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生于靖康山河破碎的乱世,活了85岁,熬死了5个皇帝,却终究没有见到九州同的那天,带着莫大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和那个时代很多人一样,他的一生只有一个梦想:收复故土,也为这个梦想为之努力,敢说敢做,没事就对别人喊口号。

当时的朝廷,也不是没有主战派,但大多都是郁郁不得志之人,毕竟主和派最大的后台就是皇帝赵构,所以经常惹的主和派不开心,陆游的仕途也不是很好。想起来了就把陆游召回朝廷,但又看不顺眼又把他贬谪,又召唤回来,待不了多久又贬出去。

淳熙十三年(1186年),朝廷又准备起用陆游了。这时陆游心情大好,此时他已经年过花甲了,他顶着满头白发,迎着满面春风来到了临安。这一天他入住京城的一家酒店,准备第二天去觐见皇上。

陆游多年后重临京城,想起了很多事,外加窗外下了一夜的春雨,感慨颇多,写下一首风格凄美、韵味深沉的诗作,成为史上广泛传诵的名作。

陆游的爱国情意诗句(陆游晚年写下一首诗)(1)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诗和陆游“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等大部分激越风格不同,全诗颇多凄美、忧郁之风,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隐含其中,像“世味薄似纱”的感慨、“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举动,更是能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情绪。

“世味年来薄似纱”,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纱,上来就感叹世味薄凉,把情感色彩渲染得十分鲜明。陆游的一生起起伏伏,经历了太多,心里也非常的清楚当今世道如何。“世味”如“薄纱”,一个比喻瞬间引起读者共鸣,能够体会到作者当时心情。

陆游的爱国情意诗句(陆游晚年写下一首诗)(2)

“谁令骑马客京华”,多年受排挤未受重视的我,这个时候,突然召我入京又所为何事。这个时候又是“客京华”,说明虽然被召入京,但却不确定就能见到皇上,只能暂时在客栈待着等着被召见安排工作。

首联这两句一出来,其实我们能够感受到陆游心中的矛盾。一方面可能之前对这种事已经见多了,也习惯了,之前每次都抱着希望而来,但到头都是失望而离去,所以不太想折腾;另一方面自己都一把年纪了,满腔爱国热情又想伸展,所以才有了接下来的两句。

陆游的爱国情意诗句(陆游晚年写下一首诗)(3)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千古名句,如果单拎出来这句非常清新美好,有声有色有画面的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我们结合首联来看,就知道陆游心中矛盾,忧愁难消,百无聊赖,以至于彻夜难眠,听着窗外春雨,家事国事天下事齐涌上了心头,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深巷中传来了小贩们叫卖杏花的声音。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白天,闲极无聊,所以时而写草书来打发时间,时而在晴天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品茶,看似诗情画意、闲情逸致,实则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所以又有了最后尾联自我解嘲自我安慰的两句。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不要害怕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山阴老家。在这里,作者直接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

陆游的爱国情意诗句(陆游晚年写下一首诗)(4)

“素衣”和“风尘”,一个代表自己,一个代表客居的京城之地,按照往常惯例,这京城并不是久待之地,自己满腔热忱在这个表面看似繁华明媚的京城显得格格不入,没准这次召回屁股还没坐热就又被贬谪了,满腔热忱又被辜负殆尽。

陆游没有猜错,事实却是如此,陆游虽然矛盾,但一有机会还是挥洒豪情发光发热,但他满心热情并没有得到回报。不久,陆游劝告光宗带头节俭,以尚风化,却被谏官弹劾,说陆游“喜论恢复”却又“不合时宜”,主和派随即群起攻之,当权者给陆游加上了“嘲咏风月”的罪名又将其削职罢官。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