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高龄老人是祸还是福(不幸碰到这几类)(1)

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家庭当中有德高望重的老人,就如同拥有了珍宝一般。老人的德行越高,家庭的福气越多。反之,老人没啥德行,那家庭的福气就会逐渐减少。

老人有没有德行,为什么会对家庭,产生重要的影响呢?因为老人是家庭当中的顶梁柱,一旦老人这根顶梁柱歪了,那下面的人就会做错事,甚至走错路。

或者,老人总是做一些让人无语的事儿,子孙后代的日子就不会好过。所谓“老人有德,惠及三代;老人无德,祸害全家”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有德的老人,我们自然要尊重,甚至还要向他们学习。而对于无德的老人,我们该远离他们了,最好不要住在一起。

比如,有些儿媳妇,会遇到一些恶公公,或者恶婆婆。这两代人再怎么相处,还是会火星撞地球。所以说,双方保持距离,各过各的生活,才是相处之道。

在一个家庭当中,不幸碰到这几类老人,那是一家子不幸的开始,最好别住在一起。

家里有高龄老人是祸还是福(不幸碰到这几类)(2)

一、碰到“蛮横无理”的老人,让后代心累。

跟老人相处,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碰到明事理的老人还好,可如果遇到不明事理的老人,那就比较难办了。

你跟老人讲道理,老人跟你耍赖皮;你跟老人谈现实,老人跟你扯来扯去;你跟老人分析一件事的好坏,老人直接倚老卖老。

无论在哪一个家庭,只要出现了蛮横无理的老人,这家人都不会过得幸福。

要么整天争吵,你嫌弃我,我也嫌弃你;要么斗来斗去,你算计我,我也算计你;要么相互看不顺眼,你防着我,我也防着你。

这两代人的“隔阂”,跟双方都不懂得妥协有关。老人觉得,自己是长辈,为什么要让着年轻人呢?年轻人认为,就算你是老人,你也不能蛮横无理。

只能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谁知道谁对谁错。既然如此,分开住会更好。

家里有高龄老人是祸还是福(不幸碰到这几类)(3)

二、碰到“总爱搞事”的老人,让后代心累。

人这种生物,总有这么一个特点——爱搞事。

看到生活风平浪静了,就到处挑拨离间,根本没有想过“挑拨离间”的后果。搞事到了最后,不仅伤人,还害了自己。

隔壁小区有这么一位老人,退休后,就到处跟亲戚说三道四,而且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放心思在父母的身上。于是乎,他就专门找儿女要钱。

第一个月,他要了大儿子一万元,说自己迷上了养生,要买点保健品。第二个月,他拿了二儿子两万元,说看上了某套家具,自己特别喜欢。

孩子也是有苦说不出。把钱给了老人,老人有可能得寸进尺。而不把钱给老人,又觉得说不过去。老人太爱搞事,受伤的终究是儿女。

为了一家人可以活得幸福,为了子孙后代能够过得安稳,老人还是不要搞事了,给自己和子孙积德。

家里有高龄老人是祸还是福(不幸碰到这几类)(4)

三、总爱“挑刺”的老人,会拖垮一个家。

民间有这么一个词,鸡蛋里面挑骨头。

这鸡蛋当中,明明就没有骨头,为什么还要挑骨头呢?因为有些人想“为难”别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你身为孩子,为父母出钱出力,没想到父母对你爱理不理,还说你哪个地方做得不够好,对你一脸嫌弃。你很无奈,为什么父母不能体谅孩子呢?

你身为儿媳妇,已经尽好自己的本分了,没想到公婆还是为难你,到处说你做得不够好,没有别人家的儿媳妇优秀,这让你特别伤心。

总爱挑刺的老人,多半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做,都能获得家人的原谅。其实,只要关系存在裂痕,就很难修复了。

身为孩子,理应尊重老人。而身为老人,理应尊重后代。少点挑刺,多点包容,家庭会更幸福。

家里有高龄老人是祸还是福(不幸碰到这几类)(5)

四、“为老不尊”的老人,会让家庭受阻。

古人有言:“为老不尊,为幼不敬。”

在家庭当中有一定影响力的老人,竟然做出没啥原则,甚至不太好的事儿,那后人也不会尊重老人,反而对他们特别厌恶。

比如《乔家的儿女》中的乔祖望,不仅不照顾孩子,还把一个孩子卖给了别人家。后来,等乔祖望老了,他很疑惑,为什么老大会对我的态度那么差呢?

试想,一个老人,不懂得为家里赚钱,而且喜欢被外人割韭菜,对身边人没啥好的态度,那他还能受到儿女的尊重吗?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你对我好,我才能对你好。盲目用亲情绑架孩子,只会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没必要。

无论在哪个年纪,都该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做好自己的本分。如此,“为老自尊”的老人,才不会被儿女抛弃,晚年过得安稳幸福。

文/舒山有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