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历史之谜十五 文字狱受害者汪景祺信息来源之谜

崔虎刚( 六合红学 六合武学 胡刚)

笔者依据武学界历史文献以及清朝史志等记载,两者结合,上世纪九十年代首次推导出曹继武是诈死的结论。尽管学界为之一动,但听上去,似天方夜谭,令人难以置信。而这类事件,即便是真的,也恐难以取证。当时一定是保密再保密,我们考证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好在是真的假不了。

心意迷踪拳简介(心意拳历史之谜十五)(1)

心意迷踪拳简介(心意拳历史之谜十五)(2)

心意迷踪拳简介(心意拳历史之谜十五)(3)

心意迷踪拳简介(心意拳历史之谜十五)(4)

后来,笔者为学界首次发现曹继武先生著作《武经(七书)汇解》《武经(三书)汇解》,这是唯一记载了其左都督的身份,而且是曹继武自己本人所书的历史文献,它为我们提供重要历史。

心意迷踪拳简介(心意拳历史之谜十五)(5)

心意迷踪拳简介(心意拳历史之谜十五)(6)

心意迷踪拳简介(心意拳历史之谜十五)(7)

笔者又在考察曹继武先生安徽老家历史时,意外获得许多重要信息,其中即前文提到来自曹家历代内部的荒唐故事——曹继武因康熙伤害皇太子后,不得不远走高飞,隐姓埋名诈死。

曹氏族人与曹继武先生传人并无交集。因此,曹家这一口碑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曹继武先生传人关于曹继武弃官(诈死)的说法吻合,实际上已经有力地证明了笔者关于曹继武诈死推断的正确。所谓孤掌难鸣,孤证不立。

曹家这一为掩盖保存真情,编出荒唐故事的制作者,只能是曹继武的胞兄曹曰瑛先生。关于曹曰瑛先生,笔者也有专题研究,并总结出其年表。(可参阅《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五)

心意迷踪拳简介(心意拳历史之谜十五)(8)

前文,我们已经介绍了雍正文字狱大案受害人汪景祺的《西征随笔》一直被雍正秘藏,直到清朝灭亡后才被发现公开。

汪景祺以生命代价写就的《西征随笔》一书,为我们记载了曹曰玮(曹继武)先生与索额图大案的关键线索—-康熙大帝十分反常地让已告退在家的索额图负责回京候补的曹曰玮的伙食。这一记载,结合康熙朝正史记载,逐渐使我们顺藤摸瓜,得以明白曹继武是康熙下定决心拿下索额图的关键人证。这一历史被索家传出的故事中,添油加醋而演变成一个仆人、康熙侍卫、金火锅、荷花交织一起流传至今。

曹继武身处两位皇帝之间,即“日月双悬”的处境,因提供证据而得罪了皇太子。康熙皇帝论功行赏,先后嘉奖曹继武为一品左都督,挂印总兵官,对曹继武危机感而言,实际上是雪上加霜,为避日后全族大祸,最后寻机避祸。

从前文各位读者已知,清·汪景琪《西征随笔·高文恪遗事》关于曹继武的记载: “癸未年,高随驾北上,时高巳叛索,而比明珠矣。往谒索于其家,索袒裸南向坐,高叩头问起居,索切齿大骂,辱及父母妻子,高免冠稽颡,不敢起,若崩厥角泥。满额总兵曹曰玮在京候补,先帝命索饭食之。高见索时,曹侍立帘外,思曰:“高知我见其情状,必迁怒于我矣。”遽引疾归。”存在两大问题:

1、 为何满额总兵曹曰玮(即曹继武先生)在京候补,先帝(康熙皇帝)命索(索额图)饭食之?

2、 汪景琪如何知道曹曰玮心中所想?

破解了第一个问题之后,我们再看一下第二个问题。实际上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其中又分为几个问题:

1)事件的当事人

“癸未年,高随驾北上,时高巳叛索,而比明珠矣。往谒索于其家,索袒裸南向坐,高叩头问起居,索切齿大骂,辱及父母妻子,高免冠稽颡,不敢起,若崩厥角泥”这个场景都有谁见到?当事人有三个:索、高、曹。显然汪景琪并不在场。

2)汪景琪的信息来源

汪景琪是从哪里获得上述事件信息的?

由于索额图,高士奇绝不会对汪讲这些事情,他也不够这个级别。而“高见索时,曹侍立帘外”因此,汪的信息当来自当事人之一的曹曰玮。

3)疑问及矛盾

然而不同寻常百姓,朝廷官场,官员遇到这样不该被自己看到的场景时,不仅尴尬,而且还可能有危险。从保护身家利益的角度讲,更需要避免对外人乱讲。即“高知我见其情状,必迁怒于我矣。”遽引疾归。”那么为何曹会对外人(汪)说这个事情的呢?就不担心自己被迁怒了?不担心惹上麻烦?这是一个矛盾点。

4)当事人的心思

既然“高见索时,曹侍立帘外,思曰:“高知我见其情状,必迁怒于我矣。”遽引疾归”那么汪景琪又是如何知道曹曰玮当时心里所想?如果不是曹自己所讲,汪是不可能知道曹总兵自己当时心里所想,也不会听到当时曹找的什么借口,急忙告辞的。

之前也许有人说,当时还可能有仆人在场,是仆人传出这些信息的。此条则为我们排除了其他人的可能性。因此只能是曹曰玮本人对汪景琪讲述了这一事件的经过。

5)目的何在

既然曹曰玮对汪景琪讲了这些不宜对外宣说、高风险的事情,那么其用意何在,目的为何?

官场人讲话,尤其接近上层的人物,一般不会像百姓家常聊天,口无遮拦。实际上曹曰玮对汪景琪讲述的这些,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烟雾弹、转移视线。即使汪散布、外传出索额图被康熙皇帝查办一事,也是高士奇的作用。因为一、这段时间,高士奇的确也来过索家;二、索欺压高,高怀恨在心,有动机。三、高能向康熙进言。曹曰玮此举,也的确达到了部分目的,才被记录下来,被我们研究。

也许有人说总兵曹曰玮这样岂不是嫁祸于人?由于高当时两个月之后就已去世,与嫁祸活人有别,而且也死无对证。

有人会问,汪景琪如何与武状元、参将曹曰玮(后来是总兵)交集?汪景琪如何能混到上层圈子?实际上,汪景琪是京城的高干子弟、官二代。

6) 官二代

清朝康熙年间,古钱塘人汪景琪出生于1672年一个有权势之家,父亲是户部侍郎,哥哥也是礼部主事,因其自幼聪慧,父兄的宠爱有加。其父兄京城有官邸,也许与曹继武是邻居呢。加之他本人并无官职,是在官二代中传播这些小道消息的合适人选。

结论:

由上可知,曹曰玮对汪景琪透露事情经过,这一试图推脱责任的举动,更加证明了其参与改变索额图一案的重大事件。

众所周知,由于康熙朝第一大案索额图被法办、直接导致日后皇太子被废,雍正上位,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