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皇帝,哪个不是拥有三宫六院,众多后宫妃嫔?

可是在大清朝啊,有这样一位皇帝,6岁即位,18岁亲政;拥有帝王皇室的三宫六院,却喜欢深入烟柳之地,逛窑子、逛妓院;最后,他在19岁的大好年纪,患上花柳病而死。

他是谁呢?他就是英年早逝的同治皇帝。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爱逛窑子的同治皇帝。

1874年,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突然驾崩。一代帝王,年纪轻轻,突然暴毙!

同治临死前说的话:坐拥三宫六院却喜欢逛窑子(1)

自然是引起了众多猜测,民间就有传言:说这年轻的同治皇帝喜欢逛窑子,染上了花柳病;宫中太医束手无策、无法治疗,才导致他突然去世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传言呢?原来啊,这同治皇帝,生来命好:6岁的时候,别人生活还不能自理,他就已经当上了皇帝。但他的命也不好,直到18岁才亲政,这期间虽然他名义上是一国之君,但是一直生活在慈禧的严格掌控之下。不仅是朝廷的大小事务;甚至是他接触什么样的女人、和谁成亲、封谁为皇后:都是慈禧说了算。这一直让他觉得非常苦闷。

同治临死前说的话:坐拥三宫六院却喜欢逛窑子(2)

一日,他将自己的苦闷告诉了他的朋友——。这载澄是谁呢?

他与同治是亲叔伯兄弟,自幼在宫内上书房陪伴同治读书,脾气爱好颇为相投。并且,这位载澄可是京城有名的花花公子。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没他不会的。

听同治皇帝这么一诉苦,载澄一拍脑门,说,这事儿好办,宫中苦闷,咱去宫外消遣消遣不就行了。可这宫中戒备森严,皇帝私自出宫,是断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怎么办呢?这载澄啊经常出入皇宫,对这皇宫的守卫,以及怎样轻车熟路地出入皇宫了然于胸。所以,怎么让一个人出宫,这载澄可是颇有办法。

他先让同治将左右太监和宫女支开,脱下皇袍;然后穿上随从的衣服,假扮成载澄的随从;跟着他一起出了皇宫。出宫以后,载澄把同治打扮成公子哥,带着他四处吃喝玩乐。但是,就这样出宫几次以后同治皇帝依然不太满意,觉得光是这样吃吃喝喝,甚为无聊。

同治临死前说的话:坐拥三宫六院却喜欢逛窑子(3)

于是,载澄带他去一些高档的青楼茶馆——寻花问柳。这一下子打开了同治皇帝的新世界:这些烟花之地的女子,与宫中的妃嫔大为不同,他们更懂得如何讨男人欢心。因此同治沉迷于这温香玉软,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可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同治皇帝私自出宫,寻花问柳的事情,很快被朝中大臣知道了。甚至有一次醇亲王与同治当面对质,将同治出宫的时间、地点、去向等,一一指出来。

这时,同治不仅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反倒逼问醇亲王消息的来源。这样的行为让慈禧勃然大怒,厉声斥责同治。从小被慈禧严加管教的同治哪里敢反抗?低头不语、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从这以后,同治是小心翼翼,再也不敢与载澄往来。

同治临死前说的话:坐拥三宫六院却喜欢逛窑子(4)

(醇亲王 奕譞)

然而,深居宫中的同治,虽然贵为皇帝。但朝中大事由慈禧掌控,后宫妃嫔又礼节繁多、陈规守矩;不懂讨同治欢心。去过烟花之地找过乐子的同治皇帝,自然是心心念之,觉得在那里才体会到男人的乐趣。

不久之后,同治又派心腹太监,去让载澄带自己出宫。

此时的载澄,早已经被他爹奕䜣(Yi Xin)关起来了。奕䜣(Yi Xin)认为:自己的儿子,吃喝嫖赌抽也就算了,居然偷偷带坏年幼的同治皇帝,去寻花问柳!这要是慈禧责罚下来,不仅是你载澄,整个家族都要遭殃。

于是,奕䜣命家人对载澄严加看管,不准其迈出府邸一步,对外则称载澄身患恶疮,无法起身下床。

同治临死前说的话:坐拥三宫六院却喜欢逛窑子(5)

载澄之父 奕䜣

虽然没有了载澄,可这同治皇帝也有自己的办法。他穿上太监的衣服,说是奉旨出宫办事。这奉旨嘛,就是自己拟了一道圣旨,盖上自己的大印。奉自己的旨,办自己的事

因为有前车之鉴,又没有了载澄。这次出宫的同治,不敢再去高档的场所,只能去更隐蔽的黑窑暗娼。这样同治逛窑子的事,就基本不会有人发现。不过,这些黑窑暗娼,既是温柔乡,也是花柳病的传播所。

几月之后,同治身体多处都长了疹子,特别是头面、颈项处,长出了很稠密的痘粒;而且痘颗颜色发紫。太医一瞧,大惊,不敢自己做主,只能向慈禧请命。

慈禧知道以后也是惊骇异常。她先指责太医无能,然后下旨召同仁堂的名医来治疗,同时要求所有见过同治病症的人,只许说同治患的天花;在治疗药物和手段方面,也要用治天花那套。

同治临死前说的话:坐拥三宫六院却喜欢逛窑子(6)

影视剧中 同治帝感染花柳病的场景

此时的同治已经知道自己染上了花柳病。可是为了维护皇家的尊严与面子,却被慈禧下令按照天花的症状来医治。气急败坏的同治帝对着母亲大吼:“朕根本没得天花,你存心置朕于死地!”

可怜的同治,一生都被慈禧所控制;连得了花柳病也要按照慈禧的旨意,去当做天花来医治。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就这样在花柳病的折磨,和对慈禧的郁郁不满中,痛苦地死去。也许,他短暂的十九岁人生中,只有在那烟花之地、暗娼黑窑中,才感受到真正的温柔与快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