村还没有麻将的年代,字牌是很多男人的终身爱好。这八十一张牌变化多端 ,有无数种玩法,既烧脑,玩得转还可赢钱。很多男人的副业就靠它。

惯子如杀子十大溺爱行为父母必看(老人临走才明白)(3)

其实对于早早缀学的小余,染上这种习气是自然而然的事,每天游手好闲,他能做什么?

二十多岁时,凭着父亲小康之家的声名在外,小余也娶上了媳妇,婚后 也很快生下了一个女儿。只是媳妇婚后在看清男人的真相后,在三番五次苦口婆心的劝告下无果,提出了离婚。小余依然沉醉于字牌,就算去工地做活,只要有家乡人的地方,这种字牌就不会绝迹。再说身材单薄的他,就算挑灰浆,也连个女人都不如,女人有些一次也能挑四桶,他一个大男人只能挑两桶,更别说能搬砖。早些年他父亲想让他子承父业学 朩工活,愣是学不会。

女人看他这辈子是"狗改不了吃屎",难以戒赌,再加上无一技之长,更兼从未锻炼过的躯干还不如女人耐劳,坚决要求离婚。其实家中靠着勤劳的余叔,日子过得也还富余,但识人入木三分的女人觉得这样的男人不会有好的未来,后半辈子会糟糕透顶,毫不犹豫、冷静理智地处理好两人的共同财产,留下女儿飘然离去。

小余对于前妻的离去,没有丝毫难过,也未见丝毫打击,他觉得没有女人在耳边呱呱叫,他更自由些,牌场上欢畅得很。每天与母亲一前一后,从家里出来 ,再一同归家,除了牌场,哪里都 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

惯子如杀子十大溺爱行为父母必看(老人临走才明白)(4)

父亲虽然恨儿子不争气,也心疼结婚所花费的几万元钱,除了狠狠骂了一顿,却也着急还没有孙子。他也明白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也不想留一个儿子打单身的口实,让人背后嚼舌根。他暗地里筹划给儿子另娶一任。

第二任妻子也是二婚,男人出车祸走的,对于小余的家境也还比较满意。这种相亲式的婚姻总是“难识庐山真面目”,为以后埋下婚姻的隐患。

生下一儿子后,余叔心花怒放,语重心长地叮嘱儿子一定要正视现实,改过前非,走上正途,以后有儿子要养,要有做父亲的担当。这些年所欠赌债,他也记不清给儿子还了十几万了。

然而融入骨子里的习惯,哪能说改就改呢?生了儿子还稳心了,不担心妻子跑了,小余旧态萌复,夜夜和狐朋狗友挑灯奋战,乐不思蜀。很快第二任妻子发现了家庭成员的乐趣、爱好。除了公公一人是干活的,一窝都是闲人。马上与家公商量,要出去打工赚钱,孩子放家里。

惯子如杀子十大溺爱行为父母必看(老人临走才明白)(5)

为了稳定儿媳的情绪,余叔让儿子去女婿的工地上打工,每月定时 寄生活费回来。刚开始那几个月还能守约,按月寄钱。后来连小余的姐夫都 厌烦了,不想让这个小舅子再继续混下去,打发他回了家。只因太懒又太爱赌,还影响其他人干活。

面对恨铁不成钢的男人,女人不得以想要自己出去闯一条路,一狠心忍下儿子,外出 了,有时能地址都 事确定。对于那个跟男人具有同样恶习的婆婆也是深恶痛疾,也没有太多的话。

也不知道第二任妻子在外面呆了几年,连小余前妻生的女儿十三岁那年因脑癌夭折都没回来看过,甚至都 没联系上。偶然听说在外面也有过男人,只是情形也不理想,后来才分了手。

也许是心灰意冷,也许是认命了,女人还是回归了家庭。第一任男人不长命,第二任男人不做为,她也不想再离婚。只是逼着家公要翻新旧房屋,改成洋气的别墅式样。余叔没办法,为了挽救儿子的婚姻,依靠女婿的赞助,改建了旧房。

惯子如杀子十大溺爱行为父母必看(老人临走才明白)(6)

