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里面有许多表达个体和群体人格从冷静到沸腾过渡的情节。而贯穿整部剧对坚强倔强的程蝶衣的精神阉割,最终奏响虞姬耳边人性的四面楚歌。

原则的坚持与放弃

京剧戏班要出现代戏,蝶衣坚持着对京剧情境需求的理解。

当小四掷出“劳动人民上台怎么就不是京剧了?”的疑问,台柱子们陆续“觉悟”了。

面对立场问题,专业的问题,已经不需要再讨论。

小楼敢和权贵的袁四爷叫板“五步”“七步”,却不敢对“人民”说不。

段小楼们的豪气建立在对共识规则的熟悉,而当旧秩序的轨迹被抹除,支撑自信的基础便坍塌了,面对新秩序小楼羸弱的像根墙头草,那是求生的本能。

京剧的原则,对蝶衣来说是生存的前提,而对小楼和其他人来说,生存本身才是前提。

善良待人的前提需要懂得自我保护(善良是最好的社会秩序)(1)

背叛与妥协

小四要取代程蝶衣,面对愤懑的段小楼掷出一句“而今台下坐的可都是劳动人民!”然后新虞姬上台,瞬时让霸王左右摇摆进退两难愣了神。

霸王头冠一手接一手的犹疑而来,是每一个掂量过良知与后果后对现实的妥协。

面对抛弃和背叛,每个人都说服给自己一个强壮的理由,并试图让别人理解。

小四对程蝶衣怒喊“你是想找个小力膀,小龙套…永没那日子了。”

段小楼对程蝶衣抱屈“你也不出来看看,这世上的戏都唱到哪一出了。”

而程蝶衣仍在倔强“虞姬为什么要死?”

私心的是与无私的非

真相并不因善恶和动机站队。

私心欲救蝶衣的袁四爷,目的功利的说出“国学精粹,民族精神”这样文化的理性。

而一心向往“新世界”的小四,能够执拗的说出对京剧的曲解。

真相从丑恶的口中说出,谬误由善良的口中说出,都不改变事实的属性。

真理本身没有善恶的属性,它只是已知的真相。

人们有时需要为了立场而说些谎话,那些是利用语言工具,

利用谎话是当事者的权谋,而把谎话当真是参与者的悲剧。

当认知的理性被焚烧,越无知越会手舞足蹈。

善良待人的前提需要懂得自我保护(善良是最好的社会秩序)(2)

人性的互相绞杀

当狂热在人性的丛林燃烧,权利自由和道德红线的边界开始模糊,有人焦急地拿起刀叉想在餐桌上占个位置,却转瞬又被写进别人的菜单里。

小四“代表人民”斗倒他的师傅程蝶衣,转而穿戴着“腐朽的封建残余”被另一批“人民代表”斗倒。

人性的底线破防,就是彼此的撕咬,师弟出卖师兄,那坤出卖小楼,小楼出卖蝶衣,蝶衣出卖菊仙。

而不肯出卖良心的菊仙则把自己的绝望穿戴鲜艳吊了起来。

狂热扩张,理性退让。跪下了霸王,疯魔了虞姬,而所有缄默的观众,最终都将被逼迫站在黑白大幕的舞台上表演忠诚与干净。

当理性的池子沸腾,没有一个事不关己的青蛙能置身事外。

底线

狂热的人们相信他们掌握着真理,施暴的人们相信他们站在正义的一方。

当大多数人疯狂,那少数坚持理性的人就显得格外刺眼。

而每个逐渐失去理性的人,都被日趋强壮的义正严词模糊了人性底线的边界。

在时代的浪潮里,有人顺势狂热,有人摇摆沉默,有人不屈挣扎。

而普通如我们,潜移默化里容易对原则做出妥协。

而人性就是温水中的青蛙,在沸腾前体感不到善与恶临界点。

善良待人的前提需要懂得自我保护(善良是最好的社会秩序)(3)

过去的那个时代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但总有些似曾相识的影子徘徊在现在。

我们都期望更和谐的共存,更包容的理解。

那需要每个人都守住自己的底线。

人性是有温度的。

善良是最好的社会秩序,共情是最好的人性自觉。

守住每个人的底线,才是群体的岁月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