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什么是真正的贵气?,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这才是真正自带贵气的聪明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这才是真正自带贵气的聪明人(一个人最顶级的贵气)

这才是真正自带贵气的聪明人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

什么是真正的贵气?

网友@草木清兰用亲身经历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总结。

这位网友曾遇见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

老人家身体好的时候,会和邻居一起出去买菜,散步。

年纪再大一些之后,虽然不常出门,但依旧乐观地说今天比昨天多走了几步。

如果不是老人自己提及过往经历,谁也不会想到她曾参与过朝鲜战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

在这位网友看来,真正的贵气,是老人在经历大起大落之后骨子里透露的从容与安然。

王安石《登景德塔》有言:“物物各自我,谁为贤与顽?贱气即易凌,贵气即难攀。”

所谓贵气,是见过大世面,吃过饕餮餐,用过奢华物之后却依旧保持初心。

所谓贵气,是一个人敛藏锋芒后的亲近平和,是一个人面对突变时的从容淡然,是一个人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厚德良善。

1.不露锋芒,是为人的谦卑贵气

《道德经》有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和光同尘,是褪去一身骄傲前的初心不改;也是保持平常心时的亲近平和;还是敛藏锋芒后的谦卑贵气。

战国时期有一位叫杨子的思想家,因为自身气宇轩昂和不凡的举止谈吐倍受世人关注。

他出现的地方往往会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因为大家都想一睹这位思想家的不凡风采。

杨子对此感到十分的苦恼,也很困惑。

他并没有刻意的去炫耀自己,却总是在外出时被他人高高抬起,使得自己无法融入他们。

他决心去拜访老子,请求他给自己解惑。

当时正值老子在要去秦国讲学,杨子就在老子的必经之路—大梁等他。初遇时,老子直言自己曾经很看好杨子,不过现在看来,他之前看走眼了。

这次见面,杨子没有得到老子的解答,反而又因为老子的话产生了更多的不解。

自我反思一段时间,杨子依旧没能明白老子的话,他决心再次拜访老子,希望老子指点迷津。

这次,老子对他的困惑做出来解答。

老子说:“君子的德才并不是表露在外的,而是敛藏锋芒,与常人无异,有的君子看上去甚至还有些愚蠢,而你呢?面带骄傲之色而不自知,如果你真的想改变,就尽快舍弃这些,让自己笨一点,平凡一点。这样,你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经过老子的点拨,杨子提高了自觉和自知,懂得低调收敛、谦卑处下,融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真正做到了亲切平和,隐于闹市。

和光同尘,不是泯然众人,而是隐于闹市的亲切平和;为人低调,不是伏低做小,而是处世的谦卑贵气。

2.宠辱不惊,是处事的淡然贵气

《菜根谭》有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宠辱不惊,是面对荣耀屈辱时的从容不迫,是面临突变后的初心不改,亦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淡然贵气。

天汉元年,为了表示对匈奴的友好,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但却惨遭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希望苏武投降。

但是苏武十分有气节,一直未曾低头。因为苏武一直坚持不投降,恼怒的匈奴将他迁到北海,扬言如果公羊生子,苏武就会被释放回国。

十九年来,苏武一直在北海坚持着,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和匈奴年复一年的威逼利诱而屈服。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苏武一直都很从容。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未曾更改的从容贵气。

初祖达摩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念当今。”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这才是真正的淡然贵气。

我想,孟晚舟在加拿大的1028天里,真正地做到了行也安然,坐也安然。

因为相信,过去的1028天里,孟晚舟每次面对镜头都面带微笑,不卑不亢,从容淡然。

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彰显着中国的安然贵气。

苏洵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真正的从容,是面对突变时如苏武般泰然处之。真正的淡定,是面对污蔑时如孟晚舟般宠辱不惊。真正的贵气,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淡然。

遇事不慌,临场不乱,视为处事的从容贵气;宠辱不惊,从容淡定,视为处事的淡然贵气。

3.厚德良善,是处世的真善贵气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真正的厚德,是处世时的真善贵气,不因外物而改变,不为钱财所动摇。

春秋时期的鲍叔牙,他从不占人便宜。他与管仲一同做生意,总是让管仲获取更多的利益。

周围人都嘲笑鲍叔牙过分老实,被人占了便宜还与其为友。

鲍叔牙对此都未置一词,仍然与管仲交往甚密。

后来管仲在朝为官,身居宰相之位,力荐鲍叔牙与他共事。

管仲说:旁人都说我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只有鲍叔牙知道我家中有老母,诸事要打点。如今,我身居高位亦不能辜负他当初的知遇之恩。

一个人拥有厚德时,他就如同获得了一双天眼,能够透过现象窥探到事件的本质,再不会为情理、事理混搅视听。亦不会因流言蜚语而失了真善贵气。

《道德经》里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

舍去浮华,保持良善,为人厚道,是为人处世的真善贵气。

厚道之人,人人都愿意与之交往,这样的人让人感觉踏实、放心,打心底里信赖、敬重。

良善即厚道,厚道同厚德,厚德之人自带真善贵气。

4

《道德经》有云:“重积德者,长生久视。”

一个注重德行修养的人,长辞于世后,他的优良品行依旧会被世人所提及。

敛藏锋芒,诸事存着敬畏之心,越是谦卑低调,越能修炼自身,越可彰显谦卑贵气。

宠辱不惊,遇事不慌,临场不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淡然贵气。

厚德良善,不因小事而忽视细节,不因突变而忘却本心,凸显真善贵气。

一个人最顶级的贵气,是不因自我优势而沾沾自喜,是不因面临突变而宠辱若惊,是不因环境外物而忘记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