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位置图(这些人和事就完全消失了)(1)

刘玉英在县中念书时就是校花,夏季里,一件掐腰的素花小褂穿在身上,走起路来风摆柳一样。刘玉英有一双月牙似的眼睛,笑起来就像一弯下弦月,特别有韵味。她不单人长得俊美,唱歌跳舞也是出了名的。刘玉英喜欢在说话的中间发一声“哎呀——我的妈”,以致许多人都不知不觉模仿她微蹙眉头的样子“哎呀——我的妈”起来。

那时流行打莲枪,吃过晚饭,大家都爱跑到万年台看大姑娘小媳妇打莲枪。每年的春节还有劳动节和国庆节,万年台绝对是最热闹的地方,人们整天沉浸在欢乐之中。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打腰鼓,也有唱黄梅戏唱倒倒戏的,再后来,又有打军乐鼓的学生队、庞大的管乐队,还有排练队列操的,等等。开群众大会时,工农兵学商组成一个个专门方块队形,手举开国领袖人物的巨幅画像、彩旗、各种款式的标语牌。唱的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嗨啦啦啦啦——嗨啦啦啦啦……”但是,这些都比不上刘玉英打莲枪吸引人。

打莲枪也叫打莲湘,本是一种卖艺或乞讨手段,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喜事等,就有人在公共场所表演,演后收钱。也有人在春节时到沿街店铺门前表演,并唱出吉利好听歌词,主人也愿意赏点钱或食品等。后来街道上一些团员青年和文艺积极分子出来组织大家,将打莲枪变成一种极具观赏性的群众自娱自乐活动。在广场上可组成十字、井字队形,数十数百人同进同退,起步、转棒、敲肩、敲地、转身,男女交错对击,一起一落,动作整齐划一。一套莲枪有50余个动作,光腿部动作就有蹲步、马步和弓步等,还要配合手部动作。最难的动作,要属让莲枪在五个手指间灵活流转。刘玉英那时已在工农旅社上班了,她走到哪里都是最有吸引力的,身边总是围着一批追随者。线条优美的刘玉英打莲枪的样子也是最美的,垫步、跨步、弓步,一对大眼里流波闪闪,舞、打、跳、跃,一起一落,节奏鲜明,动作活泼,丰沛的双乳在胸前的衣裳里面鲜活地跳跃着,一耸一耸的,看得人心头别别跳,许多人像是都变傻呆了。

刘玉英手里的莲枪约有三四尺长,是用盈手一握的竹竿做成。竹竿两头挖有七八寸长的空洞,只留两边的竹片连着整体,其间有一根铁丝直通上下,穿着十几个铜钱,轻轻一挥动,就会哗啦啦发出声响。刘玉英玉葱一样的手指握住竹竿中间,腕间一抖,莲枪摇打起来,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哗啦哗啦的铜钱便随动作缓急发出各种清脆悦耳的声音。因为刘玉英的莲枪做得十分精致,两端饰有花穗彩绸,吊着一个红绣球,打将起来,红绣球翩翩起舞,很是抢眼。

刘玉英总是边走边打边唱边舞,只见莲枪在她的身上上下翻滚,左右开弓,前后拍打,有板有眼,十分精彩好看。身姿高高,脸蛋妩媚的刘玉英一袭红衣,窄窄的腰间扎一条黑丝绒挑花小围兜,领着一队人边舞边唱:“同志哥呀喂你听我唱……荷花一朵喂呀一朵海棠花……”或者是:“春天里来百花开……郎格郎里郎格郎里……”众人的莲枪,时而在双手间旋转,时而在脚下穿梭,通过走位变换出各式各样的队形。她们脚下踩着《四季调》或是《八月桂花遍地开》乐曲,排成直线与圆圈队形,左脚上前一步,大家右手拿的莲枪往左半身上打,右脚上前一步,左手拿的莲枪往右半身上打,从脚膝到肩膀各关节上各敲一下。然后将莲枪在手指上旋转四圈,这样连续敲打,循环而成莲枪舞。莲枪发出整齐划一的“呛啷、呛啷”“呛啷啷——”的响声,音质清脆,爽朗悦耳,有一种跳跃的感觉,特别能激起人的欢快情绪。

可惜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刘玉英的父亲在乡下供销社工作,四清运动中突然被逮捕,因要退赔公款,镇上的家也给抄了。她妈领着她跟两个弟弟搬到一处老屋的阁楼上住,木楼梯一踩上去发出吱吱咯咯的呻吟,让人心惊肉跳的。屋脊上有个老虎窗,邻居家的猫和鸽子常常轻踩着瓦片跑到窗前来探望,晚上推开窗,仰头能看到天上星星……自那以后,再也看不到刘玉英出来打莲枪了。不久,刘玉英就经人介绍嫁到邻县去了,听说丈夫是个在朝鲜战场上失去了两条腿的荣军,比她大十多岁。荣军是功臣,娶了刘玉英什么也不怕。

晚上,万年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