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报道,2014年9月25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通报全省登革热疫情:截至当日零时,共有18个地级以上市报告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8273例,累计病例数较2013年同期上升1341.29%。其中本地病例8241例,境外感染输入病例32例。病例分布以广州为主,目前共报告登革热病例6986例,且数字仍在增加,陆续出现危重病例,“可以说,2014年是最近10余年来登革热疫情最高峰年份。”那么,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有哪些?为何2014年的疫情会如此严重呢?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它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在世界各地曾多次发生大流行。我国首次经病原学证实的登革热流行发生于1978年的广东省佛山市。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是登革热流行区,随着气候变暖和交通愈加便利,近年发现病例的省区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什么叫做登革热(什么是登革热)(1)

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归为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直径20~50纳米。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约11个千碱基对,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基因组与核心蛋白一起装配成20面对称体的核衣壳。外层为脂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性和特异性抗原。根据抗原性的差异,登革病毒可分为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与乙型脑炎病毒皆有部分交叉免疫反应。4个血清型在我国均被发现。

登革病毒不耐热,在60oC、30分钟,或100oC、2分钟的情况下即可被灭活;但耐低温,在人血清中保存于-20oC可存活5年,-79oC存活8年以上。此外,登革病毒对酸、洗涤剂、乙醚、紫外线、0.65%甲醛溶液敏感。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值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再次释放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临床症状。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

病理改变为肝肾心脑的退行性变,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等症状。潜伏期3~15天,通常为5~8天。典型症状为发热,起病急骤,畏寒高热,24小时内体温可达到40oC,持续5~7天后骤退至正常。部分病例为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

发热时可伴随头痛、眼球后痛,骨、肌肉、关节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早期体征有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肿大。其他症状包括:皮疹,于病程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持续3~4天消退;出血,25%~50%病例有出血现象,多发生在病程的第5~8天;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黑便、皮下出血;约有1/4病例出现轻度肝肿大,个别病例有黄疸。

此病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对呕吐腹泻者适当补液,对出血倾向者使用卡巴克洛、维生素C等。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为3/10000。

需要警惕的是重度登革热。重度登革热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但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缩小症状。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和出血性休克。凶险,进展迅速,多于24小时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罕见,病死率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主要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末以及发热期有传染性,主要局限于发病前6~18小时至发病后第3天,少数患者在病程第6天仍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病毒。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主要以埃及伊蚊为主,在太平洋岛屿和我国广东、广西,则以白纹伊蚊为主。伊蚊吸入带病毒的血液后,病毒在唾腺和神经细胞内复制,吸血后10天,伊蚊即有传播能力,传染期可长达174天,在非流行期间,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因而本病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在广东省为5~11月,海南省为3~12月。常先流行于市镇,后向农村蔓延。

此次疫情来势汹汹,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全球进入登革热高发期,亚洲、南美、非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大量报告相关病例;其次,广州的阴雨天气增多致使疫情传播的控制难度加大;此外,相关社区、单位、工地、居民不配合,加大了防治难度。

参考文献:

广东登革热疫情呈现暴发态势2014.9.26.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4-09/26/content_13048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