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唐婷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爱逛博物馆的你,想必见过不少流光溢彩的金玉之宝。

那么,带着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要不要来了解一下?请跟随国家图书馆专家的指引,开启一趟古籍探宝之旅吧。

《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

现存最早的《梦溪笔谈》刻本

说到北宋时期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大家想必不会陌生。在中国科技史上有着重要价值的这部书有着多个版本。遗憾的是,现在已经见不到它最初的模样了。

自己收藏的五百多册珍稀古籍,带着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了解一下(1)

《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二十六卷

我们现在看到的《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是元大德九年(1305)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是现存最早的《梦溪笔谈》刻本。

你可能注意到了,这部古籍有些特别,文字集中在纸张的中间,四周留白部分比较多。

“这个刻本是蝴蝶装,其特点是开本宏朗、装帧考究、版刻精湛,是元代书院刻本的代表佳作,现藏于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展览部副主任顾恒介绍道。

自己收藏的五百多册珍稀古籍,带着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了解一下(2)

《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二十六卷

蝴蝶装是古籍装帧形式的一种。因书叶的中缝被黏在书皮上,书叶形状以及开合的样式像蝴蝶展开双翅,故称为“蝴蝶装”。

不同于政府官刻及私坊刻书,书院刻本主要供书院师生使用。有研究者推断,《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中较多的留白部分主要是为了便于学子做笔记,这在元代刻书中也别具一格。

不仅“外貌”特别,更有深刻内涵。顾恒介绍,《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前有沈括自序,后有陈氏序,其中记述的除了科技成就外,还有赋税徭役扰民、典制礼仪的演变等社会历史事实,也极具参考价值。

宋刻本《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

绝妙宋刻珠联璧合

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柳宗元字子厚,唐河东解县人,世称“柳河东”。这两位唐代大文学家的诗文主要收录在《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中。

自己收藏的五百多册珍稀古籍,带着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了解一下(3)

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昌黎先生集》

这两部书的宋刻本流传下来的极少。我们看到的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则是这个版本现今唯一的留存。

自己收藏的五百多册珍稀古籍,带着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了解一下(4)

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昌黎先生集》

宋咸淳(1265—1274) 时,廖莹中世綵堂所刻唐韩愈、柳宗元二集,字体版式悉同,下鱼尾下方均镌“世綵堂”字样,且各卷后有篆文“世綵廖氏刻梓家塾”牌记。

自己收藏的五百多册珍稀古籍,带着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了解一下(5)

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河东先生集》

“这两部书字体隽秀,刀法剔透,纸莹墨润,字体在褚柳间,精雅绝伦,历来被藏书家誉为传世的无上神品。”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介绍,相传印书的墨中还添加了麝香等物,尤为特别。

自己收藏的五百多册珍稀古籍,带着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了解一下(6)

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河东先生集》

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向称双璧,传世或合或分,观诸藏印,其分合之迹,显然可辨。几经流传,这两部书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可谓是绝妙宋刻珠联璧合。

唐写本《辩亡论》

敦煌遗书唐人写本中的翘楚

今年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20周年。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大量的古文献,被称为敦煌遗书。其中16000余件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是该馆“四大专藏”之一。

“《辩亡论》全文分上下两篇,我们现在看到的唐写本《辩亡论》是上篇。黄纸墨书,工楷写就,字体舒朗俊秀,此写本是敦煌遗书唐人写本中的翘楚。”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介绍道。

自己收藏的五百多册珍稀古籍,带着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了解一下(7)

唐写本《辩亡论》

你可能会好奇,古时书写用的黄纸是如何制成的?林世田介绍,黄纸由黄檗汁染制而成,之所以用黄檗染纸,一来染出的颜色端庄宁静,二来它是一种药材,有驱虫的作用,可以起到防蛀的效果。

如果不慎写了错字,古人会采用专门的”涂改液” ——矿物雌黄制成的颜料将误字涂抹掉,再加以改写。

“渐渐地,‘雌黄’一词便有了更改的含义,而随意的更改便被称为‘信口雌黄’。在唐写本《辩亡论》中也能找到几处涂改的痕迹,这也说明该书经过了严格校勘。” 林世田指出。

自己收藏的五百多册珍稀古籍,带着千年墨香的古籍珍品了解一下(8)

唐写本《辩亡论》

包括唐写本《辩亡论》在内,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大部分都为卷轴装。卷轴装是中国古书的一种装祯形式,它是将纸张粘连成长幅,将以竹木材料制成的轴粘在纸的一端,把书幅由左向右收卷在轴上。

写卷卷面上下边框之间,有墨线绘成的行格栏线,称为乌丝栏。在书叶卷面上绘出行格的形制也可以溯源到编连的竹简。印刷术发展起来以后,刻本与活字印刷古籍也大多保留了行格栏线这一形制。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编辑:张爽

审核:朱丽

终审:冷文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