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如果不能在战斗中吃饱肚子的话,那他们也发挥不出多少有价值的战斗力。毕竟纵然百战老兵们有千般本领在身,空着肚子也是打不了什么仗的。或者说,这些百战老兵不因饥饿而死就已经是不错了,何来空着肚子打仗的道理?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里,日军的部队倒是结结实实品味了一次饿肚子的感觉,饥饿的日军甚至吃光了草根和泥汤。那么在这场战役里,日军到底是怎么沦落至此的呢?

一、仓促的派兵

事实上,在日军的计划里,对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登陆作战,原本是不在计划内的。这倒不是因为日军缺乏准备,而是因为瓜达尔卡纳尔岛原本在他们的控制之下,日军本欲从此岛为跳板攻击澳大利亚,从而夺回因中途岛战役失去的战略主动权。也就是说,日军原本是计划从这里发动强有力的攻势,可现在美军对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攻势打乱了日军的计划,日军不得不调转兵力夺回瓜达尔卡纳尔岛。

瓜达卡纳岛之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饥饿之战)(1)

可在这个先决条件下,日军原本的作战计划就统统失去了作用,他们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军力部署方案。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第八舰队固然可以快速发动反击,依靠七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出其不意的打击了美国海军的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域的力量,迫使损失惨重的美国海军必须丢下岛屿上的陆战一师独自后撤。可是日军却难以尽快调转力量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对据守瓜达尔卡纳尔岛机场区域的美国陆战一师发动攻击,原因也简单,那就是日军的主力部队此刻非常分散。

事实上,日军在这一区域是有较为强大的陆军力量的,在1942年5月组建的日本陆军第17军的力量自从中途岛战役后就被大幅度扩充,战斗力和兵员都十分强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第17军的主力均在外作战,目前正在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军队展开激战。考虑到此时第17军正在科科达小径战役里占据了一定的优势,部分部队已经距离莫尔兹比港只有30英里左右,因此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初期并不打算立刻回撤自己的部队。

瓜达卡纳岛之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饥饿之战)(2)

这样一来,身处拉包尔的日本第17军司令官,日本陆军中将百武晴吉就有些难以抉择了。考虑再三之后,百武晴吉决定暂不放弃在新几内亚的行动,转而决定先派遣有限的部队抵达瓜达尔卡纳尔岛建立桥头堡和进行先期作战。此时百武晴吉能投入的部队包括兵力为3800人的一木支队与兵力为5000余人的第35旅团,两者相加也有近九千人的兵力,在合理状态下,自然是可以轻松完成桥头堡的建立与进行先期作战了。

可这道命令其实下达的十分仓促,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此时并没有足够的船只进行运输,上述两支部队自身也是被分散开的,想要快速聚集力量进攻瓜达尔卡纳尔岛实在是太难了。百武晴吉不是一个菜鸟,他本人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如此仓促的命令实在是让他不安。但他仍旧如此安排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他百武晴吉相信美军的战斗力很弱,部队数量也不会太多,不足以在正面抗衡他的部队。其次就是百武晴吉的作战计划无法自己制订,而是由以'豺狼参谋'辻政信为首的参谋制订的,考虑到参谋们拿出的计划都大同小异,那么百武晴吉能够选择的余地实则不大。(日本军队在制度上,参谋有制订计划的权利,军事主官则是执行权。)

二、进攻与失败

然而,不光百武晴吉的调兵命令来的仓促唐突,他麾下部队的调动一样是十分仓促的。但这种仓促不全是因为命令的突然性,其部队军事主官的判断也有很大影响。比如说最先行动起来的一木支队,该部队本是一个拥有3800人左右的独立支队,拥有一定数量的重武器,人员素质也较为优秀。如果该部队整建制抵达的话,至不济也可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建立一个可以据守的桥头堡,为后续部队的抵达和投入作战创造到一个良好出发阵地。

瓜达卡纳岛之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饥饿之战)(3)

但是一木支队的指挥官一木清直却不是这么想的,他的判断与百武晴吉相仿,认为美军的战斗力不会太过强大,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就能够将美军击败。于是一木清直做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他将自己的部队一分为二,自己带着千余人的兵力分乘6艘驱逐舰先行前往了瓜达尔卡纳尔岛。而一木清直的计划也很简单,他希望能够通过一次快速的突袭击败陆战一师。这种冒失的进攻自然不会成功,一木支队的先遣部队在8月21日的战斗里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包括一木清直在内的千余人尽皆战死。

而一木清直的失败并未给日军敲响什么警钟,唯一的区别就是川口清建率领的第35旅团决定以更快的速度赶往瓜达尔卡纳尔岛,一并前往的还有一木支队的剩余兵力和第4步兵联队。在百武晴吉的第17军主力深陷新几内亚战场的情况下,这已经是百武晴吉所能调动的全部力量了。如果这些部队能够以整建制,装备齐全的状态抵达瓜达尔卡纳尔岛,那么他们确实能够给陆战一师带来较大的威胁。但问题在于,川口清建的第35旅团一样是轻装简从,这是因为日本海军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运力了,所以川口清建只能让部队丢下重武器和大部分辎重。

瓜达卡纳岛之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饥饿之战)(4)

整个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战局从这一刻开始失衡,川口清建所携带的物资十分有限,部队本身就缺乏持久作战的能力。因此川口清建选择尽快对陆战一师据守的伦加防御圈发动攻击,寄望于突破伦加山脊直击美军的亨德森机场。但此计划被偷袭日军在大午角补给站的美军第一突袭营获知,陆战一师迅速调整了自己的防御,在伦加山脊和日军展开了浴血厮杀。双方从9月12日战至14日,川口清建的旅团彻底败退,只能远遁至岛屿另一边固守。此时对于百武晴吉已经没有了任何选择余地,他只能停止在新几内亚的战事,抽调部队赶往瓜达尔卡纳尔岛。

