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 春望里杜甫和鸟到底谁惊了谁(1)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这首《春望》被收录在了《古诗词趣读与写作》的“爱国篇”里。这首诗被奉为五律之首,不论对仗还是平仄都相当工整。各类专业书籍的释义基本正确,但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话的翻译却是有偏差的。先来看看传统是怎么翻译的: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这么翻译看上去没什么问题,而且很有“诗情画意”,但我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娘炮”。“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若是婉约派的李清照这么写,我倒还能理解,杜甫这时都是个“白头翁”了,写诗还写得像个年轻女子那样“多愁善感”,岂不是很反常?

我们再来看看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感时花溅泪”的“感”当然是“伤感”,是对“国破”的感伤,所以杜甫就流泪,泪水滴落在花瓣上。这才是“感时花溅泪”的合理解释,其实是“花”被“溅泪”。所以同样的道理,“恨别鸟惊心”就是恨别时“鸟”被“惊心”,被惊的是鸟而不是杜甫!

我料你此时必定要问:为什么杜甫恨别时会惊动鸟呢?别急,先搞清楚什么是“恨别”?“恨别”不是“恨嫁”,“恨嫁”是指恨不得早日出嫁,“恨别”是“悔恨离别”的意思,杜甫为什么悔恨离别呢?就是指他当时离开家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的事!

现在来揭晓一下,“鸟”是如何被“惊心”的:如果我们把“感时花溅泪”改成七言就成了“感时流泪花溅泪”,同样的,“恨别鸟惊心”换成七言就是“恨别跺脚(或捶树)鸟惊心”。人在伤心的时候会流泪,在懊悔的时候就会“捶胸顿足”。杜甫在“草木”中搞出这么大动静,鸟又如何不惊呢?想要精准翻译古诗词,有时候你还需要情景代入一下。

一位老人在看到昔日的繁华的长安城变得如此破败,走进草木林中发泄情绪,一会儿伤心流泪(搞不好还嚎啕大哭)、眼泪溅到了花上;一会儿懊悔得“捶树顿足”、把树上的鸟给惊到了。这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场景!

很多人在分析诗词时往往只凭感觉和所谓的“诗意”,把这种带有强烈个人读后感特色的情绪放在里面,却不把诗本身的字词结构,文法逻辑等作为优先的考量标准,以这样的分析水平,纵然读再多的诗,你所认为的“诗意”不过是对“诗人真实意思”的一次又一次美丽误会!

再来着重说说“花溅泪”,“溅”字如果在前就是被动性的,我溅了一身泥(水、血),当然是被溅。“血溅五步”,血在前溅在后,是血喷溅而出的意思。“溅血”,要么是被溅到血,要么是飞溅的血水。“飞溅的血水”,“溅”就是形容词了。在花溅泪里的“溅”可能是形容词吗?不是“花被溅泪”还能是什么?即便是杜甫看见花开而落泪也只能用“泪溅”,而不能用“溅泪”。

有人反驳说上句的“泪”是杜甫的泪,那么下句的“心”也应该是杜甫的心。按正常规律,对仗的诗句无论是词性对应还是句型结构都是一样的,这意味着你第一句怎么解释,第二句也要按同样的路子来解释。如此,第一句诗的实际语序应为“感时泪溅花”。同理,下句就是“恨别心惊鸟”,惊的还是鸟。恨别的心情如何惊鸟?一定是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或长叹,或捶胸顿足都可以惊鸟。无论这“心”属于杜甫还是鸟,被惊的依然是鸟!

我在写“诗词误读知多少”系列文章的时候,有不少人很喜欢说“诗无达诂” (语出董仲舒)。依我看“无法达诂”的原因要么是缺少“钻研精神”,要么就是水平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