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1)

王璐瑶 设计

自上海疫情发生以来,老年人在社区中的生存状况令人揪心,关注并帮扶社区难以发声的孤老、高龄老人的呼声日盛。

4月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了解到,在上海静安区武定坊,一批志愿者摸索出了一套帮扶老年人的工作方案。这套方案涵盖了排摸老年人状况、确定帮扶机制、帮助老年人反映问题等。较为难得的是,方案在实操过程中逐步升级,将老年人亲友加入社群,并将部分老年人不愿被照顾的心理也一并考虑到。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2)

静安区武定坊。 资料图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3)

武定坊独居老人初期信息统计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受访者提供

而在带着老年人融入社区、关照他们生活习性的过程中,整个社区的居民也逐渐达成共识——如果老年人尚可以跟上社区生活的节奏,那么社区的大部分人也可以,团购等也可在此基础上更高效有序地进行。

4月10日,武定坊的三位志愿者负责人与澎湃新闻记者沟通了他们的做法。“两个原则,一是找到沉默的人,帮助他或带他有意识地、更有效地发声;二是继续招募愿意为大家服务的人,且确保他们不被误解与质疑,如果能获得肯定与荣耀就更好了。”志愿者Ken分享。

志愿者们认为,帮助老人并不是独立于社区自治的附加题,而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结果。故事从4月6日,武定坊居民Issa和Edwina在自己的社区启动团购开始。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4)

武定坊微信大群运营建议

关注老年人,从确立志愿者和团购启动

4月6日,为了可以在社区发动团购,买到生活必须品,Issa和Edwina在小区所有楼栋分发了团购进群的信息,一时间,数百人涌入群中,连沿街商铺和附近居民都被拉了进来。伴随着进群数百人的,还有千百句发言——大家的需求、困惑各式各样。

“群消息太多,如果没有整合的信息渠道,过量的信息反而会造成信息阻塞。”Ken说。因此,虽然第二天社区成功成团,但人手的安排很杂乱,大家面对着群里的消息,不敢错过、身心疲惫。也有人开始担心,需要购买物资的老年人无法入群,或者入群后也不会团购的问题。

因此,在团购启动后,Issa和Edwina开始梳理框架,确立了在每一栋楼找到1~2位志愿者,对接社区消息和本楼栋需求的机制。此后,志愿者保证每日开一次讨论会,确立货品接收、分配流程,确立团购规范化问题。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5)

志愿者Gao wenjie拟的《致武定坊居民的一封信》

此外,基于居民在团购群中的特殊需求,社区进一步分化出配药、就医、团购选品、团购需求及进程统计、会议记录等志愿者分工。

先决条件逐步形成,在4月8日的第一次会议上,大家开始讨论将关心孤老列入志愿者工作范围,“有必要时一对一帮扶,解决或反映实际问题。”会议记录上写道。老年人的帮扶工作也在此启动。

那些愿意和不愿意接受帮助的老年人,都要关注

志愿者们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小区平面图,图中有每栋楼对应的志愿者,也有一些红点,标注出了每栋楼的志愿者无死角排摸出的,本楼栋需要特别照顾的老人数。

一开始的帮助大多聚焦在物质层面。武定坊的独居老人关爱方案大体包括志愿者排查独居老人情况、形成2~3户帮助1户的机制、列出老人需求清单并群内提需求、无力处理的问题向居委提出四大点。

志愿者Dillion负责统筹老人的情况,收集整理了包括楼栋号、门牌号、初步情况、对接人门牌号、老人实际情况、后续安排等相关信息。信息收集和排摸环节尤其重要,无亲无故的、独居的、一定程度上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需要重点关注。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6)

武定坊帮扶老人信息统计表

Issa介绍,武定坊是一个老龄化的小区,视力不好、听力不好的老人、有特殊情况的老人不在少。有些老人因为封闭,突然被迫和家人分隔在两个地方,老人心情不好,老人亲属也焦急万分。为此,大家尽力收集了老人亲属的信息,将他们也拉入微信群,请对方协助自家老人参加武定坊的线上团购,然后由所属楼栋志愿者来帮老人取货。

