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及到精神病的精神健康状况时,两个诊断相同的人实际上可能有不同的状况,而两个诊断不同的人实际上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潜在原因。要准确诊断精神病谱系障碍(PSD)是很困难的,因为这种方法要捕捉到患者之间的细微差异,以及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现。

动态诊断与分类诊断(基于症状的诊断)(1)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被诊断为精神疾病的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而且遗传风险因素、神经影像学结果和“不同”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特征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似性。

我们认为的不同疾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传统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等分类方案被用于诊断PSD症状(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而本研究将传统的DSM诊断和基于症状连续性的新分类方案应用于大样本PSD患者,以了解哪种方法更能预测患者的实际功能。

这项研究并不是试图取代目前的诊断方案,而是帮助专业人员根据临床症状和生物标记找到更多的疾病分类。

方法

该研究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样本,分别是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SP)、分裂样情感障碍(SA)和具有精神病特征的双相情感障碍(BP-I)患者,并与健康对照组(HC)进行了比较。第一个样本用于制定其分类方案,第二个样本用来验证他们的发现。

第一个样本包含162名PSD患者和64名对照组(18至50岁)。通过使用标准化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对每个人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真实世界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作者使用了一系列的统计测试来观察一个人的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能很好地反映他们的认知表现和真实世界的功能。

然后,研究人员使用第二个样本,它是独立于第一个样本获得的,以测试他们的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集。

对于每个受试者,通过各种标准化测试来评估临床症状、认知能力和真实世界的功能。然后使用两种不同的统计方法对这些值进行比较,并将结果与经典的SP、SA和BP-I组的分布进行比较。

因此,研究人员不是根据DSM诊断对患者进行分类,而是根据他们症状的严重程度对他们进行分类。研究人员想知道由此分类的结果组是否与最初的诊断组相似,或者是否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结果

作者期望基于症状的分类能更好地捕获PSD亚组间认知表现和真实世界功能的差异,这一期望得到了部分证实。虽然新的方法并不总是比传统的方法更好,但总体上,它在捕获诊断为PSD的个体之间的差异方面表现得更好。

虽然,平均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比BP-I患者表现出更强的认知障碍,但该研究表明,对患者症状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比单纯的诊断更能反映患者的认知表现。

在第一个样本中,阳性(妄想、幻觉)和阴性(如缺乏情感、言语贫乏、社交退缩)症状都是认知差异的良好预测因子,优于传统的DSM诊断。在不同的认知测试中,阴性症状与表现的相关性最强。

真实世界的功能与DSM诊断和基于症状的测量都显著相关;因此,传统的分类方法与新的症状连续谱方法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当单独选择一个变量时,阴性症状比DSM和症状测量更能预测真实世界功能的具体差异。

这些结果支持了先前的发现,即症状的严重程度比DSM诊断能更好地预测社会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损害。

总体趋势仍然可以在第二个样本中检测到。然而,在复制样本中,传统分类系统的性能与新系统大致相当。与作者收集的样本相比,复制样本的变量要大得多,这可以解释这种差异。

与传统诊断相比,基于严重程度的症状连续体是认知和社交功能的更好预测指标。

结论

虽然这些发现还不足以直接转化为实践,但这些进展确实令人鼓舞。希望将来研究人员能够确定最能预测认知表现和现实功能的生物标志物。通过这种方式,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将能够丰富当前的诊断方案,并在将来达到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