小余建房屋都 没有回家帮忙,反正也帮不了太多忙。而他那个好赌成性的母亲因为经济大权牢牢被 余叔控制,在六十岁那年还选择了去县城打工赚钱,也没有回家。只有公媳两人为房子操劳着。

只是也许余叔这辈子操劳过度,建好房子后,就一病不起,一检查,已是肺癌晚期,医生判定只有六个月的生存期。

仿佛噩梦降临,也似一道 晴天霹雳,这个家庭支撑了几十年的主心骨就要倒下了,炸得余叔的妻儿就如同天要塌般,懵了。余叔妻子 虽然也打了几年工,却一分钱未存,一有空就是麻将。而小余有几年没欠赌债?每年春节前都有讨债人上门,都 依赖于父亲 摆平。

如今这个挑大梁的要走了,谁来继任,谁担得了大任。母亲?小余?还是儿媳妇?除了余叔,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靠谁来养活?

余婶以前带孙女每天饭都 不想做,随便买点东西对付孩子的胃,有时感冒一托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咳嗽咳出血来都 难以带她看医生,只因为自己太爱好打牌了。而且就算孙女死后,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很多人背地里议论是奶奶多年的疏忽而导致孙女体质变差,才舍染此绝症。而小余活了这么多年,除了幼年及少年时期,有几天 没有摸过牌?

惯子如杀子十大溺爱行为父母必看(老人临走才明白)(7)

然而两人对于字牌,就如同于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你,你便是我的全部。两人对字牌的感情只怕远胜那夫妻之情。

如今让儿子推倒以前的生活,象平常男子一样, 忍辱负重、再从荆棘丛中探索出一条路来,他能做到吗?几十年的舒适,早已成为习惯。游手好闲、一切生活中的难题、都 有父亲迎仞而解,与己无关。父亲一旦离去,他拿什么 养活家人?他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吧!

余叔一味地为家庭付出,一心想为后辈创造一个富庶之家,自己一倒下才发现,儿子别说创业,连守成的能力都 没有,以后的生活不知是怎样的烂摊子。而培养出这无能、无知的儿子,与他从小教育对他的教育分不开。

一、从小未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别的孩子都 在和父母体验劳动的艰辛时,小余悠闲地沉醉于自己的乐趣中,与身边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隔开了。就算这辈子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也保不了一世平稳,毫无波澜地渡过,更何况一农家子弟,能一辈子脱产,做个闲人吗?惯得他从小 就好逸恶劳,不诮干活,也不会干活。

二、没有给过他自立的机会。

无论是结婚、生子、建房,还是平常的生活用度,从没有要求过儿子承担养家的责任,都是自己扛着这个家没放手过。“未经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没有经历过任何磨难,哪里懂得生活的不易。不给他自己养小家,自己创立家业的机会,别指望他突然间变成一个沉稳、务实的持家能手。

三、没有给过任何压力 。

除了不养家,每年都会欠下赌债,面对讨债者,都是自己为儿子收拾残局。既没有教育他改过恶习,也没有施过压力。这种为他摆平债务纠纷,让他安然无恙,轻松脱身的行为,无异于助长他的赌愽气焰,是一种默许和放任。如果让他饱尝过债主的铁拳,尝过痛的滋味,说不定没钱时也不至于烂赌。一种从骨子里散发的溺爱,见不得儿子吃一丁点苦,才养出了这个不成器的东西。

惯子如杀子十大溺爱行为父母必看(老人临走才明白)(8)

也许 余叔的顾虑是多余的,一旦责任全部落在他的肩上,他也只能默默扛过去,往前走。如同 《活着》里面的福贵,输得一无所有后,心里 踏实了,开始象个劳动人民一样地干活,让繁重的体力劳动洗涮尽以前熏染的恶习。

结语:孩子长大后有他的责任和义务,如何让孩子立于天地间,不输于人,不做弱者,并不是把他保护 得密不透风,不受委屈,他就强大了。只有让他趁早经历外面那雷霆暴雨般地洗涮,他才有抗击风雨的能力,也有了保护家人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