群里也有一些有能力自己团购的老人,大家会特别留意他们的接龙情况,请志愿者多多帮忙。此外,很多老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做核酸检测下来排队时,是志愿者观察和沟通的好时机,曾有志愿者发现老人的口罩已很破旧,“我们会让楼栋志愿者和老人沟通,请他换只口罩,或者请楼栋居民想办法提供老人多余的口罩。”

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以外,志愿者发现,还有一部分老人压根不愿意提需求。

排查的时候,有一位老年人不太会用手机,知道志愿者手里有张表,老人便托邻居,三番四次地表示不要把他放在关心清单当中。这也给志愿者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帮助也要讲究尺度,不能只顾自己的付出、帮得对方不舒服。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7)

武定坊急需药物求助群

因此,志愿者将老人的需求进行分类标注,第一类是有急需需求的,如有基础病或急需用药等,常问候、记录问题并及时上报;第二类是老人愿意接受帮助的,志愿者便每隔一天、两天前去关心;第三类,表示不需要帮助的,仍留存在志愿者的底表上,不删掉,但依然保持关心的频率。这种关心包括在饭点敲敲老年人的门,看看他们的用餐状况等。

杂乱信息有序化,开始关注情绪问题

但志愿者也不由想到,如果老人想要或只能自己参与团购呢?老人以外,即使是年轻居民面对大群也会头疼——大群消息繁杂,动辄就会有团购以外的其他讨论产生,大家不愿“爬楼”,错过了重要团购信息怎么办?

“杂乱信息有序化,可以帮到居民,也可以帮到管理者。”Ken分享经验。

一开始提什么需求的人都有,后来,对小区管理等提诉求的也有。这块,团队安排志愿者Lauren将居民的需求进行分类整理,生活必需品、调料、主食等等,分门别类。再到后来,具体的诉求也会进行记录,整理后报给居委等相关部门。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8)

志愿者兔兔拟定的团购清单

Edwina带着几位志愿者负责在每日晚间,按照大家的需求进行统一选品。第二日,微信团购大群中,组织者会发布三个信息——当日送达小区的团购物资,当日要开团的物资,和隔天会开团的物品大类。另外,这样的信息会在一日内分早、中、晚发布三次——尽可能让所有群友不遗漏。

“久而久之,其实大家会有一个意识,看到我们的头像就知道,我们是发布信息的人,如果有相关问题,也可以直接来找我们。要将自己负责什么领域的身份亮出来。”Issa说。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9)

武定坊选品群

Ken是后来加入团购运营团队的,他带来了又一个思路——重要信息的可视化,即把通知或重要信息做成图片或PPT等。

“文字、链接,不太能识别发布者,但图片容易看到,也容易追踪到发布者,更醒目。”Ken根据这个思路,每日更新武定坊疫情重要事项的PPT。PPT中罗列出每日需要帮助居民解决的事宜(不限于团购)、需要确认的事宜、老人信息统计、当日团购预告、微信群运营建议中英文版本等。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10)

武定坊疫情重要事项

“通过信息的收发,给居民安全感。很多人在群里将诉求喊几遍,其实是心里焦虑。这样一归纳,他就知道他喊过的信息有被听到,就不会反复说了。制作图片和PPT这件事本身,也能让居民感觉到,自己在被一个组织保障着,心里也能安定一点。”Ken说。果然,慢慢的,群里居民的抱怨、吐槽变少了,消息的发布也变得愈加清晰。对于统计者,信息的收集整理也变得更快,向上反映问题也更易归纳总结,“和相关部门汇报得清晰准确了,某种程度上,也是帮我们自己节约沟通成本,进而更快解决问题。”

下一步,志愿者们在基础运维团购,以及团购衍生事项的基础上,开始关注社区内的情绪问题。4月9日,对社区志愿者倡议的视频发布,让志愿者以外的人更了解志愿者工作的不易;4月12日,社区发起武定坊夸夸群活动——严肃的处理事项的大群以外,大家拿出两个小时,互相赞美,表达善意。

志愿者的心声独白(如果那些沉默的老年人无法发声)(11)

武定坊小区夸夸群留言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张同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