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一下大武汉 我们看到大武汉坚韧向上的身姿(1)

极目新闻记者 刘鹏 董凤龙 向清顺 李庆 吕锐 陈希 胡长幸

这里是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这里是武汉。

极目远望,活力奔腾,大城茁壮。

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2022,新冠疫情反复袭扰,前行困难不断加剧。

风高浪急之际,这座大城,展现出“不管风吹浪打”的定力,迸发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豪情,朝着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目标,顽强地向上生长。

前三季度,武汉GDP达13205.43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长近888亿元,增量居中国大陆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之首。

12月8日,极目新闻记者多点踏访,捕捉这座城市坚韧向上的步伐与身姿,感受这座城市奔腾激越的光荣与梦想。

这是一座科技引领的城市。

上午10时,128米高的中国光谷标志性建筑“马蹄莲”天台。一片汇聚着科技之光、创新之光的热土,尽收记者眼底。

未来科技大厦、华为武汉研究所、光电子研发大楼、长江储存、光谷科学岛……次第排开,擘画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轮廓。

记者了解到,今年,东湖高新区GDP将冲刺新高。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坚决扛起自主创新的重大责任,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

这是一座绿色发展的城市。

中午12时,沉湖湿地,水天一色。成千上万只冬候鸟,惬意地栖息在湖面和滩涂上。

就在上月在汉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武汉获得全球唯一千万级人口国际湿地城市桂冠。

“这座生长在湿地之上的城市,以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湿地处三级调研员余红梅自豪地对记者说。

这是一座只争朝夕的城市。

下午3时,位于汉南区的武汉地铁16号线二期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这条全长4.22公里的高架地铁线路,正进入开通前紧张有序的收尾阶段。

本月底,武汉又将开通两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将达460公里,进一步夯实“世界级地铁城市”地位。

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一级项目经理周歌军介绍:“16号线二期工程,今年开工,今年通车,将再次刷新武汉地铁建设速度。”

这是一座筑造梦想的城市。

晚上7时,武商梦时代广场8楼滑雪场,雪花曼舞,游人穿梭。

正带着孩子兴高采烈滑雪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梦时代为武汉人在家门口造了一个梦,孩子玩得可开心啦。”

投入120亿元巨资,历经6年建设,全球最大纯商业体今年在汉开业,让大武汉更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气质。

璀璨夜幕下,这艘80万方的商业航母,矗立武汉街头,承载着一座城市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

继《2021·大城生长》之后,今起,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推出《2022·大城生长》全媒体年度策划,为大武汉蓬勃的生长击节而歌,致敬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的千万建设者。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