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错题本才有效(武汉这家公司把高考错题做成了大生意)(1)

《支点》记者 何辉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抄抄抄,逼出来的绝招。”

相信只要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对这句顺口溜并不陌生。

老师为什么要“考”?因为老师需要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为什么要“抄”?因为学生都期望自己能拿高分,不希望有错题。

当然,“抄”是舞弊行为,是不允许的。但单就考试做错题来说,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是人见人恶,谁都不想看到试卷上划满了红色的“×”。

在武汉有家公司,偏偏对错题情有独钟,它收集了上亿道错题,并把这些错题做成了一门生意,获得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等多方青睐。

这家公司名为武汉华腾睿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腾睿云”),通过大数据等工具,对学生每次考试的试卷特别是错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以期在日后改进。

因为商业切入点独特,且只要中高考等考试选拔体系还存在,对高分追求的刚需就会持续存在,基于此,目前华腾睿云已获得多家风投机构关注。

“变废为宝”

华腾睿云已站上风口,而公司创始人张俊实际上已摸索了11年。

曾在教育系统工作多年的张俊,很早就对电脑阅卷系统感兴趣。10多年前,我国很多地方开始使用电脑阅卷系统,即对于类似在A、B、C、D等若干选项间做选择的客观题,学生只须在专用答题卡上将选项用铅笔涂黑即可,而这种答题卡可通过电脑软件读写。

“以前人工批阅试卷,老师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有了电脑阅卷,不仅效率高,还把老师从改试卷的低价值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用于教学。”张俊说,他当时就从事电脑阅卷工作,相关学校特别是初中、高中段大大小小的考试都在他的手上完成了阅卷,几年下来,竟无意中积累了300多所学校约2.5万套试卷的数据。

“不过,当时还没想到这些数据有什么用。”离开教育系统后,张俊仍旧从事与电脑阅卷相关工作。近几年,大数据的概念突然火了,并在很多行业取得了突破。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就专门提出要实施“教育文化大数据”工程,提出要“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

张俊意识到,自己积累多年的考试数据,可以派上用场了。“大数据的核心是要有海量真实的原始数据,而我拥有的,正是K12阶段尤其是初、高中阶段大量真实的考试数据,这些数据能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帮助。”

但是,如何将这些沉睡的考试数据“变废为宝”呢?从2015年开始,张俊开始召集技术人员研发大数据系统。恰在此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俊与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服务商东软集团达成合作,双方合资成立了华腾睿云,定位于考试阅卷数据采集服务商,由东软集团负责软件开发,张俊则负责武汉地区的资源开拓。

如何写错题本才有效(武汉这家公司把高考错题做成了大生意)(2)

华腾睿云总经理张俊。

“精准诊断”

考试阅卷数据采集服务,听起来有些专业,但原理并不复杂。

张俊举例说明,学生A从自己上初一的第一次考试起,就可将每一科、每一次考试的试卷都纳入到华腾睿云的软件系统。对于选择类客观题,软件可自动阅卷;对于例如写作文之类的主观题,则将其扫描成图片上传至软件系统。

软件的另一端,则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他们在试卷中找到考生答错的题,针对《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重点分析扣分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好,或是粗心大意写错了,还是题目没看懂等等,总之最后会对A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成果给出一份详细的“诊断报告”,如同患者到医院看病所做的检测报告一样,属于“精准诊断”。

“精准诊断,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这与国家提倡的因材施教理念是一致的。”张俊说,在生活中很容易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找到老师,询问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还有哪些不足,通常老师会根据学生平时表现作出分析,而毕竟一个老师要带一个班或几个班,老师的判断可能会有些笼统,“但如果老师手上有一份详细的精准诊断报告,就更容易找出学生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短板”。

从大数据的原理上说,考试试卷的样本数越多,“诊断报告”的准确性就会越高。张俊介绍,对于初高中的考试试卷,尽管每一次考试的题目都不一样,但实际上所有题目要考核的考点就那么多,不同的只是各个考点的不同组合。以数学试卷为例,对A学生的多份数学试卷进行分析,就很容易从中找到规律性的问题,比如他对知识点B掌握不熟,所以每次遇到知识点B与其他知识点组合的题目时,他就会在知识点B处卡壳。我们就认为,他需要对知识点B进行重点补习。

