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书4课古代诗歌四首(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暑假预学案)(1)

4 古代诗歌四首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竦峙(shǒng)  萧瑟(sè)

B.天涯(yá) 枯藤(téng)

C.沧海(cāng) 碣石(jié)

D.澹澹(dàn) 咏志(yǒng)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按照提示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          ”。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烈或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B.王湾,唐代诗人,他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绝句。

D.《天净沙·秋思》写景由近及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课内品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6.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第7~9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天净沙”是    ,“秋思”是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      ”。

8.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9.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11题。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①急看紫巉岩②。

注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②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10.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字相呼应,写出了       

11.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13题。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一个“   ”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       ,           ”两句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

13.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做简要分析。

综合性学习

14.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辑古诗】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反映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春望.................. 杜甫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品诗句】

(2)下列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游荡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体验中考

1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①③④②

1.A 解析 A项,“竦”读音应为“sǒng”。

2.B 解析 B项的朗读节奏应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1)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D 解析 D项,诗眼应是“断肠人在天涯”。

5.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6.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7.曲牌名 题目 秋思之祖

8.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9.表达了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10.忽 船行之快

11.急切、好奇、惊喜。

12.异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13.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因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思乡而不能回的心理。

14.(1)《思亲集》或《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2)C 解析 C项,该句营造了一种辽阔荒僻、萧瑟悲凉的氛围。

15.C 解析 话题的中心是“乡愁”与诗歌的关系,首先确立总起句③,①句中“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与③句中的“惆怅”联系,⑤句紧承①句举例,②句中的“亦”字最关键,应放在第⑤句后,而④句中的“这么”显然是在指示前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