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谈华为艰难(任正非寒气逼人)(1)

任正非近日在华为内部发文称,全球经济面临衰退、消费力下降等情况,为保证度过未来三年危机,“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任正非,可谓“寒气逼人”了。

当然了,任正非的本意是将“寒气”传递给每一个华为人,却不曾想到,也传递给了很多局外人。这难免不令对宏观经济敏感的朋友再次思考,是否未来三年我们仍要勒紧腰带过苦日子?

任正非将未来三年称之为“三年艰难时期”,而我们举目全球经济,欧洲国家的确有经济衰退的征兆。

就在8月22日一大早,闲闲财经看到的新闻是,德国央行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德国今秋通胀率可能达到10%以上,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一场乌克兰危机,美国成功将本土通胀转移欧洲,激进加息与高油价如影随形,对于某人来说可谓是神来之笔。受危机直接影响的欧洲国家,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的新兴经济体,已经水深火热了。有的已经衰退,有的正在衰退的路上。

关键还是要看美国,美国敢于激进加息,说明主动权仍然在他们手里,显然大幅衰退可能性不大。就全球经济而言,曙光不在西方世界,而是在东方世界。

消费力下降在2022年上半年已经出现了,这不难理解,美国从撒钱切换到加息,是造成全球消费下降的直接推手,但消费复苏,也不至于悲观好几年。

总体而言,我们的确看到某些国家和地区陷入经济衰退,拖累全球经济,但美国凭借着其“强大”的转移国内矛盾能力,大概率会在短暂休整后,再度复苏。

也就是说,对全球宏观经济而言,很难再出现一个“三年艰难时期”,对于华为来说,的确面临重大挑战。

任正非谈华为艰难(任正非寒气逼人)(2)

有网友表示,华为都遭遇“困难”了,宏观经济可能会更加艰难。

很显然是任正非的“寒气”,传递给互联网了。

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事实上,华为的确遭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正像任正非所言,华为的“生命喘息期”在2023年和2024年,并且仍不能确定是否能够突围。

闲闲财经认为,华为当前遭遇3大挑战,正是任正非提出“三年艰难时期”的历史大背景。

其一、国内5G建设高峰已过

通过对一些上市公司的观察,闲闲财经得出的观点是,国内5G建设的高峰出现在2020年,之后呈现逐步放缓的态势。

2022年3月,孟晚舟针对华为2021年业绩下滑,就给出了一个观点“中国的5G建设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合乎咱家以上判断。

众所周知,华为在遭遇美国多轮制裁之后,海外5G建设业务拓展十分不顺,再加上国内5G建设趋缓,华为的这项业务在未来几年恐怕仍将呈现萎缩态势。

其二、智能手机业务遭遇重大挑战

因芯片卡脖子问题,华为手机几乎没有了竞争优势,正像5G业务一样,当前均处于“战略收缩”阶段。

当然了,或许有人反驳,华为的“折叠屏”手机,仿佛仍有市场竞争力,闲闲财经认为,这不过是华为继续延续手机业务的策略罢了,倘若不在硬件上进行创新,华为手机恐怕已无市场。同时,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折叠屏”是否是未来发展趋势,仍值得推敲。

毋庸置疑的是,华为在5G基础建设与智能手机两个领域均遭遇重大挑战,必须开拓新的业务进行弥补。

任正非谈华为艰难(任正非寒气逼人)(3)

其三、汽车业务仍在亏损

对于华为来说,汽车业务,无疑是一个弥补智能手机严重下滑的关键。

7月7日,余承东表示,在汽车领域“华为每年投入研发十几亿美元,目前也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直接和间接研发人员高达10000人,其中70%研发人员都在研发智能辅助驾驶上面。”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个问题是,汽车不像手机,这是一个投资周期、验证时间都比较长的行业,项目亏损太正常不过了。

所以,任正非指出2023-2024年是华为的“生命喘息期”,这个时间其实就在考验华为能否在智能汽车领域里实现突破。

闲闲财经观察:华为汽车业务想要复制曾经在手机领域里的成功,恐怕非常艰难,并且已经有从赛道跑出来的企业,也有技术脱颖而出的企业,华为优势并不突出。对于华为来说,汽车业务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总体而言,任正非称未来三年是华为的“三年艰难时期”,一点也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