再如作文,如果将A学生多次考试的作文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也可发现有规律性的问题,比如他是语言表达有问题,或是中心不够突出,还是结构混乱,甚至是字迹潦草导致的扣分,通过软件系统很容易发现问题,然后就可“对症下药”了。

但是,这些工作,各科老师都可以做,那么学生、家长或是学校还有必要花钱购买专门的大数据服务吗?张俊解释,本质上这些工作由老师来做还是由大数据公司来做的确差不多,但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班上有40名学生,一年共有大小10次考试,假设平均每个学生每次考试做错5道题,那么教这门课的老师,一年就要对2000道错题进行分析,再假设这名老师同时教3个班,那么他一年要对6000道错题进行分析。同时,他还要对照10份试卷撰写“诊断报告”,而且一共要写120份,老师根本忙不过来。

另外,老师与老师之间也有教学水平的差异,有的老师可能还没意识到是自己的教学出了问题。如果由第三方数据公司专门提供试卷分析服务,并给每个学生出具“诊断报告”,效果会更好。

“这样的事情有价值,有价值的事情就会有市场”,张俊对公司的前景很乐观。

如何写错题本才有效(武汉这家公司把高考错题做成了大生意)(3)

华腾睿云邀请名师开展“网络教学”。

从“诊断”到“诊治”

为验证自己的专业判断,从2015年9月开始,华腾睿云与武汉市江汉区一所高中合作,为其高三学生提供免费诊断服务,目标是提升该校高考的一本上线率。之前,该校每年高考过一本线的学生基本都在100人以下。

为方便录入数据,华腾睿云与该校统一制作了试卷答题卡,然后将学生的每次考试都录入系统,并根据学习进度滚动式地对每名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状况作出“诊断”。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实战,为了达到最好效果,我们甚至还将服务延伸至‘诊治’环节。”张俊说,以前公司只是将“诊断报告”提供给学校,供该校老师参考,但后来公司发现,并不是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老师就算拿到了“诊断报告”,也未必能想到提升学生成绩的好办法。

基于这样的现实,华腾睿云动用各方资源,邀请在全市范围内经验丰富的名师开展网络教学,“在我们公司就设有直播间,针对该校学生的共性问题,邀请名师给学生上课,学生在原校的课堂上就可学习”。

2016年高考期间,该校过一本线的考生创历史地达到125人。“虽然不能证明这样的成绩全是大数据的功劳,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司的大数据诊断服务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张俊说。

TO B TO C

初战告捷,华腾睿云在武汉市教育圈也小有名气了,前来合作的学校越来越多,目前已与武汉四个城区的教研机构签订了3-5年战略合作协议。张俊开始认真地思考公司的商业模式。

“未来公司会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对学校或教学研究院,相当于是TO B;另一条是对学生或家长,相当于是TO C。”张俊说,不论是出于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的考虑,还是受制于“上线率”等无形的压力,学校、教研机构都对大数据“精准诊断”有强烈需求,学生及家长对提高考试成绩的需求就更不用说了,“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学生挤破脑袋也要去上各种培训班呢?”

不过,也有人提出,这种以考试试卷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是否助长应试教育之风?对此,张俊认为,一方面,纵观全球主流国家,选拔学生最主流方式仍是考试,就目前来说它还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公平的方式,如果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它就是一个好的教学工具;另一方面,给每个学生作出的“诊断报告”,并不是传授应试技巧,而是帮他找出没学好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恰恰是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从这个角度上讲,大数据诊断所做的正是在推动素质教育;另外,公司还邀请全市的名师开展“网上课堂”,破解了师资队伍不均衡、师资教学水平不均衡难题,这也是一件好事。

不管怎么样,至少在市场上,“大数据 试卷分析”模式开始受到热捧,包括上市公司科大讯飞在内的多家公司都在开展类似业务,而这也给华腾睿云带来了竞争。

“有竞争是好事,证明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判断是对的。”张俊说,目前公司已形成“大数据-精准诊断-精准诊治”的业务闭环,而且还比竞争对手先行一步,即公司10多年积累的上万份试卷、上亿道题目的大数据资源,这是其他公司很难比拟的。

,