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是人类狩猎,畜牧行为的附产品,具备动物蛋白纤维的天然编织结构,随着近年来鞣制技术和涂饰技术的发展,皮革逐渐摆脱了气味、外观以及触感上的限制,在服装、制鞋,箱包、家具以及装具等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毕竟皮革属于来源于动物毛皮的资源性产物,其来源是有限的,受限于天然皮革的供应量限制和成本因素,寻找合适的皮革替代品是很多人一直努力的目标。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们先后发展了PU皮、PVC皮以及如今的超纤皮等替代产品。今天在这里就这些材料跟大家做一点介绍。
PU皮是最早的皮革替代品,是在布料或者无纹布的基础上使用PU材料进行涂覆形成的产品,是第一代的人造革。具备了皮革防水隔风的效能,但是产品扁薄,没有质感,没有真皮的毛孔结构,不透水气,手感发硬,耐老化差,不耐高温,遇热发粘,冷天变硬变脆。
后来采用加厚无纺布和带微孔结构的聚氨酯膜贴合工艺,也加入了一些模仿真皮毛孔的花纹结构,相对以往的PU皮在外观、手感以及热粘冷脆方面有了很大改善。PU皮进化到第二代,手感稍好了一些,热粘冷脆基本上得到改善,但是扁薄、质感欠缺,抗撕拉强度差、不耐老化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但是PU皮生产简单,成本低,虽然还是有很多缺陷,但还是在一些不追求长期使用、不太追求触感的低端产品上得到较多的应用。
PU皮,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无纺布基底层
PU皮制作的台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合成纤维的无纺布出现针刺成网、粘结成网等工艺,开始出现了3D编织结构的超细纤维皮底坯层,这种坯底层的出现,使模仿皮革纤维纺织结构的替代材料出现了可能。在这种基底层上,复合上带微孔结构的聚氨酯膜,真正出现了具有真皮丰满度和透水气性的合成革,也就是市面上的超纤皮,是第三代的合成革产品。
超纤皮的基底,有着类似真皮的纤维结构
超纤皮的压花效果,对于浅小的纹路来,有较好的立体感和质感
仿真皮粒纹的超纤皮
高档的荔枝纹压花超纤皮,按超纤的定价,越厚的超 纤皮价格越高,相应的丰满度和质感也好了很多
超纤皮相对以往的合成革,在丰满度、手感以及耐撕拉力方向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其表面用于模仿真皮表层的带微孔结构的聚氨酯膜还是在溶剂系统体系,通过增加增塑剂来实现手感改善的,随着增塑剂材料的挥发散热,耐老化的问题一直很难解决。而且,复合聚氨酯膜通过粘合剂贴合到超纤底坯上的,跟真皮涂饰中材料直接渗透表层纤维的结合方式不同,在遇到部分天那水类的溶剂或者强碱时会有起泡脱层的风险(其实采用贴膜或者移膜涂饰的二层贴膜皮也有类似缺陷)。另外,相对于以前的PU皮,超纤皮的成本提高了很多,个别高档的超纤接近甚至达到了真皮的价格。但是超纤皮的出现,还是把合成革的应用推广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比如运动鞋、包袋、汽车内饰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纤皮包裹的汽车座垫
超纤皮制作的高档汽车脚垫
超纤皮制作的运动鞋,轻便,透气性好
超纤皮制作的背包
与真皮相比,超纤皮没有皮革的部位差和表面伤残等缺陷,形状规整,在成本和利用率上有很大的优势。而且,相对于真皮,超纤皮不会发生霉变、耐水,不容易被污染,可以说,在寿命周期内,超纤皮基本上实现了免维护。但是,超纤皮在质感和耐老化上还是有差异,不具备真皮天然蛋白纤维的灵魂,一直在高档皮具用品中被抵制。
真皮的荔枝纹压花效果和背面的绒毛效果,即使对比最好的超纤,纹路和背绒的质感还是要强很多
在包袋生产中,PU皮主要用于小件低成本钥匙包、钱包和女式小挎包的主要用料,另外配合超纤皮或二层贴膜皮做衬里或者包边。超纤皮主要用在中低端较大的女式挎包。而在比较高端的产品中,包边采用真皮局部铲薄来实现的,衬里也是使用的布质衬里,以避开PU皮和超纤皮在使用寿命上的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