三、战线的溃灭

百武晴吉此时固然是有些慌了手脚,想要急匆匆的抽调部队至瓜达尔卡纳尔岛反扑美军。可是忙昏了头的百武晴吉乃至是日军大本营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在实际情况时都缺乏反击的力量——后勤成了他们的阿喀琉斯之踵。纵观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两次行动,我们都不难看发现这么一个事实,一木支队和第35旅团都被运力不足困扰,部队不能尽速以整建制、装备齐全的方式投入战场,因此都选择了使用驱逐舰快速运载兵力、舍弃重型装备和大部分物资的方式。

瓜达卡纳岛之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饥饿之战)(5)

而日本海军不能够提供足够运力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日军的护航力量不足和缺乏足够的运输船只,无力将一个整建制部队以最快速度送往瓜达尔卡纳尔岛。这一点在整个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都可以发现,日军的护航力量和运输船只都十分匮乏,为了给部队提供足够的补给,往往只能通过驱逐舰进行所谓的'东京特快'。这种运输方式十分低效,仅仅能够在夜晚送上稀少的物资。事实上,百武晴吉的第17军也是通过此方式输送了15000人左右的兵力,加之岛屿上的日军残兵,约有20000人左右的兵力,而补给问题也是日趋严重。

日军为了运输这些兵力和提供最基本的物资,就花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而这段时间里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陆战一师也不断得到增强,仅有少量补给的实在是难以和美军进行正面交锋。但是百武晴吉又不得不发动这样的进攻,一方面是他对自己的部队有一种莫名的自信,并且对美军的实力颇为不屑一顾。一方面则是因为日军大本营的强令,要求他必须夺回瓜达尔卡纳尔岛。此命令无疑是忽视了战场的实际情况,可百武晴吉却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尽速发动进攻。

瓜达卡纳岛之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饥饿之战)(6)

而这种进攻让百武晴吉花去了数日,无论是毫无成效的作战,还是为了在丛林山地中开辟道路,都让百武晴吉麾下的官兵们士气消磨严重,而且补给快速被消耗。很难相信,日军要在这样的局面下发动攻势,但他们确实也是做到了,只是代价却出乎意料的高昂。在苦战至10月26日后,百武晴吉眼见战况对己方越发不利,只能命令自己的部队向后方撤退,尽快脱离和美军的接触,以免部队遭到被美军合围消灭的局势。而此刻,局势已经对他们愈发不利起来,在遭受美军反击的同时,饥饿也开始对他们发动了袭击。

四、饥饿的日军

此时,日军的补给已经下降到了冰点,海军驱逐舰能够送来的补给里不能够满足士兵所需。饥饿开始成为日军最大的敌人。一艘阳炎型驱逐舰能够运送的补给十分有限,一次仅能运送15吨到20吨不等的物资,或是运送150人至200人左右的补充兵员,每个晚上也仅能来回往返一次。同时日本海军的驱逐舰无法进行二次运输,因为天亮后行动就会遭到美军俯冲轰炸机的攻击,为了避免遭到严重的损失,日本海军不得不采取这种低效率的运输方式,后期甚至不得不用快艇和渔船进行运输了。

瓜达卡纳岛之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饥饿之战)(7)

而这些物资通常是被放置在油桶中,内部包括有大米、味增粉、酱油粉、盐、蜡烛、火柴,或是弹药油料。这些满载补给的油桶一般会被放置在木筏上固定,或是多个用绳索固定后在靠近岛屿海岸的位置投下,让其被水流带往海岸或是任其漂浮在原地。这个时候岛屿上的日军必须尽快将物资带回,否则物资就可能在第二天早上被美军的战斗机或是俯冲轰炸机摧毁,让其沉入海中喂鱼。

但是岛屿上的日军通常很难获得这些物资,首先是岛屿上的日军未必能够和驱逐舰达成协调一致,往往驱逐舰投放物资后,这些物资就可能因为没被及时发现而被海水带往远海,或是干脆在第二天被美军摧毁。其次是岛屿上的美军开始转守为攻,其战线向岛屿的东西两侧海岸线推进,日军控制的海岸线越来越小,岛屿上的日军已经难以获取这些物资了。有些胆大包天的美军甚至敢于乘坐巡逻艇和鱼雷艇绕岛巡逻,阻止日军获取这些物资。

瓜达卡纳岛之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饥饿之战)(8)

更关键的问题是,就算日军每天能够获得数艘驱逐舰的投放的补给,充其量也不过是百余吨,要想维持岛屿上的日军生存显然是不够的,同时日军还在不断的向岛屿输送兵力,本质上只是一种徒劳无功的举动,除了让挨饿的人增加外毫无意义可言。在岛屿上的日军每天都要和饥饿作伴,面对粮食不够吃的日军,不得不搜刮一切能吃的东西,椰子、老鼠、螃蟹、草根、树皮和泥汤都被他们吃掉了,可饶是如此仍旧不足以保证生存所需。在1942年10月末1942年2月初,被孤立在瓜岛上的日军都只能被饥饿所折磨。

结语

根据美军的记录,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投入了约3.6万人,其中阵亡者超过半数,大部分都是被饿死。饥饿大幅度影响了日军的战斗力,脆弱的补给让日军士兵们只能在饥饿中饱受煎熬。可以说,日军在瓜达尔卡尔岛上的失败,并非是作战上的失败所致,更多地还是因为后勤补给上的失败所导致的。

参考文献:《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日记》

《恶魔的饱食——旧日本帝国陆军伙食一席谈》

《太平洋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